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常莉 《生态文化》2005,(1):20-24
大兴安岭一望无际的森林从我眼前掠过。从加格达奇开始、五个小时过去了,火车在森林里穿行,除了树还是树,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乏味,眼前的绿色让人兴奋,让人充满惊喜,这是中国的森林,这么一大片森林,何止是一眼望不到边能形容的,八月是一个好季节,绿树如海,波涛向天际。漂亮!壮观!在我们兴奋的,喜形于色的赞叹声里,同行的唯一一个大兴安岭人朱宏平均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
我爱家乡大兴安岭,更爱家乡的冬雪。她是开在我心中的圣洁之花。冬天的大兴安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到处是皑皑白雪打扮成的银堆玉砌的大千世界。你瞧,那树上挂着的是洁白的“雪条”;房顶上搭盖的是白色的“小凉棚”;地上铺的是雪白的“地毯”。连人呵出的气,顷刻间也变成了白色的冰雪。我的家乡,处处有雪的美景,雪的奇观。我爱冬天的大兴安岭,尤爱那莹莹白雪。一片片美丽的雪片,轻轻地、柔柔地,像一位位洁白的小天使,来自那令人神往的苍穹,千姿百态,美妙无穷。那雪花有的像一根根细细的针,有的像雪白的鹅毛,有的像六把凑聚一起的小扇子,还有的像一朵朵银白的梨花……一团团、一簇簇,漫天飘洒,可爱极了!蓝天之下,玉洁冰清的山岭,好似一座圣洁的玉殿,让你的情感一下子变得清纯洁净起来。什么悲欢忧伤,荣辱得失,都会悄然逝去,舒心的你会像孩子般的调皮……我爱家乡的冬季,她总让我眷恋童年冬天的梦:像痴迷的童话,似温情的儿歌。快乐的我们去摘下屋檐挂起闪着幽光的长长的冰凌,在雪地上涂满童趣。那堆雪人的小男孩和红鼻子哥哥吵闹个没完,让打雪仗的战场时时回荡起一阵阵欢快的笑语。我吱吱地走在雪地上,身后是一首首清晰的儿歌。这歌谣伴我成长,我怎么能忘却雪花真诚的...  相似文献   

3.
森林殇     
(一)燃烧着,在火中,在烈焰熊熊的火中颀伟的身姿,飘逸的绿衣,伴着火焰起舞山峦舞成火龙森林在火龙中涅槃亿万斯年的造物啊,在火中在烈焰熊熊的火中本是昭告天下万物复苏的春雷春雷,却成了这片森林的丧钟丧钟!丧钟敲响了那棵被击中的大树,在火中刹那间成为永恒也有悄悄溜进森林的火种不远处就有一双窥视着火凤凰的眼睛(二)挣扎着,在风中,在被秋风的强暴中一个季节的挣扎。挣扎中美丽的羽衣零落在地,只剩下一山又一山赤裸的胴体,渴望一袭纯白的雪早日到来融化寒冷、疼痛和羞辱在雪被的覆盖下孕育春天,孕育秋风的种本是预兆丰年的瑞雪瑞雪,却引…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镶嵌在祖国北疆的一颗绿色明珠。这片中国唯一集中连片的未开发原始林区,是国家最大的木材蓄积地和丰富的动植物基因库,是生态的森林、经济的森林,同时也是化的森林和生命的森林。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科研价值蕴藏在浩瀚的林海之中。然而,这里又是  相似文献   

5.
柳萌 《生态文化》2007,(5):37-38
假如有人问你:森林在哪里?你一定会说:在大兴安岭,在武夷山,在长白山,在云贵高原……在那些生长茂密树木的地方。这样的回答,当然没有错。可是,当你问那些林业部门的人,你知道他们会怎么说吗,他们会说:森林,其实就在你身边。听了,你[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林区养路工     
在我面前风的那边终于成了风景支撑在蓝天下沿森林拓展延伸 鸡从睡梦中醒来 伸展着喉咙 这时你早已甩掉那片鸡鸣 挺直了腰 默默地注视着这条 早已渴望的里程涌动的心情被雨水淋透雨水里有你闪光的身影不断地重复着生命的交响用真诚加固大山的平衡太阳红着脸把你熔化你淡淡的汗水填平了那片泥泞你总是那样用激情把平坦引进森林用心架起彩虹林区养路工@于秀荣  相似文献   

7.
当你沉醉在锦城的青山绿水之中,你会感觉到它是一座本色的城市。本色是什么?本色是满目绿茵,在沉浮与奢华中显露它的无限生机;本色是一泓穿城而过的河水,映衬着水中游鱼、浮草,尽显出生命的自然与永恒的美丽。纷繁中人们艳羡着荣华富贵,追逐着利禄与功名,失去的是与生俱来的像树、花、草、蔓、藤一样自然、淳朴、坚实的本色。这里诠释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真谛!仰首是摇曳的绿叶、俯首是宁静的草坪,一声蝉鸣、一缕花香,人与自然相互的付出一起打造着一片柔嫩的天空、无数条怡人的街道、一座童话般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在高高的大兴安岭上,乘一匹骏马穿行于茫茫的原始森林之中,那马儿时而奋蹄疾飞,时而昂首长啸,骑马人要么夹蹬扬鞭,要么勒缰望云,该是何等的惬意与豪迈!30年前,我就曾有这样一匹骏马,我就曾是大森林里扬鞭跃马的人!  相似文献   

9.
有一座山,名叫青岩山(现叫张家界)。她的发现和开发,使湖南的对外交流找到了新的窗口,使湖南的旅游业有了再次启动的龙头。而作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始,她则揭开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新纪元。因此,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自她诞生的那天起,就有了“华夏第一园”的美称。从1982年9月25日到2002年9月25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已整整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这20年,有过披荆斩棘的艰辛,也有过创业守业的困苦……这一路风雨兼程而来,终于有了今日的辉煌。而关于这座山的记忆,她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可歌可泣的故事,她的每一页都记述着一种精神。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园二十周年的春  相似文献   

10.
正实习期18岁生日那天,学校通知我到大森林里的施工连队实习3个月。我在技校学的是汽车驾驶,实习是毕业前的必修课,汽车驾驶,不摸方向盘咋行?那时,大兴安岭筑路总队还没黄,事业正红火着。下面几个工程处管着几十个施工连队,除冬季外,常年都在深山里筑路,现在沿用的很多山路都出自他们的手。学校把70多名将要毕业的学生化整为  相似文献   

11.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然后挑了几株最壮实的准备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腿就有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有些犹豫。但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终于点了点头——就算它最终长  相似文献   

12.
太阳拉着你历经千年在岁月的颠簸中形成一个古老的群体根紧抱在地下臂相挽在云际令风暴甩下一串苍白的叹息纵使有一棵被雷电碎然击倒即刻又有新绿挺起每棵树都是一座巍然的建筑周身围唱着绿色的旋律那永无休止的弹唱哟是生命的延续森林·绿色的群体@马荣德  相似文献   

13.
沉闷的干雷,在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低空骤响,红红的雷击火在大森林中开始燃烧。灭火队员穿梭在山林里。一块空地当中,插着一杆红十字战旗,胳膊绑着印有红十字标记的官兵,或给烧伤队员喂药、扎绷带,或为火场休整队员送药片。这些官兵三人一组、五人一队,有组织地送医送药,他们就是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医院的官兵。  相似文献   

14.
兴安神雾     
似波涛汹涌的大海,奔腾不息一望无际。像九天之上的仙境,白云飘飘梦意迷迷。如妙龄少女之婚纱,美丽、飘逸与神秘。这——就是大兴安岭的雾!入夜时,你轻轻地为群山盖上银被,安抚着峻岭悄悄入睡。黎明前,你把甘露洒向花草树木,呵护着无数生命郁郁葱葱。日出后,你托起红日隐去自己,欣赏着林中精灵快乐安平。有了你,群山才分出了高低,有了你,森林才有了神秘,有了你,游人才忘乎所以,有了你,兴安才产生名气。没了你,便没了露,没了露,便没了雨,没了雨,便没了水,没了水,便没了我,没了我,哪还有你?山是你的家,树是你的根,水是你的源,我们是你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15.
正曾经看到有这么一句话:"一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为,那里有你深爱的人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我想说的是,乡村之所以令你念念不忘,一定是因为,那里烙印着最真最纯的记忆。你懂念念不忘的感觉吗?那是一种随时随地的牵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想起那个可亲可敬的小村庄,你心里就溢满了温情。在梦中,你的乡村是深蓝色的城堡,安静、深远。有时候,你还会因为念念不忘而辗转难眠,一定要回那里一趟,一颗飘着的心才会踏实下来。我的乡村在辽阔的冀中平原,祖先世代都生活在那里,已然扎下了深深的根。老人的故事里,经常会出现"你爷爷的爷爷"如何如何。祖父指着院子里的大树说:"这棵  相似文献   

16.
上篇 倘若,你曾亲眼目睹过武警森林部队的官兵在火场上与恶魔般森林大火拚搏厮杀的场景,我想,你一定会为之动容,那样的场景惊心动魄、悲壮惨烈。这是一个以森林火灾为作战对象,经年累月,甚至是每天都要去赴汤蹈火、出生入死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和平年代里,以其博大的胸怀,无私无畏地经历着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有一首歌唱道:“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我觉得夸张。他老人家从来就没有来过大兴安岭。 老人家没有来过大兴安岭,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有很多人对大兴安岭了解得不全面,因为大兴安岭实在是太大了!由于工作原因应该说我对大兴安岭了解得相对多些。这里的东南西北,19个林业局还有众多林场基本我都去过了。  相似文献   

18.
周鸿 《文化交流》2005,(3):42-44
走进西双版纳,我的心就一直被牵扯着,既惊叹于她的美丽,美得眩目,令人痴迷;又叹服她的多才多艺,犹如一个才女在彩云之南的舞台上演绎着万般风情。很早以前,我就向往着这片神奇、美丽的地方。当我有幸迈入西双版纳这人间仙境,一下子从日日魂萦神往的梦中踏上  相似文献   

19.
孙苏 《文化交流》2010,(8):54-57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在她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女作家笔下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原始部落,就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之中,因为他们以养殖驯鹿为生,被人们称作“使鹿鄂温克”。  相似文献   

20.
刘道明 《生态文化》2008,(1):F0004-F0004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拥有亚寒带最后一片明亮针叶林自然景观,森林资源丰富,旅游风光亮丽。近年来,公司把发展森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新的探索点,持续开展了“塑森林之魂、唱森林之歌、树森林形象、兴森林文化”系列活动,用森林文化美的效应,熏陶感染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