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基于多元联系数的大型研发项目进度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型研发项目研制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进度风险评估是一难点.本文运用多元联系数方法构建了大型研发项目进度风险评价模型,定义了大型研发项目工序的多元联系数工期,提出了多元联系数网络计划技术,确定了优势路线,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大型研发项目总工期的概率分布,最后由项目总工期的概率分布得出规定时间内大型研发项目进度风险评估值.该方法为大型研发项目的进度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2.
运用项目进度管理理论和方法,针对中药新药研发的特点,研究了在中药研发过程中如何实施项目进度管理。不仅可以促进中药研发项目顺利开展,而且可以帮助研发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复杂产品协同研发项目最优工期的优化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在技术创新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复杂产品一般通过合作进行协同研发,而且产品研发周期是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的项目调度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合作效率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分析了复杂产品协同研发项目的合作方式,构建了协同研发项目工期优化模型,实现了项目工期的优化,并为协同研发项目提供了一种工期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
万全 《中国科技纵横》2014,(17):233-234
技术转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是我国创新能力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技术研发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将能够促进和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就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阐述,为研发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发项目风险评估不仅仅是在研发中的风险,也是研发项目成果转化为产品以及投放市场的一系列风险。考虑到评价指标众多而造成了实际问题分析复杂化,提出采用一种降维技术方法———因子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结合实证和因子分析理论探讨企业研发项目风险评估中各步骤所运用的方法,对于企业研发项目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华桂  贾学军 《科研管理》2013,34(10):138-146
任何企业组织在当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想要存活下来必须依靠成功的项目。论文结合适应性研发项目管理的特点,对项目管理"钻石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原有四大支柱方法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研发产品生命力,构建了"五大支柱"新型钻石方法。通过对研发项目的案例研究,证实了新方法对提高研发项目团队效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新产品研发风险,减少资源浪费和大量返工,提高研发的成功率,研究新产品概念开发过程,提出让顾客参与,用质量功能配置逆过程的方法评估和选择新产品概念研发项目.在已知产品的工程特性值的条件下,评估工程特性和顾客需求的相关系数,求出顾客需求值,计算新产品概念研发项目的综合测评值.案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帮助研发团队,以市场为导向评估和选择新产品概念设计项目.  相似文献   

8.
科技研发项目关键链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科技研发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关键链方法在此类项目进度管理中的优势展开了讨论,通过建立科技研发项目关键链管理模型,将关键链的方法应用到科技研发项目进度管理中,最后进行案例研究,对这种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9.
药品研发项目投入大、周期长、成功率低,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药品研发领域,对其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管理,是提高新药研发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对药品生产企业加强研发项目管理、增强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疗器械研发项目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在医疗器械研发过程中,规避高风险是研发人员需要面对的艰巨任务。因此开展医疗器械研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和研发项目实例,探索医疗器械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245份复杂建设项目的问卷调查,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探索受访者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工作年限、项目职位以及项目特征,如项目类型、单位角色、参与阶段、项目投资、项目工期,在复杂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各维度的差异性特征,从而为项目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荣玉凤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4):406-408,413
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如何创造价值是项目管理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有效揭示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内在作用机理,把价值链的概念引入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价值链模型,分析了项目生命周期内价值源泉、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及价值分配的全过程,结果表明,项目发展的全过程贯穿着价值的流动,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要围绕价值的流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结合科技园区项目选择现状,阐述科技园区项目突变决策机制,引入项目稳态隶属度概念,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科技园项目选择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客观地确定各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运用突变级数法对备选项目进行评价和排序,为科技园区入园项目的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琦峰  杨静波 《现代情报》2009,29(2):222-225
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是政府审计部门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一项重要的新的审计业务,是控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风险和提升电子政务应用绩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视图的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分别从目标视图、组织视图、内容视图、过程视图、标准及法律法规视图、方法及技术视图等6个维度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实施模式进行了研究,为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项目审计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专家反评估与项目评价相结合的科技项目评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项目评审工作是科技基金项目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科技项目评审方法的研究,是一项集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具体操作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其目的是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可行的科技基金项目评审体系.结合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评审系统,在对影响评审结果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专家反评估与项目评价相结合的科技项目评审方法,建立了项目评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选取评审专家、确定评审权重的算法,给出了科技项目评审的物元-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张宁熙 《大众科技》2013,(12):34-36
项目过程往往包含两个方面:项目管理过程和产品开发过程,尽管不同领域的产品开发过程千差万别,项目管理的活动却存在着一种通用性,文章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依据,将管理信息系统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相融合,研究一种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用性设计方案,为各领域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俞立平  戴化勇  段云龙 《科研管理》2022,43(11):163-171
最近10多年来,我国人文社科单项项目经费资助强度稳步增长,但是项目经费资助强度的绩效问题目前研究比较缺乏。本文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综合采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项目经费强度对科研成果具有保障和激励机制;项目经费强度对学术论文的绩效总体较差,对学术著作的绩效尚可;近年来项目经费强度的绩效呈下降趋势;当科研成果较高时项目经费强度的绩效总体良好;学术论文和科研人员数量与项目经费强度负相关;人文社科研发人员的贡献大于研发经费。  相似文献   

18.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直接决定了一个项目能否如期完成。实际工程中进度经常延期,对此,本文从项目利益相关体各方出发对导致项目进度延拖延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改善项目进度管理,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科技类评审中项目分组的建模与优化 /FONT /P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治平  陈媛 《科研管理》2008,29(6):110-115
摘要:科技类评审中,如何合理地将申报项目分组以指派给相应专家评议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科技类评审中的项目分组决策问题,在分析当前申报项目分组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条分组决策规则,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项目分组决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开发了一个针对此类问题求解的遗传算法。算例表明,在符合给出分组规则的基础上,可以得到满意的分组结果。  相似文献   

20.
We study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 offered to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manager, who can propose an innovative project and is in charge of conducting this project. The manager has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ject profitability and he exerts unobservable levels of different kinds of effor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feasibility of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the project in terms of meeting product specifications. In particular, we analyze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interrelated performance measures on different hierarchical levels are available for contracting purposes. We show how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ject and fur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influence the weights of the performance measures. We also make a number of empirical predictions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compensation contracts for R&D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