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运动学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如下:巩立娇滑步技术阶段具低起投速度,滑步时间和距离短,滑步速度慢、摆动动作幅度小、躯干下压幅度小的技术特点;转换技术阶段保持了铅球与身体重心的同步运动节奏,躯干保持滑步姿势的能力强;动作幅度大,身体重心起伏小,运动速度稳定的技术特点;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与铅球运动速度节奏合理.具有用力时间短、动作幅度大、出手角度小和出手速度快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羽毛球杀球动作中上肢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羽毛球技术中的杀球动作,是自高处猛力向前下方击球,使球呈直线迅速飞向对方场地地面的球。在各项技术中,杀球的球速最快,进攻威胁性最大,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我国女子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在世界名列榜首,但至今还没有深入、细致地了解杀球技术过程,从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影像分析测试和图像分析法、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法,对甘肃省业余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后场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肌肉质量和力量在竞技对抗能力上处于劣势.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准备阶段、引拍阶段是影响甘肃省业余羽毛球运动员整体技术的关键阶段.准备阶段肘关节角度直接影响挥拍阶段顶肘、吊拍的动作衔接;引拍阶段躯干扭转角度小影响腰腹背肌肌力的储备量;挥拍击球阶段动作基本符合“鞭打”的原理;随前阶动作还原速率过慢,影响下一次动作的准备.因此建议甘肃省业余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应注重专项力量和身体灵活性的训练,来弥补先天身体形态上的不足;应依据身体形态的指标选拔优秀苗子,把培养甘肃省青少年羽毛球后备力量作为一个长期阶段性的目标;以专业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关节角度为标准,学习、纠正和完善自身动作,保证技术动作的合理掌握和运用,从而有效提高甘肃省各年龄段业余羽毛球运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传到位率偏低和失误率较高是新一届中国女排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三维高速录像分析,揭示了我国4名优秀女排运动员接跳飘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周苏红和张娴的动作具有移动判断准确,击球点在体前低于身体重心,下肢蹬伸用力幅度小,手臂上抬幅度较大的特点;杨昊和殷茵的动作具有移动判断不够准确,击球点在体侧高于身体重心,下肢蹬伸用力幅度大,手臂上抬幅度大的特点。研究认为移动判断准确,击球点低于身体重心,上下肢协调蹬伸用力有利于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  相似文献   

5.
"程菲跳"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菲跳"是我国优秀运动员程菲在2005年创造的新动作,是目前该类动作中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目前世界上极少运动员能完成该动作。通过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程菲跳"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获得了程菲在完成"程菲跳"时主要运动学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重心位移和速度,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和角度,不同动作阶段的时间,以及几个关键技术阶段的运动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防守步法原理防守步法分为滑步、后撤步、攻击步、碎步和绕步,其技术动作结构主要包括踝、膝、髋、腰为轴的各种动作。以技术动作的实效性、合理性、经济性为衡量依据,从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防守步法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l. 低重心的准备姿势任何步法的移动都要保持屈膝稍弯腰降低重心的基本姿势,以便于及时移动,去完成各种防守技术动作。2. 控制身体重心各种防守步法都是通过前脚掌用力蹬、辗地面或是用脚着地时的抵地制动动作来实现的。同时,为了获得防守中主动变化速度、应变速度及防守的攻击性,应在水平面上保持重心的稳定性。故而,…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分析羽毛球杀球动作的肌肉用力特征。方法运用表面肌电的测试方法,以二级6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以起跳杀球动作为依据,研究选取上肢和躯干两组肌肉。结果三角肌、斜方肌、肱二头肌、背阔肌放电较早且持续时间最长;在起跳引拍阶段三角肌、肱二头肌、斜方肌放电最大,为获得杀球高度表现出积极动员;肱三头肌、三角肌、桡侧腕屈肌、肱桡肌放电大且肌肉利用率和贡献率较高,为完成杀球关键动作至关重要。结论训练中应加强这几块肌肉的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训练,而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地进行合理、科学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前言杀球在羽毛球诸种击球技术中属于重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一板力量大、速度快的杀球是最后解决战斗的武器,也是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有人将杀球比喻为重炮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掌握一板重杀技术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发展和掌握一板极具威胁的杀球呢?本文试图从技术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 研究方法采用观察分析法。通过对杀球动作的观察进行技术和理论的分析与研究。 2 分析与研究要想知道如何发展杀球力量,首先就要了解影响杀球力量的有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甘肃省10名优秀业余和2名专业注册的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后场正手杀球动作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杀球速度、杀球效果及杀球速度传递三个方面对业余与专业运动员的杀球动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衡量业余与专业运动员杀球动作的差异。结果显示:业余运动员杀球速度小,杀球效果差,杀球速度传递不佳。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影响杀球动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杀球动作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杀球力量,拍头速度,拍面角度,右手速度和击球点高度这5项因素对杀球动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一、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羽毛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高而全面。一场激烈的羽毛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在长达30—108分钟之间(一般平均是女队员20—40分钟之间、男队员30—60分钟之间)快速移动,遵照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以及“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完成复杂多变的各种技术动作去战胜对手。例如为了提高杀球的重量、速度和威胁力,必须加快挥拍速度和后蹬起跳的弹跳爆发力,提高击球高度和击球一瞬间的爆发力,增加杀球的威胁性,对协调、柔韧等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