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当前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生态安全问题,而生态安全研究的重点是生态安全预警。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特点,从生态安全预警角度,利用熵权和可拓学理论,建立基于S-T-R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定量化分析该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运用该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历史时序(2003—2013年)及规划年份(2016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出逐渐好转趋势,但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处于"安全"状态以下;2016年经济区生态安全为"无警状态",同时有向"轻警状态"发展的趋势;能源消耗、水资源短缺、工业"三废"等是影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进一步好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生态安全问题,而生态安全研究的重点是生态安全预警。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特点,从生态安全预警角度,利用熵权和可拓学理论,建立基于S-T-R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定量化分析该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运用该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历史时序(2003~2013年)及规划年份(2016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出逐渐好转趋势,但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处于“安全”状态以下。2016年经济区生态安全为“无警状态”,同时有向“轻警状态”发展的趋势,能源消耗、水资源短缺、工业“三废”等是影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进一步好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赋值,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运用熵权正态云理论,建立了基于S-T-I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历史时序(2004~2014年)及规划年份(2017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和预警。结果表明:2004~2014年区域生态环境从"较差状态"到"一般状态"再到"良好状态",总体呈逐渐好转的态势,但整体生态安全水平仍较低,均未达到"理想状态"。2017年区域生态安全为"良好状态",且具有向"一般状态"发展的趋势,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三废"等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短板因素。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的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对区域未来发展情景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与模拟.通过调节复合系统的决策变量,设定了4种不同的发展情景方案,预测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治理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区域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该区域面临发展空间受限、资源消耗过量、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还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提升该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在阐释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模式及运行模式,最后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陆地资源紧缺的今天,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后劲。,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13类海洋产业同时又是蓝色经济区能源保障关键技术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其开发与利用备受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背景,以及海洋能的种类、特点和发展现状,重点是立足中国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与规划,详细分析山东半岛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展望发展机遇,并提出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以更好的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中组部对引进海外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适应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现实需要,山东省决定扩展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实施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带、胶东半岛高端产业带、鲁南临港产业带  相似文献   

9.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岸带资源修复整治是实现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近年来,乳山市按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海域使用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结合信贷工具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进行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蓝色经济区信贷工具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并不理想。在借鉴国外信贷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文章最后提出了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体系构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山东现有海洋科技资源,围绕支撑蓝色经济区建设,对于涉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构建思路、构建框架和构建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珺 《科学与管理》2011,(5X):28-30
本文分析了构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信息支撑体系的必要性,结合信息资源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探讨了信息支撑体系的构筑对策,并给出了支撑体系的构筑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区,基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区域特点,选取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与国际化3个目标层领域7个准则层因素共24个指标层指标,对示范区内6个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总体创新水平来看,青岛市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较为成熟,处于6市首位,其次是济南,接下来是潍坊、淄博、烟台、威海。示范区内各地应以涉海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汇集区域优势资源,实现六大高新区产业协同、错位发展,从而提高示范区的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应验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77-183
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海南蓝碳开发是一个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要问题.蓝碳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地区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开发价值.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视角,运用公共物品、外部性、协同治理等理论可以对蓝碳开发进行理论分析.基于开发价值与理论分析提出海南蓝碳开发的路径建议,包括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生态保护建议、基于外部性理论的经济发展建议和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地区合作建议等.  相似文献   

15.
郭佳 《科技广场》2014,(7):226-230
经济发展必然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旨在研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关系,涉及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众多,但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样本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这是本文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区域文化软实力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区域文化软实力研究是中国学者对文化软实力理论的发展,是针对中国国情提出的软实力发展新思路。本文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软实力的提出背景出发,对山东半岛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并阐发了建设优势、劣势以及所需遵守的原则,并据此提出了对应之策,以期对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分析2009年底才上升为国家级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及其成因,并从营造优良的区域创新环境、培育弘扬科学精神的创新文化、积极开展创新主体间的产学研合作、加强中介组织网络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丹平 《科技广场》2014,(6):173-176
构建生态产业链是循环经济理论的具体实践,是建设和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体系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分析了生态产业链的构建途径,即首先要确定关键种企业,然后要增入补链企业,其次是对生态产业链进行纵向延伸及横向耦合,最后构建生态产业链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