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江瑶  高长春  陈旭 《科研管理》2020,41(3):119-129
本文基于419份有效问卷的一手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知识溢出和互利共生两个视角研究了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知识溢出和互利共生作为中介变量,分别影响人力资本、相关产业与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文化环境和政策措施对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作用;市场需求对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并不显著。结论为充分认知中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国家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蒋芬  邓丹青  汪平 《科技通报》2021,37(6):115-120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构建了创意产业集聚、外部性(技术外部性、金融外部性、文化外部性)与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检验了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并考察外部性调节效应的产业差异.研究发现:(1)创意产业集聚显著地正向影响区域创新,金融外部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2)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相同条件下,外部性越强,创意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水平提升强度越大;(3)创意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创新存在产业差异,其中科学研究类创意产业最为明显;(4)外部性对创意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因创意产业具体的类别而有所差异.研究关于充分利用外部性,引导城市创意产业集聚,推动区域创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创意人才在地理空间上具有向特定区域集中的趋势。文章以深圳大芬村为例,探讨其油画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基于案例,将自发机制下创意人才集聚地的演化过程归纳为"萌芽起步、提升、根植、自增强、更新(没落)"五个阶段,文章最后指出:自发形成的创意人才集聚地在其成长与发展中离不开政府的有效规划与指导,各地方应注重创造"偶发"条件,引导创意劳动者转变自身价值,不断提高城市人才集聚力,以确保集聚地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研究乌鲁木齐市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了影响七坊街文化产业集聚特性的资源因素、市场因素、区位交通因素、相关产业支撑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研究表明: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如下,一是政府应加大投资,力求规范化管理;二是为促进乌鲁木齐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该园区应推行创意产业集聚战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是以建设发展模式为特征,它亟待通过转型升级向优化运营发展模式演进,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取向及路径:一是从文化创意的产业化集聚,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意化演进;二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园区,实现向基于信息化的文化创意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型园区演进;三是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者,实现向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运营商主体的转换;四是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自我发展,实现向引领区域创新、创意、创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中心演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装备制造业地理集聚:测度与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聚式发展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利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区位熵对2003-2008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及其绩效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平均地理集聚度较高且上升明显,但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装备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结构效益在下降,各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结构素质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差异明显且变化趋势不同.装备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度与绩效变化及其区域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创意流动视角,创新性地提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在微观层面主要通过创意溢出、创意学习和创意共享影响企业绩效.选取2007—2016年间在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艺术业、软件服务业、休闲娱乐业、设计业、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广告业7大行业的创意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两阶段SYS〖CD*2〗GMM方法实证分析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曲线关系,曲线拐点值约为2.171.此外,创意企业绩效存在明显的“依赖效应”,受到企业规模、经营现金流、成长能力的积极影响以及企业资本结构、年龄以及国有性质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工业遗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废弃的工业厂房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被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安置就业及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要使园区真正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还需理清政府、运营商和企业的各自定位,发挥各自产业职能,实现工业遗存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现有研究观察到产业集聚的企业家精神溢出效应,但是目前针对这一集聚外部性的逻辑认识,无论是对产业的异质性还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异质性都缺乏关注。构建广义距估计模型,以中国创意产业为例,采用200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产业集聚对创新型和创业型2类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集聚,既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发展,也有利于溢出创业型企业家精神。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创意产业集聚的异质性企业家精神溢出效应非常显著,但是这一溢出效应在文化艺术型创意产业集聚中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为案例聚焦城市尺度分行业高技术产业集聚机理研究,对分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从创新地理视角为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经验研究和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对于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与空间依赖效应,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城市创新型空间出现网络化布局的新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与经济基础、劳动力规模等传统区位因素有关,创新氛围、协同功能对创新集聚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入推进,应当更加重视城市高技术产业微观集聚规律,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与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整体把握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CNKI学术总库(2004—2013年)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对其数量分布、学科类型及研究热点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创意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与网络结构特征、形成机理与空间演化动力、发展模式与管理运行机制、发展城市创意集群的国外经验及对策建议等5个维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一主题研究作出评价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和台北两地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对两岸创意产业政策加以梳理总结,一方面指出两岸文化产业园存在的差异,另一方面试图寻找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差异化背后的原因,并对二者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温婷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43-153
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全国239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分别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比较其行业差异。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不仅能够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还对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经济发展特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影响更大;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各异,其中信息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物流业集聚、金融业集聚,科技服务业集聚和商务服务业集聚。  相似文献   

14.
邓心怡 《科技广场》2014,(7):212-217
本文首先对桂林文化创意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三种不同集群发展模式所对应的具体发展方式,例如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纵向关联发展方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横向关联发展方式、大型演艺项目发展方式等等。利用模糊三角权定量分析方法结合桂林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及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情况,综合评价桂林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并且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韩锋,张永庆     
韩锋 《科技管理研究》2016,(11):121-126
随着全球创新网络及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研发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型产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作用.研发产业集聚及产业空间布局演进过程具有其特殊性的内在机理和外在作用机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地理空间的演变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演化路径及作用机理分析对于深化研发产业性质特征、演化动力、空间集散形态及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其空间集聚分析对于丰富空间经济学及新经济地理学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和现实参鉴价值.从文献回顾、研发产业的空间形态及表现、研发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研发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空间重构的演化路径及作用机理分析等方面阐述研发集聚重构区域空间内容,结合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发产业集聚案例及实证分析系统说明研发集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空间辐射影响力.最后通过研发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空间重构的演化路径和研发产业集聚导致区域地理实体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区域指向的变更、研发产业集散的时空过程导致产业资源的整合和空间重组、研发产业集聚加速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及研发联盟的空间响应机制、研发产业集聚导致的集聚经济和外部经济加速空间溢出效应形成等4个方面,系统分析研发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考虑企业间的复杂交互网络以及竞合行为对企业创新收益的影响,采用粒子群算法及计算实验方法构建了产业创新集聚的演化模型,研究了企业竞合半径以及网络度对产业创新集聚的影响,旨在为促进产业创新集聚的形成与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集聚规模突破瓶颈的关键要素;较大的竞合半径会对产业创新集聚的规模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而对行业内市场集中度的最大值产生负向影响;提高网络合作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创新集聚规模的发展速度以及空间集聚的速度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琳琳  杨宇  洪辉  金凤君 《资源科学》2016,38(12):2256-5569
能源工业和能源工业基地布局研究,是中国工业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对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能源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借助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中国1985-2010年能源工业基地的集聚与扩散态势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系统的能源工业基地识别方法,探讨了中国能源工业基地的演变特征。研究认为:①能源工业整体分布相对均衡,但是能源工业内部各类行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态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②中国能源工业基地总体数量相对稳定,中部地区的能源工业基地最多,西部地区的数量显著增多,不同的能源开采工业基地空间分布趋势并不相同;③能源工业基地的综合化趋势明显,且多种行业的组合模式越来越复杂;综合型能源工业基地的数量和规模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专业型的能源工业基地规模相对较小;伴随着相关产业的布局,专业型能源工业基地向综合型能源工业基地的转型特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吴杨  倪欣欣  马仁锋  张文忠 《资源科学》2015,37(12):2362-2370
以城市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方法和GIS的最邻近点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通达性指数测度上海市64家有代表性的工业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联动特征。这将为城市工业旅游景点开发模式选择和旅游线路设计提供空间决策依据,同时又有助于完善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工业旅游景区与毗邻地区的综合规划策略。研究发现:①上海市工业旅游资源总体呈弱集聚分布,旅游网络趋于环网型;②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程度与连接程度不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度与连接度比工业企业景点、工业博物馆高,说明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业旅游发展成熟度要高于工业企业景点与工业博物馆,而后两者相较之下存在较高开发潜力;③上海市核心区工业旅游景区通达度较好,具有良好的联动条件与联动潜力。  相似文献   

19.
曹雄飞  霍萍  余玲玲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31-1638
文章依据人力资本和产业集聚理论,运用中国近十年高技术产业和高科技人才面板数据,测算了29个省市区高科技人才区位商与高技术产业区位商,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选取了相关控制变量,利用STATA12.0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实证分析高科技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互相影响,开放度、政策、交通等因素在区域层面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发挥不同影响;同时发现东部地区高科技人才集聚程度高,高技术产业发展好,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唯有陕西属于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是进入全国前十位的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