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抗战时期的某些战争叙事中有一类所谓的"落后女性",她们远离民族主义,置身于主流话语的边缘,恪守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她们身上体现出浓厚的家庭性特征,即女性通常通过把握日常生活和对琐碎、细微、切己东西的占有而获得对生命的感觉,从而试图实现其个人性、情感性和私密性的满足,虽然这种满足在战时环境中很难实现。家庭性构成了抗战时期战争文学中另类女性书写样式,她们所携带的话语最大可能地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一定的革命性、自主性和话语自足性,显示历史的复杂多重面向,也提示我们注意历史主流叙述旁边的边缘声音。  相似文献   

2.
萧红的《生死场》中,纠缠了两种声音——作为一个大的时代语境下的具有国民、阶级、阶层身份的社会人的声音与作为遭遇人生种种磨难的女性而发出的女性声音,两种声音互相碰撞、抵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时代主流话语对女性边缘话语的挤压,以及萧红这样的女性作家对主流时代话语的突围。  相似文献   

3.
美籍华裔女性生活在男权社会和白人社会的双重边缘,她们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归属何方,身份重建的必要性就得以凸显。谭恩美在《正骨师的女儿》中颠覆主流话语中华裔女性的刻板形象,赋予这些边缘无根女性以新的身份,使她们最终在主流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婚姻家庭中女性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男女平等意识使她们努力伸张独立自主的声音,而传统的性别差异思想又无时不在地渗透在她们实现自身解放的行动中。《中国式离婚》与《新结婚时代》两部婚姻剧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今女性构建独立话语时所遭遇的艰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的女性城市小说多以后现代语境下的城市生活为背景,以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个体话语,以她们的个体体验竭力撕碎关于传统的、男性和女性的种种幻明,扰乱主流文学的话语规范和象征秩序,“让人们从一个破碎的一角中得以窥见一个女性的真实的自我”,顽强地支撑起女性话语的独特空间。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6,(7):42-48
《燃脂余韵》采用笔记体,所记闺阁诗事,展示了一个矛盾的清代才女群体:她们一方面恪守女子本分,固守封建礼教;另一方面以从事文学创作超越本分。这种矛盾的形成,既与社会主流话语所要求的妇德有关,又与部分男性对女性创作的期许及女性自我价值的追求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四位英美女作家以及她们的中国叙事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所塑造的四种不同的中国形象,揭露西方女性的中国想像重复了东方主义话语,把中国建构成美丽的东方和邪恶的东方两个矛盾的意象。西方女性的中国叙事反映了性别与种族的矛盾关系,女性东方话语作为东方主义话语中一个异质性的子话语,既挑战又巩固了男性东方主义话语。同时,这些作家通过对中国他者的想像完成了女性自我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陈染是个不同凡响的女性作家,作为一个清醒的女性写作者,她以个人的身体和心灵体验歇斯底里般地撞击着她所认为的关于女性的种种幻想,扰乱着主流文学的话语规范和象征秩序,展现了女性的真实自我。这一切使她的作品成为女性在当下时代中自觉的文学范本。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以女性眼光观照历史,书写为主流历史叙事所忽略的女性生存历史,重新塑造被男性历史话语贬抑的古代女性形象。在她们笔下,历史呈现出别样的内涵。但是,视野的偏狭和感知的局限也给她们的写作带来了缺憾。  相似文献   

10.
今天,女性意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话语的关键词。女人们开始从过去被男性话语的遮蔽、扭曲、误解中走出来,要求彰显她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她们不断地改写着传统的两性话语权力关系。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作品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钟丽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37-38,43
屈原辞雄浑而浪漫,温婉而哀怨,其中充满了各种女性化的情景及物事。本文通过分析屈原辞作中的香草、美人和水三个意象,探析屈辞审美特性中的女性情结。  相似文献   

12.
作为 2 0世纪 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的代表 ,陈染和林白在小说的话语表达方面进行了大胆地革新 ,采用了独语的方式。独语既指向女性创作者本人基于个人的性别体验 ,面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又指向作品中女性人物面对小说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女性创作者本人的内心表达有时是嵌进小说中女性人物的表达的 ,有时又是游离的。究其原因 ,则一方面是源于女性与世俗层面对话的艰难 ;另外 ,也是最根本的 ,是由于哲学层面上女性神性与精神话语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清末演说的主体既包含有政府官员、教育界与教会人士、专业的演说员以及新女性这些个体,也有以各类演说会为主的社会团体。演说的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军政改革与时事;改良经济、发展实业;改良社会风俗;革新教育等四个方面。相对于宣讲等其他社会教育方式而言,演说具有形式灵活,贴近听众;开展时间较早;数量大,内容丰富;煽动性强,影响多集中于演说前后等特征。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演说的主体和内容也受到了政府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运用社会语言学中关于权势(power)和同等关系(soidarity)的有关理论,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不同层次分析《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和周围其他人的言语行为,我们可以看到,言语能够反映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言语是社会互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Oliveira Salazar’s accession to the government followed the military coup of 1926, which put an end to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publican life. The Constitution approved in 1933 defined the new regime, which came to be known as ‘Estado Novo’. Ideologically sustained by an anti‐liberal concept of Catholicism, this political regime would grant Portuguese women not only the right to vote – never obtained during the First Republic, despite feminist claims – and would also ensure them a seat in the National Assembly. Bearing in mind the interventions of women deputies throughout three legislations (1935–1945), we propose to draw a framework of feminine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tical sphere by examining their speeches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h regard to gender categories. We must admit that those women to whom the Chief granted power to act assumed that power and became protagonis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stado Novo’ woman.  相似文献   

16.
UNESCO—APEID国际会议是亚太地区教育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会议之一。本文介绍了2009年11月15-17日在中国杭州召开的第13届UNESCO—APEID国际会议暨世界银行-KERIS“ICT在教育中的应用”高级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此次会议的主题是“ICT变革教育”,会议共包含80场大小报告,主要的议题涉及四方面的内容:有关“ICT在教育中应用”的政策、规划和评价;ICT在教学中的作用;ICT在高等教育、开放和远程教育以及开放教育资源中的作用;利用ICT促进非正规教育和终身学习。文章最后还对此次大会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评述。  相似文献   

17.
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事,除了记录在人们熟悉的《论语》一书中,《孔子家语》一书也是研究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资料。从《孔子家语》中,我们不难想象和察见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诸弟子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以及人生际遇。而在诸多弟子中,子贡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子贡是一位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同时又能理解孔子思想,并且能和孔子进行交流的一个人,他能言善辨,勤思善问,能非常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思想,而且善于思考、提问,非常尊重孔子,同时也处处维护孔门弟子。  相似文献   

18.
对于当前规模越来越大、个性越来越鲜明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辅导员能否采用最科学、最合理的讲话方式,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辅导员讲话的接受效果。影响辅导员在集体场合讲话效果的,不仅包括讲话的内容和形式,还包括辅导员的公正、平等、真诚、言行一致等话语外因素。辅导员要让讲话有说服力,有吸引力,就不仅需要斟酌讲话内容,还必须合理地使用各种修辞方法,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学毕业典礼邀请名人演讲的传统素来已久,其演讲内容大有意义和价值,可读性强,但是国内鲜有学者从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和研究。这些演讲语篇因其对象、场合、背景和目的具有很多共性,在建构上具有很强的互文特点,具体体现在结构、主题、修辞和演说策略四方面。了解其建构互文性不仅可以提高演讲鉴赏水平,而且可提高自身的演讲能力。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开拓”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一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婿生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