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考化学常考的考点,其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都是同学们今后化学学习的一个基础。现将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作如下比较。一、反应原理的比较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_4(?)K_2MnO_4+MnO_2+O_2↑)2.过氧化氢(?)水+氧气(2H_2O_2(?)2H_2O+O_2↑)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KClO_3(?)2KCl+3O_2↑)  相似文献   

2.
<正>我针对红色喷泉实验存在的问题,设计、组装了实验装置,采用硫氰化铁([Fe(SCN)_6]-)在水溶液中显血红色的特点,将其与二氧化锰(MnO_2)催化过氧化氢(H_2O_2)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结合在一起设计红色喷泉实验。在硝酸铁(Fe(NO_3)_3)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HNO_3)抑制铁离子(Fe-)在水溶液中显血红色的特点,将其与二氧化锰(MnO_2)催化过氧化氢(H_2O_2)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结合在一起设计红色喷泉实验。在硝酸铁(Fe(NO_3)_3)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HNO_3)抑制铁离子(Fe(3+))的水解使溶液基本显无色,然后加入  相似文献   

3.
氧气是人类及一切需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力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机体所摄入的氧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由细胞色素C氧化酶催化还原为水,然而,在此过程中氧分子又极易接受一个电子生成超氧阴离子O_2~-,它本身具有毒害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再引发生成活性更大的过氧化氢H_2O_2和羟自由基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包括学生实验)制取氧气,大多采用KClO_3或KMnO_4加热分解法,该法需加热,操作麻烦。而采用 方法,每摩尔H_2O_2分解,只能得到0.5摩尔的氧气,必然存在着消耗大量H_2O_2的矛盾,而且  相似文献   

5.
用演示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酶的高效性为了证实酶的高效性 ,课堂上需演示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探究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及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 催化效率的高低。我先介绍动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机体有毒害作用 ,但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 ,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Fe3 + 也可催化这一反应。实验步骤 :①制备肝脏研磨液 ,这一步可在课前做好。上课前去市场收集鱼贩废弃的肝胰脏 (实验中强调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体动物体取出的肝脏。因为酶是蛋白质 ,放久了可能受细菌作用使组织中的酶分子数量减少或活性降…  相似文献   

6.
学习了氧气和化学方程式的初步知识后,为巩固氧气性质、实验室制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称量、加热、过滤、仪器组装等基本操作技术,初步培养学生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能力,我结合课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组织了“用实验证明KMnO_4热分解产物是K_2MnO_4、MnO_2和O_2”的综合性课外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做法是: 1.布置讨论题 (1)查阅 KClO_3、KMnO_4、MnO_2、O_2、K_2MnO_4的重要性质(教师提示有关资料)。 (2)根据哪些性质证明O_2、MnO_2、K_2MnO_4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碳与氧气化合时,由于氧气量的不同会引起产物的不同:O_2充足时,C O_2点燃CO_2,碳和氧气反应时质量比为3:8;O_2不充足时,2C O_2点燃2CO,碳和氧气反应时质量比为3:4。而所给一些习题质量比并不正好是3:8或3:4。因此,常难以判断它的产物。不过,只要我们弄清下列关系,此类习题便会迎刃而解的。 设碳和氧气质量比为m。用下列数轴以便讨论不同比值范围内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该实验据高级中学化学课本(甲种本)“Na_2O_2作为呼吸面县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孙陆扬 《中学科技》2023,(14):36-39
<正>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化工产品。初中时我学习了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主要观察其现象和理解与反应相关的知识点。进入高中后,我开始学习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于是想利用这个实验,定性、定量地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铁和铝都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如O_2、Cl_2、S等。其中铁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学习相关章节内容时所必做的两个经典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发出嚓嚓的声音,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理解铁和铝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同时,实验现象还能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然而,在高中学习铁的性质时,教师往往因为觉得要在课堂制取氧气有点麻烦,所以常采取以回忆初中做过的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情境的方式介绍铁与氧气反应;在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中有一个制取氧气的演示实验(实验2-5),在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双氧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可用这一方法制取氧气。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犤实验五犦《比较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其内容为:取两只洁净试管编上号,各注入2mLH2O2溶液。把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酶)和3.5%FeCl3溶液分别滴入1号和2号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看哪个试管产生的气泡多,用点燃但无焰的卫生香放入试管内检验哪个试管放出的氧气多,比较两者的催化效率。教材上实验装置和操作虽然简单,但学生真正做实验时,却费时、费力,现象极不明显,影响教学效果。1问题所在a.由于H2O2会自然分解,按教材配溶液,H2O2溶液的浓度过低。H2O2溶液实际浓度小于3%,放出的氧气少,卫生香不易复…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制取氧气"实验主要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本实验是初中阶段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探究催化剂的性质和作用的实验,同时在氧气的制取方法上又道出了实验室的另一种方法。因此,该实验是初三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一、原实验的不足之处1.第一次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但随着后面几次过氧化氢的加入(因过氧化氢被稀释),反应的速率不同,会使学生产生二氧化锰减少、催化作用减弱或性质改变的错误认识。2.该实验是先装入液体过氧化氢,后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造成教师操作不规范),黑色粉末会沾在试管内壁上,对反应现象的观察造成干扰。3.实验后,很少有教师再对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进行探究。因需要过滤、干燥、称量,步骤繁杂,时间较长,课堂中也无法完成。4.由于没有对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改变进行探究,所以也就很少有教师再对二氧化锰进行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二、实验改进1.实验用品  相似文献   

14.
<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为此我们可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一、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要做到"五不宜"1.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_2O_2的分解,因为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更快。2.探究酶的最适pH实验时,由于酸对淀  相似文献   

15.
<正>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中,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其反应原理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一、原实验的缺陷1.实验现象实际操作时,由于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向装有3~5mL 10%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  相似文献   

16.
MnO2催化KClO3制取氧气的这部分实验,以探究实验的形式并配以标题"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出现在2012年版的新教材中,因此也强调了MnO2在该实验中作为催化剂的作用。1问题的提出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例如反应异常剧烈,  相似文献   

17.
探究以水泥为载体,制成粒状MnO2催化剂,能解决过氧化氢催化制取氧气过程中MnO2催化剂的回收问题,实验现象明显,使学生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18.
煤炉中的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C O_2(?)2CO。煤炉中的煤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下层煤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 O_2(?)CO_2,放出热量使上层煤达到高温;生成的CO_2上升,接触上层灼热的煤层时,反应生成CO;CO_2 C(?)2CO;一氧化碳上升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燃烧生成CO_2:2CO O_2(?)2CO_2。  相似文献   

19.
吕杰  李伟 《生物学教学》2003,28(3):25-25
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 ,对机体是有毒的。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就此 ,组织学生探究动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问题。1 探究不同植物过氧化氢酶的活性1.1 提出问题 不同植物所含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相同 ?1.2 作出假设 不同植物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同。1.3 设计实验、实施实验 将各种植物的器官称取3g ,切成小薄片 ,放入试管中 ,编号 ,设计空白对照。序号植物材料名称 3mL13%H2 O2反应现象反应速度产生气泡多少1元葱肉质鳞叶 3mL13%H2 O2 较快较多2马铃薯块茎 3mL13%H2…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或大学的化学课程中,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演示方法普遍不能令人满意,现介绍一改进了的实验方法,产生氧气用很安全的3%的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缓缓地从过氧化氢溶液释出(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而且氧气的量能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用手加以控制.盛有白磷和水的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