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  相似文献   

2.
人生如水     
《招生考试通讯》2009,(2):45-45
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向智者请教。智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入又说:“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地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深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然后问:“这水是什么形状?”没等回答,又把水倒入杯子,这时,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中不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  相似文献   

4.
人生似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探究阅读  相似文献   

5.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渗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沉默。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有人便将他引荐给一位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道:"这水是什么形状?"智者不等他回答,又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什么也没说,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双手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罐子。清清的水便  相似文献   

7.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深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然后问:"这水是什么形状?"没等回答,又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智者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材料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后,不得志。他找到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另起一瓢水,问:“这是什么形状?”这人摇摇头。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机达人悦然:“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恍然:“像花瓶。”智者摇头,提起花瓶,把水倒入盛满沙土的花盆。水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沉思。突然,智者发现了石阶上的“小窝”,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的结果。”此人迷大。%O要来:*此人悟出了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要用复句的形式。仅将这句话作为作文的论点,据此…  相似文献   

9.
“体积”属于空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我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了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了“体积”概念。 一上课,我就把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杯放在桌子上,然后往两只杯子里倒入相同高度的水。问:“谁能告诉我,哪只杯子的水多?”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说:“两只杯子一模一样,水平面在  相似文献   

10.
《比一比》一课中的“想一想”:“哪只杯子盛水多?”这部分有幅图,图上摆在学生面前的有两只形状、大小有差异的杯子,一学生正用一只广口玻璃瓶向一只杯子倒水,这幅图为我们提供了“想一想”的内容。答案应该是:先向一只杯子倒满水,再把这满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杯子,如果另一杯子不满,则说明原来的杯子比这个杯子小,盛水少,如果另一杯倒满水后还向外溢出,则说明原来的杯子大,盛水较多。  相似文献   

11.
杯子:“我寂寞,我需要水,给我点水吧。”主人:“好吧,拥有了想要的水,你就不寂寞了吗?”杯子:“应该是吧。”主人把开水倒进了杯子里。水很热,杯子感到自己快被融化了,杯子想,这就是人生的状态吧?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为了使杯子里的水都一样多,要把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入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这就是数学中所讲的“移多补少”问题,通常称为平均数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第一天,我先拿出需要的材料:一瓶水、一个杯子、一把黄豆、一块纱布和一个橡皮圈。把黄豆放进杯子里,倒入5倍的水,最后在瓶子口裹上纱布,用橡皮圈扎紧,静静地等待小豆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一位参赛教师拿着一个盛了半杯水的透明圆柱形玻璃杯走进教室,上课了,该教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下面的评委老师和学生都很惊诧,怎么公开课上老师还喝水?正当人们惊诧时,老师把杯子放平,说:“同学们,看看我杯子里的水平面什么形状?”学生说:“圆形.”老师把杯子倾斜,“现在水面是什么形状?”学生说:“椭圆.”至此,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讲椭圆,而且椭圆是用倾斜的平面  相似文献   

15.
杯子和水的故事 杯子:“我寂寞,我需要水,给我点水吧!” 主人:“好吧,你拥有了想要的水,就不寂寞了吗?” 杯子:“应该是吧!” 主人把开水倒进了杯子里。水很热,杯子感到自己快被融化了。杯子想,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杯子不见了     
那年女儿圆圆六岁。有一天,我想泡杯茶喝,却找不着自己专用的那只玻璃杯子。问圆圆,她很干脆地说:“不知道。”我又到处找,还竭力回想有谁来借过杯子,回想自己有没有带杯子外出,结果全都是徒劳。我也曾经怀疑圆圆不小心把那杯子摔破了,可家中却连半点玻璃碎片都没有发现。几天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窗口探出头去,发现窗下水沟里有一只破了的玻璃杯子——不用说,正是那只“失踪”了的杯子。见到它,我马上联想到这是圆圆作的“案”,心中不但不恼火,反而有些沾沾  相似文献   

17.
高小雅 《少年月刊》2023,(Z4):78-79
<正>科学课上,杨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彩虹桥’实验。”话音刚落,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同学们兴奋不已,我也激动得跳了起来。5个透明水杯,几张纸巾,3种色素。这3种材料怎么会做成彩虹桥呢?我在心里冒出了一个大问号。实验开始,杨老师说:“首先我们要搭好‘桥墩(dūn)’。”只见杨老师将5个杯子摆成一排,分别给1、3、5号杯子倒入了1/3的水,2号和4号杯子空着。接着,她向3个盛水的杯子里各滴了不同颜色的色素。加了色素的水立刻变成了“石榴汁”“葡萄汁”“蓝莓汁”,看着好诱人呀!  相似文献   

18.
眼睛搞错了     
小美准备开个玩笑。她喊道“:谁渴了?谁要喝草莓汁?”“我要,我要!”大眼亮亮叫道。小美递给他一杯装满红色液体的饮料。亮亮喝了一口,眼睛睁得溜溜圆。“哇,这个草莓汁怎么有薄荷味?”“哈哈,你上当了!”小美说。“过来!”泡泡说“,我们知道小美的玩笑是因为我们被眼睛骗了,但我们的嘴巴是不会搞错的。”准备材料:两只一样大的杯子:一只装着白醋(cù),一只装着水,一点食用色素,一把勺子问题:你怎样才能识别出哪只杯子里装的是水?做实验:1.将三滴色素加入两个杯子。2.用勺子搅一搅,使之与杯中液体混合。3.转过身去,要一个大人把两只杯子搞混…  相似文献   

19.
如果将两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矮玻璃杯盛满同样多的水,让幼儿比较两只杯子里水的多少,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两杯水一样多。然而,当你让孩子看着你将其中一只玻璃杯的水倒入另一只又细又高的杯子里后,再问他高杯子里的水跟矮杯子里的水是否一样多时,孩子们大多不能正确回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自然第十册“燃烧的条件”一课中安排 了这样一项实验:“把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并放入水槽中,往水槽里倒入一些水,点燃蜡烛后,再用杯子罩上,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填空分析时直接写明了实验现象。“1.蜡烛燃烧时,杯内水面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