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符晓萌 《河西学院学报》2015,31(1):53-55,128
由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河西学院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河西学院河西走廊民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民族国家、牧区城镇化与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张掖河西学院召开,研讨会围绕民族国家视野下的牧区社会、牧区城镇化与社会生活、牧区社会的发展与治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地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2.
资讯     
动态国家民委、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民族学院4月8日,国家民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大连民族学院签字仪式在大连民族学院隆重举行。大连民族学院是国家民委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开放地区设立的唯一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高等院校,在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方共建大连民族学院后,大连民族学院在管理体制上仍为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今年新增6500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4月17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在北京召开“2006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今年西部计划的全面启动。今年…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与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项重要战略.带着西部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2000年5月23~25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西南民族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西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高级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2):75-78,74
该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坚持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特色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从历史研究角度看,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而西部地区民族院校是实施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加强办好西部地区民族院校实质上就是办好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和民族院校应该将过去的"为民族地区和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拓展为"为民族地区和为少数民族服务,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的新的办学宗旨。关于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策略:一是要定位好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学科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学科发展的前提,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二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应当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三是要大力进行学科创新,努力创建民族工作学、宗教工作学等新的学科。该课题同时提出从培养人才、高等教育管理和加大资金与政策投入三方面来加强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7,(5)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民族自治地区面积占全国民族自治地区总面积的96.6%,因此西部大开发同时也是民族地区大开发。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是其创造长久动力的源泉。西昌学院发挥地域和自身优势,在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科研成果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服务经济建设。本文对贵州省几个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若干建议进而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科研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和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滞后,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相对落后。文章以西部地区的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在教育部实施和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整合与优化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4年5月25日至2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八桂学者专项经费资助的"社会变迁中的教育革新与经验分享"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的专家学者,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7):F0002-F0002
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是湖北省西部民族地区仅有的、武陵地区开办较早的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0.
"文翁兴学"为汉代文翁在蜀地发展教育、兴办官学以促进蜀地由野蛮落后走向开化文明的历程。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文翁兴学"的历史经验对发展西部民族教育具有借鉴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宏观包容的政治环境是西部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任用有优良素养的教育主管官员是西部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科学系统的教育管理举措是西部民族教育发展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广东民族学院","民族学"是学院长期建设的特色学科。早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学院就开始在全校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中文系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创新理念,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能力本位教育(CBE)"、"工学交替"、"教产研合作、校企一体化"等方面构建湖北民族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怀化学院学报》2014,(5):F0002-F0002
正湖南省高校"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09年批准建设,牵头单位为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合作单位为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基地座落在湖南西部武陵源中药谷(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2012年基地被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建立"关于湖南省补天药业有限公司优质原料药材——茯苓产业化示范基地"(湘发改高技专项[2012]11号),同年示范基地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并确定为优秀。  相似文献   

14.
世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阶段性规律和我国城镇化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的双向互促因果关系。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是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与"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积极经营县城,走"县城据点型"城镇化道路模式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2):F003-F003
由河西学院主办,河西学院科技处;河西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河西学院生态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所;河西化研究所;敦煌学与河西民族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等六个研究所及西部资源与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筹]承办,党委宣传部协办的首届“河西走廊未来与发展论坛”于10月16日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6.
本组论文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主持的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的子课题"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法规与管理体制研究"(项目编号:cun985-2-3-2)的部分成果。课题组先后于2006年10月和2007年11月分别对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田野调查,通过分析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九"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学校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受教育权利意识问题、学校管理体制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化浪潮正向西部延伸。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结合区域实际,有效经营县城,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县城资源优势作用,努力挖掘县城对人口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承载力,使县城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人口转移的主要集聚地,走一条"县城据点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刊简介     
正《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学报类正式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8824,国内统一刊号CN51—1729/G4。曾用名《康定师专学报》、《康定学刊》、《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正式更名为《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本刊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以康藏研究、民族研究为特色。设有康藏研究、民族研  相似文献   

19.
本刊简介     
正《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学报类正式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8824,国内统一刊号CN51—1729/G4。曾用名《康定师专学报》、《康定学刊》、《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正式更名为《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本刊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以康藏研究、民族研究为特色。设有康藏研究、民族研  相似文献   

20.
本刊简介     
正《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学报类正式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8824,国内统一刊号CN51—1729/G4。曾用名《康定师专学报》、《康定学刊》、《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正式更名为《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本刊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以康藏研究、民族研究为特色。设有康藏研究、民族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