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今日科苑》2005,(4):56-56
两颗在太空邀游的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神舟星”和“杨利伟星”。3月16日,命名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总装备部部长陈炳德出席命名仪式。  相似文献   

2.
正4月25日,浩瀚宇宙星空中又一颗小行星被刻上中国人的名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院士,从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政委郑卫平以及中国科学院领导手中接过小行星命名证书、照片和纪念铜匾,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今年年初,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经中国科学院推荐并报该中心批准,由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3月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92178)小行星,被命名为"黎介寿星",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成为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黎介寿星"位于狮子星座,距离地球约2.21亿公里,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68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它的轨道半长径为2.60天文单位,即3.9亿公里,属于永远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运行的主带小行星。该星平均每日以160万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奔腾前进,绕太阳  相似文献   

3.
数字科普     
《百科知识》2011,(5):35-35
截止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已知的535000颗小行星中,有7211颗为近地小行星,也就是说它们的轨道距离地球不到45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I0008-I0009
超级月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6月23日19时09分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只有35.7万公里,是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当天适逢满月,所以人们在当晚看到全年最大的月亮。  相似文献   

5.
据科学家预测,2029年4月,将有一颗直径约30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届时,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只有36万千米。由于人们担心这颗小行星会在中途改变轨道,以至与地球相撞,因此科学家们给这颗小行星取了一个可怕的名字——阿波菲斯(埃及神话中的灾难和破坏之神)。基于这种担心,英国行星学会和EADS Astrium公司共同发起了“阿波菲斯空间探索计划”,计划发射Apex探测器,解答阿波菲斯与地球的相遇将对其轨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据2月14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刷新我国深空探测最远距离纪录.达到7000万公里。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目前状态良好,正在绕日轨道上飞向更远深空。”这是我国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总师周建亮介绍,按照目前星上状态.预计2O14年7月,嫦娥二号将突破1亿公里.最远将飞行至距离地球3亿公里处.并将于2O29年前后回归至距地球700多万公里的近地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飞跃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地点,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戈壁滩上的酒泉卫生发射中心,它全长9.2米,总重7790千克。今年10月15日上午9点整,中国通过发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将“神舟”五号送入地球轨道。此前,4艘更早的“神舟”号飞船已经完成了地球轨道飞行。与这些无人飞船不同,“神舟”五号搭乘了1名年轻的中国军方航天员,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贵刊2001-8期“将地球推离太阳”的报导可能有误。报道言:“…科学家会向彗星或小行星发射火箭,小心调校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与地球擦身而过外,把部分引力能量(Gravitationalenergy)传送给地球,从而令地球速度加快,进入离太阳更远的轨道。”除开把引力能(是负能量)传给地球是否可能暂且不论,地球速度加快这里指的是公转线速度,而这一速度加快只能使地球更加靠近太阳,而不是远离太阳,因为行星绕日公转有公式:AV2=GM日。A———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V———行星公转线速度G———引力常数M日———太阳质量G,M都是…  相似文献   

9.
经过23年多的开发,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4月发射升空。哈勃太空望远镜重11.11吨,长15.9米,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型客车。它高居于地球朦胧的大气层之上610千米处,环绕地球运行的速度为8千米/秒,绕地球的轨道运行1周需时97分钟。通过望远镜所收集的图像和信息,传播14.5万千米,经由人造卫星和地面数据传输线路,最后到达位于美国巴尔的摩市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玉杰 《知识窗》2007,(12):52-53
在“嫦娥一号”离开地球到达月球的整个过程中,一共有10次重要的飞行控制事件.它们分别为1次远地点变轨、3次近地点变轨、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经过这10次关键的飞行控制,“嫦娥一号”才能最终从地球飞向月球,在今后的一年时间里,为中国人直接了解月球发挥作用。“嫦娥一号”整个奔月过程历时共15天。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太空飞行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预定实验任务。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短短3年内,“神舟”连续4次遨游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载人航天,是中华民族攀登现代科技高峰新的标志性工程,是新中国建设成就新…  相似文献   

12.
利箭破长空     
2005年10月12日到17日,神舟六号飞天115小时32分钟,绕地球77圈,飞行325万千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六号飞船太空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飞行,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1人1天的太空飞行变成多人多天,实现了第一次真正有人参与的航天活动。同时,实现了飞船研制技术的新跨越,为实现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07,(11S):I0001-I0004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多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千米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1月19日凌晨,在天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每小时几千颗甚至上万颗流星划过夜空。目睹这一奇观的人们也许要问,流星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在围绕太阳公转。彗星的主要部分是低温物质结成的空间“冰雪球”,在接近太阳的时候,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冰雪球”可能部分地升华或瓦解、碎裂,变成成群结队的小块物质,但仍然在原来彗星所在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如果小行星或彗星的运行轨道和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相交,它们就有可能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由于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其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I0015-I0016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15日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我国嫦娥二号卫星目前在距离地球约700万公里处与“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并利用星载监视相机获得该小行星的光学图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我国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第四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组织)。  相似文献   

16.
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灾难场面——小行星撞地球,在878年后将可能成为现实。2002年4月5日,美国太空总署预测到,一颗代号为1950DA的小行星将在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相撞,此后不久,世界各国的天文台陆续预测到了这颗灾难之“星”。 面临灭顶之灾 2002年4月底,一颗1950年首次被发现的名为1950DA的小行星再次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科学家们根据它现在的运行轨道预测,该小行星将在878年后,即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相撞。虽然科学家们声称相撞几率仅约为三百分之一,但这已经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了。 这颗行星与6500万…  相似文献   

17.
季江徽 《中国科学基金》2023,(2):262-264+266
<正>科幻片中的剧情,在2022年成为了现实。2022年9月26日,由NASA发射的DART(戏称“打他”)航天器,成功撞击距地1 100万千米的一颗小行星,并使其偏离轨道。这意味着,如果未来发现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人类将有可能有应对之计。毕竟之前有研究表明,6 5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事件直接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尽管这次撞击是一次性任务,但是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关键数据参考,能为以后设计任何撞击小行星任务动量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付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美国宇航局(NASA)正打算派2名宇航员乘坐新一代“猎户座”飞船在太空飞行3个月,然后登上一颗直径40米、飞行时速达4.5万公里的小行星。NASA希望知道,如果真的出现一颗将导致世界末日的小行星,人类是否能有足够的技术来使它偏离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9.
“周光召星”命名大会暨蔡冠深行星科学奖励基金成立仪式,3月30日在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最近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正式命名为“周光召星”。从此,满载中国科学家荣誉的“周光召星”,将遨游太空,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26-26
阳光照射在小行星表面,会产生一种微弱的“推力”,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美国天文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观察到了这种被称为雅科夫斯基效应的现象,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近地小行星对地球的成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