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程序设计中常出现的分类问题.介绍了六种常用的分类算法:冒泡分类、选择分类、合并分类、基数分类(桶分类)、堆分类、快速分类,以及每种分类法所需的时间复杂度。当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类时,应选择适当的算法,以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分类标准,作为分类尺度,是高校类质与类量的直接统一;作为分类根据,是高校类同一与类差别的统一。高校资产所有权一级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收费调控权二级分类标准、高校管辖权一级分类标准、学位授予权一级、二级分类标准、重点学科三级分类标准、科研成果一级分类标准,是具有这两种统一的高校分类标准,并组成中国高校分类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中国高校分类体系,有利于政府促进高校在多方面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3.
高校分类标准,作为分类尺度,是高校类质与类量的直接统一;作为分类根据,是高校类同一与类差别的统一.具有这两种统一的高校分类标准,是高校资产所有权一级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收费调控权二级分类标准、高校管辖权一级分类标准、学位授予权一级、二级分类标准、重点学科三级分类标准、科研成果一级分类标准.依据由这些标准组成的高校分类标准体系而建立的中国高校分类体系,有利于政府促进高校在多方面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4.
物体分类教学 要让幼儿意识到分类操作的依据:分类是把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归并在一起。因此,意识到分类对象的共同特征,把握分类的依据,是分类操作的前提。我曾进行过幼儿分类操作的测查,其中有不少幼儿的分类依据都很模糊,有的操作后说不出分类的理由,有的操作结果与分类依据不相吻合,例如幼儿按两个特征,把一样颜色、一样形  相似文献   

5.
分类又称逻辑划分.分类讨论既是一种数学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常常能起到化解难题,解决问题的作用.分类讨论的关键问题就是:对哪个变量分类,如何分类.1.分类的原则由分类的定义,分类应满足下列要求:(1)保证各类对象即不重复又不遗漏;(2)每次分类必须保持同一分类标准.2.应用分类讨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步  相似文献   

6.
尹存喜 《甘肃教育》2008,(10):62-62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科学地研究与解决数学问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会出现易重、易漏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确定分类的对象,然后选择分类的标准,最后确定分类的结果.在这里,确定分类的对象是分类的前提,选择分类的标准是分类的关键,确定分类的结果是分类的终结.现就其应用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7.
论话语分类     
本文从8个方面对话语进行分类,旨在从不同角度研究不同类型的话语,防止语体研究的混乱现象。这8种分类为:1、文体分类;2、文学作品分类;3、话语的安表达方式分类;4、话语按语言形式分类;5、话语按主体单复数分类;6、话语按基调分类;7、话语按韵律分类;8、话语按功能风格分类。按功能风格分类就是语体分类,它保证在各种语境类型中实现语言功能,它与前7种话语分类标准不同,作用也不一样。但各类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生学习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的必要性及作用的认识;方法:通过介绍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论述医学生临床医学生学习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的必要性和作用;结论:医学院校很有必要开设公共必修课程"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  相似文献   

9.
欧洲高等学校分类框架(U-Map)的建立过程经历了提出分类原则、构建分类维度与指标体系、创建分类工具三个阶段。该分类框架于2012年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修订了分类的维度与指标体系,邀请了新的地区及院校参与,更新了划分类型的临界点,完善了分类工具的功能。强调分类方案的动态性、注重分类对象的参与性和提高分类工具的针对性是U-Map创建及改进过程中呈现的特点,这对建立中国高校分类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课程标准(2022年版)》“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有一处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把“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突出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渡,并首次提出“逐层分类”的要求。“逐层分类”要求学生基于第一次分类的结果思考“还可以怎样继续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是有层次的,感受层层递进的思考。这样的变化值得每位一线教师关注。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1.
太阳是可见光波段遥感主要辐射源,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二次传递至传感器时,其接收到的辐射强度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顶的辐射强度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传至遥感器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强度受到了削弱,同时大气也是遥感图像畸变的主要原因,故在遥感测量时大气层的影响应加以考虑以消除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的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可见光波段大气对遥感图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选取唐山南湖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与面向像元分类法对研究区进行遥感信息提取,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实验证明,在南湖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中,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总体精度(91.3%)要远大于面向像元法的总体精度(72.1%),因此,面向对象分类法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将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应用于其它领域的遥感信息提取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图像资源日益丰富,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迫切需要突破图像数据向有价值信息转化的瓶颈,遥感图像解译因而成为目前我国遥感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我院《遥感图像解译》课程为面向电子信息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在对这门课的教学实践与科研活动的基础上,从《遥感图像解译》课程的体系和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应用、实践教学设计等环节,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该课程的建设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Remote sensing     
In the first part we defined remote sensing, its physical basis and major applications. In this part we describe various types of sensors used in remote sensing and suitable observation platforms for placing sensors. We then discuss how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ense images. We conclude the article with a look at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遥感图像在进行几何精校正时.需采用地面控制点(GCPs),这些控制点一般来源于地形图.因此.校正后遥感图像的坐标和精度主要决定于地形图.本文以遥感图像作为校正空间.对研究区内Quick Bird、SPOT-5、ETM 和TM多源遥感图像采用分辨率由高至低分级校正.对分辨率最高的Quick Bird图像校正所需的地面控制点坐标采用静态GPS地面实测的方法.使校正后的图像具有较高精度.研究结果表明:用高精度的图像作为校正空间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研究所涉及的4个时相、5种分辨率和4个遥感平台的多源遥感图像,分级校正后的精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出现,给林业遥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面临诸多问题,如数据源的价格偏高、图像阴影无法去除、树种识别困难和森林蓄积量估测精度不高等,提出了建立主要树种的波谱数据库,采用基于多特征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技术,提高高分辨率影像在林业中的应用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图像数据,如何从中提取所需信息,是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可提取城市图像的纹理特征。根据城市影像中地物特征和小波技术的特点,确定合适的窗口大小,采用逐一滑动窗口的方法,对每一窗口提取相应的小波统计特征;应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性,在不同尺度上提取出子图像特征,构造出纹理特征矢量,为遥感图像的分类提供纹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洪灾的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是洪灾调查的先进方法 ,其实用性已日益得到证明。把TM影象作为资料 ,将SAR影象作为灾中的资料 ,以武汉地区为例 ,利用遥感图象处理软件 ,进行水体信息提取 ,研究水边界的变化、淹没面积等水文要素 ,进行洪水分析  相似文献   

19.
Remote sensing     
Remote sensing refers to the science of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arth surface featur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s a medium of interaction. Space borne remote sensing is fast emerging as a front running provider of information on natural resources in a spatial format.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physical basis of remote sensing, how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from images and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地域广袤,地形破碎,暴雨集中,地质灾害频发,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遥感作为一个先进技术已在区域地质灾害宏观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能快速、准确的分辨和了解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及危害对象,对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以高空间分辨率的SPOT-5数据为例,分析了对黄土滑坡灾害遥感解译标志与信息提取,为黄土高原地区的遥感解译地质灾害提供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