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旅游区的生态经济特征,阐明了在开发和建设旅游区的过程中应注意分析和研究的几个问题(如旅游环境容量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探讨了开发和建设旅游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马边彝族大风顶生态旅游区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旅游商品对大风顶生态旅游区的开发经营有重要意义,是促进马边彝族自治县经济发展、脱贫的有效途径。针对大风顶的资源特点,本文提出了大风顶生态旅游区旅游商品开发的原则,探讨了该旅游区旅游商品的开发措施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现有开发水平为基础,建立崂山旅游区开发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专家咨询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都县旅游资源的调查、分类和评价,根据三都县旅游资源特色、功能、区域分布与开发状况,提出了都柳江风景名胜、民族风情旅游区,中和、周覃风景名胜、民俗文化旅游区和九阡名胜古迹旅游区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5.
旅游区城市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旅游区不当开发建设形式的表现之一,具有与其他地区的城市化不同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城市化对旅游区产生的诸多不利影响,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旅游区城市化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加快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用科学发展观开发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加快开发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核心——清代伊犁将军府旅游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平 《太原大学》2000,(4):54-57
本在对晋中市建构晋商化旅游区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晋商化旅游区各景点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开发晋商化旅游区的战略设想,通过与太原市的功能整合,主题定位和整体形象设计,运用全方位宣传策略,力创晋商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8.
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开发较早的生态旅游区,通过对生态旅游区相关的旅游统计资料的分析,根据客源市场结构的有关理论,针对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结构,探讨了该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区,是指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可以被当代旅游者享用的自然生态或人文生态系统,是对现存生态环境的完善和提升,使旅游者能够亲近自然、观赏自然、体验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直接交流,满足当代人类回归自然愿望的旅游区。建设生态旅游区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旅游区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科学规划和建设、符合国际规范和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建设生态旅游区,必须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区人才素质及服务质量等。  相似文献   

10.
福州素有“温泉城”的美誉,温泉资源埋藏浅、流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是少有适宜旅游开发的特色资源,但多年来福州温泉资源在旅游开发方面却尚未得到有效地发展.文章从分析海西旅游区建设与福州温泉旅游开发规划人手,对福州温泉旅游开发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州温泉旅游开发规划的思路,为打造海西旅游区北部温泉城、整合海西旅游区温泉旅游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给传统村落形态更新提供了一种深层次的研究视角。文章引入"基核"的作用机制,探讨"空间基核"的概念、特征和应用,并以福建省琴江村落形态更新为例,探索传统村落形态更新的适宜之路。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理念,催生了深度旅游这一旅游方式,它的核心在于“体验”,意味着旅游者对旅游地社区的全方位的融入,作为土著人深入感受当地的自然与人文,从而获得期望的旅游体验。体现在古村落当中,则应当以“农业文明”作为宣传和体验的主题。基于此,结合山西后沟古村景区作为古村落这一实际,着重探讨二者在关联条件下的开发研究,以期能为该景区乃至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文化内涵散发着无穷魅力,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古村落文化旅游开始兴起,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成为古村落旅游成功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古村落旅游文化结构的分析基础上,尝试建立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模型,提出加强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与建立和完善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是提升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并通过浙江诸葛村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福州的温泉资源丰富,但是其品牌效应尚未凸显,从长远利益着眼,温泉旅游的开发不应该只停留在简单的产品开发上,而是应该以建立鲜明的品牌个性为终极目标。深度规划、精心打造,从大局和全局出发,促进福州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福州市旅游资源概况及旅游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了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 ,并对新世纪的福州市如何抓住机遇 ,办好大旅游、培育大市场作出战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窑洞式生土建筑聚落孕育了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体现出人地和谐发展观,是陕北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人文旅游资源。本文介绍了陕北的窑洞式建筑聚落发展及概况,分析其建筑、生态及文化、美学价值,探讨窑洞聚落不同层面的的旅游价值及其实现,深挖黄土文化内涵,在西部大开发及红色旅游蓬勃发站的历史机遇下,将窑洞文化旅游打造成为陕北旅游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会展旅游作为都市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趋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拉动力。本文通过剖析福州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河南卫辉小店河古民居群保护性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旅游开发即将全面铺开之际,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小店河清代民居群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以期能对该村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悠久,建筑形式独特,名人名家辈出,同时是中国坊巷建筑的典型代表。三坊七巷文化积淀深厚,在这里开展文化旅游是对其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谈起,介绍了三坊七巷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并为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