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54年改为陕西日报,到现在经历了四十五个春秋。最近,陕西日报欢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了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活动。边区群众报是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所属  相似文献   

2.
1940年春,陕甘宁边区大众读物社出版《边区群众报》。《大众习作》的时候,毛主席亲笔写了报头和封面题名。《大众习作》出版了两期,毛主席觉得题名写得不够好,又重新写了七幅同样的题名,交边区大众读物社选择一幅换上。1947年底,西北解放战争形势好转,边区群众报社在绥德县霍家坪驻了下来。把报纸版面由八开扩大为四开。随后,又请示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把《边区群众报》改为《群众日报》,并致信毛主席,请他题写报名。不久,毛主席即派人给报社送来了用白纸题写的四幅  相似文献   

3.
今天,新老同志欢聚一堂,回忆历史,思考未来,倍感亲切和幸福。陕西日报的前身是《边区群众报》,1940年3月25日创刊于革命圣地延安,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报社迁入,23日在西安出版。1954年秋,中共中央西北局撤销,从这年10月16日起改为《陕西日报》。从《边区群众报》到《陕西日报》,已经整整经历了50个春秋。50年来我们出版近2万期,发行30多亿份。反映了胜利与喜悦,也经历了艰难与困苦。我为50周年纪念,写了几  相似文献   

4.
赵勇  李平 《陕西档案》2010,(5):21-21
陕西省档案馆馆藏各类早期报纸167种,其中有一份报纸特别有纪念意义,非常珍贵,它就是《边区群众报》。为了解决边区群众识字少,看报难的问题,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通俗周报。开始由延安大众读物社主编。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陕西日报》创刊 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历史铸就的喜庆日子,我们谨向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爱护、支持《陕西日报》的同志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陕西日报》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成长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崭新征途。1940年3月 25日,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革命圣地延安出版了一张通俗报纸《边区群众报》,这张以根据地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为读者的周报便是《陕西日报》的前身。1948年1月 1日,在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征途中《边区群众报》在绥德霍家坪更名为《群众日报》,成为中央西…  相似文献   

6.
2015年3月25日上午,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召开"继承优良传统践行延安精神办群众喜爱的党报"座谈会,以简朴庄重的形式纪念《陕西日报》创刊75周年。《陕西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由毛泽东主席倡导创刊并题写报头,是全  相似文献   

7.
1940年3月25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一张崭新的大众化报纸——《边区群众报》诞生了。 毛泽东是这张报纸创办的倡议者,亲笔题写了报名。周文是这张报纸的创办人,成为报纸的第一任社长。 今天的《陕西日报》和当年的《边区群众报》有极亲密的血缘关系。《边区群众报》开初是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后来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8年1月10日更名为《群众日报》,毛泽东又一次题写了报名。1954年10月16日,《群众日报》又更名为《陕西日报》,变成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一直出刊到今天。因此,陕西日报社的人一直把《边区群众报》当作《陕西日报》的前身,把周文尊为报社的首任社长。五十四个春秋过去了,每当陕西日报社庆的时候,报社的同志总是深切怀念自己的第一任社长周文和老一辈边区群众报人,缅怀周文创办《边区群众报》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他对大众化报纸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陕西档案》2020,(2):1-1
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陕西日报创刊80年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陕西日报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日报的前身是党中央提议创办的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是拥有光荣历史的党报。80年来,陕西日报秉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的办报宗旨,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讴歌,在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陕西日报弘扬延安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以下简称《边区群部众报》)1940年3月25日创办,由周文主持的大众读物社创办,主要面向陕甘宁边区基层干部和群众.《边区群众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在8年的时间里,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并在办报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其具体的呈现方式和内容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张连业 《新闻战线》2023,(17):46-47
<正>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立业之本。作为一份拥有83年历史的党报,陕西日报弘扬优良传统,努力在新时代写出新篇章。弘扬传统,办群众心中“咱们的报纸”陕西日报的前身是党中央提议创办的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了报头。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报道深受群众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咱们的报纸”。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在《庆贺边区群众报六周年》中说,“这个报纸……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它过去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11.
杠桴生同志一生基本上是办报的.是个办报专家,曾任过陕甘宁边区大众读物社副社长,西北新闻社副社长.边区群众报(日报)副社长、群众日报副社长和社长,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川西行署秘书长等职。1952年被极左思潮挂将起来,延续了27年.文化革命又被诬为“三老会”成员,1981年在群众呼声下平反。杜杯生是一个忘我奋斗的老革命家,尤以新闻战线上成绩斐然。他为人耿直,敢作敢为,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吃苦耐劳,忘我工作,有政治家的胆识和风度.是人民的好儿子,是我们的好社长。在敌人眼皮下创办进步报纸杜停生是四)l岳池县人,19…  相似文献   

12.
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决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我们党报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党报更是将“群众利益无小事”摆在突出位置,具有65年光辉历史的陕西日报,其前身就叫“边区群众报”(在延安创刊),后来又更名为“群众日报”。长期以来,陕西日报一直秉承“全党办报,全民办报“的宗旨,报社一直设有群众来访接待室,认真周到地接待来访群众报社一直编办着《读来信编》(内参),  相似文献   

13.
陕西日报的前身先后为《边区群众报》和《群众日报》,从1940年3月25日一创刊,就和人民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不仅是因为毛泽东同志两次亲笔题写了以“群众”命名的报头,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了一条“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根本路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如此,建国以后也是如此。为适应形势发展,近两年来陕西日报社委会着意加强通讯队伍建设,分期分批地培训全省骨干通讯员,把这做为群众办报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些县(市)的同志这样评价这件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陕西日报紧紧抓住群众办报的传统不放,花气力搞骨干通讯员培训这个浩繁的基础工程,从根本上保证报纸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种坚持抓‘基础’的做法,很有战略眼光!” 1990年9月,陕西日报召开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全省通讯发行工作会议,主要总结推广先进县(区)、单  相似文献   

14.
退休后翻阅收藏的图书、资料,乍猛间看到1950年《群众日报》(《陕西日报》前身)编辑部发给自己的“通讯员证”,这个只有纸烟盒大小的黄色花纹的“通讯员证”,伴随我整整半个世纪,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 2000年 3月 25日,是《陕西日报》和她的前身《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从1940年3月25日创刊,至今已整60年华。更使我感到自己持此“通讯员证”的自豪与荣幸。1950年12月15日《群众日报》给我发了这个证,我珍惜她,爱护她。因她给我以智慧和力量,指引我不断学习和进步,使我半个世纪来精神充沛,…  相似文献   

15.
谢老——谢觉哉同志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同是也是一位著名老报人。他主办过多种报刊。40年代在革命圣地延安,他还任过我们《边区群众报》(《陕西日报》的前身)的社长。 谢老对办报和新闻写作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和许多精譬的见解。这里特于摘要介绍,以纪念《陕西日报》创刊55周年。 关于办报 谢老说,报纸是党的喉舌,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党的某个时期的某项方针政策能否被广大人民群众准确地领会,报纸的作用很  相似文献   

16.
《边区群众报》是1940年3月25日,在革命圣地延安创刊的,它是在党中央、西北局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办给陕甘宁边区区乡干部和广大群众看的通俗报纸。它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最初几年是四开四版的铅印周刊,1947年曾出过石印、油印的三日、双日和日刊,1948年在绥德县霍家坪驻扎时期,由毛主席重新提写报头,改为《群众日报》。西安解放后达到全盛时期。我是1943年初,在延安《Sin Wenz Bao》(《新文字报》)停刊之后转到边区群众报社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瑞环同志最近几次对新闻界如何宣传贯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新闻事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工作在联系群众方面更有其特殊意义。陕西日报是一张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的报纸。它具有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历史。今天学习六中全会的《决定》,回顾历史,我们尤其感到党报联系群众的重要。陕西日报前身是《边区群众报》和《群众日报》。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文化和理论工作者,曾创办了许多报纸和刊物,摘要介绍如下: 《解放周刊》,是一九三七年春创刊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铅印,周刊。一九四一年《解放日报》出版后,即行停刊。《新中华报》,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报纸,铅印,三日刊。毛泽东同志曾写了《必须强调团结与进步》的文章,纪念该报创刊一周年。《共产党人》,是一九三九年十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党内刊物,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曾为这个刊物写了《发刊词》。《中国文化》,是一九四○年一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在延安创办的理论性刊物,铅印,不定期出版。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最早是作为该刊的发刊词发表的。《中国工人》,一九四○年二月创刊于延安,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编,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为该刊写了《发刊词》。《群众报》,是一九四○年三月由延安大众读物出版社创办的、面向边区工农群众的报纸,铅印,周刊。《大众文艺》,是一九四○年四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办的文艺月刊,铅印;主要刊载著名作家和边区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为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连队生活》,一九四○年八月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创办于延安。是面向部队的刊物,铅印,旬刊。《大众习作》,一九四○年十月由边区文化协会延安分会创办,铅印,不定期出版。主要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是《陕西日报》创刊四十五周年,习仲勋同志为该报纪念册写了纪念文章。现在,新闻界提出了深化新闻改革的问题,相信这篇文章会对我们有所教益,特予发表。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25日是《陕西日报》创刊55周年纪念日。 《陕西日报》是一张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报纸。她的前身《边区群众报》1940年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同志亲自起报名,亲笔书写报头,并多次给报纸题词和写信。她较早地领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教诲,较早地继承和培育了革命报纸的优良传统。全社同志因此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这张报纸经历了漫长的革命和战斗岁月,因而较早地形成了她自己鲜明的风格和传统。概括起来就是:高度的党性原则,把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作为报纸的首要任务;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工农兵,让群众当报纸的主角;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积极开展报纸批评;文章短小,语言通俗,以大众化见长;艰苦奋斗,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这些优良办报传统和精神,报社的许多老同志至今仍记忆犹新。 长江后浪推前浪,光荣传统代代传。像体育接力赛一样,这些优良传统和办报风格,先后经历了十九位总编辑、社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浇灌,经过一批批报人的实践与奋斗,被很好的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