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晓琴 《云南教育》2003,(28):35-37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展开情节。先写“我”年少时家庭生活拮据和父亲的梦想;接着写“我”看见中彩的父亲开着一辆奔驰车,却不高兴,母亲解开了“我”的谜团,父亲愉快地把奖品交还给同事;最后写“我”成年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通过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来衬托父亲开阔的心胸,用母亲的话来表现父亲的人品,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受到“父亲”行为的熏陶感染,懂得如何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二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积累好词佳句;三是用自己提…  相似文献   

2.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文章通过“父亲”和“我”的对话,表现出“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关爱。虽然课文没有华丽的词藻,但细细读来,仿佛回味着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一个童话。一个温暖的冬日,阳光柔和地照着。孩子们一字一句认真地品读课文。我轻轻地问“:读了课文,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举起手来,有的说“:父亲是个很爱鸟的人。”有的说:“父亲是个善良的人。”还有的说“:父亲很喜欢鸟,但他不是一个猎人。”这时,传来一声嘀咕“:说不定父亲以前是个猎人。”话语很轻,却像一颗炸弹扔在了祥和的教室里,我也颇受震…  相似文献   

3.
《守财奴》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自入选教材以来,不论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少不了它,可以说是传统篇目了。我教授它已有三遍了,每次都觉着文中“父亲”这个称呼有点别扭,但每年教材还是这么写,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父亲”这个称呼是不得体呢?还是另有深意?“父亲”这个词,表明的只是血缘关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子女的男子是子女的父亲。”它是书面语,按照惯例是不能用于欧也妮称呼她父亲的口语中的。前几天,读李梵的《词语春秋》,其中有一篇《人前人后不相同——亲属称谓的面称与背称》,就把“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4.
[依风小语]关于亲情,似乎无需说太多,但我还是特别想向读者朋友推荐这两篇文章——《树篱后面的父亲》《我的叹息妈妈》,这是两篇精致的文字,也是两篇别致的文字,更是两篇让人感慨的文字。两篇文章一写父亲,一写母亲。写父亲,不写其高大无私而写其躲躲闪闪;写母亲,不写其无怨无悔而写其声声叹息。篇幅短小,文字纯净,故而精致;人物形象饱满,描写视角独特,故而别致;感情真挚,意蕴深长,故而读之感慨。  相似文献   

5.
[依风小语]关于亲情,似乎无需说太多,但我还是特别想向读者朋友推荐这两篇文章--《树篱后面的父亲》《我的叹息妈妈》,这是两篇精致的文字,也是两篇别致的文字,更是两篇让人感慨的文字。两篇文章一写父亲,一写母亲。写父亲,不写其高大无私而写其躲躲闪闪;写母亲,不写其无怨无悔而写其声声叹息。篇幅短小,文字纯净,故而精致;人物形象饱满,描写视角独特,故而别致;感情真挚,意蕴深长,故而读之感慨。  相似文献   

6.
偶翻《报刊精萃)2009年第9期,有一篇《我们共有一种忧伤》,作者主要是写自己的父亲,文中说:“父亲是江浙人,大学考到了北京。”我觉得“父亲是江浙人”这一说法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并不能写出一篇极好的文章,但我还是写了;我并不能读遍所有的书,但我还是读了。从小父亲就对我说,要饱读名著,熟背诗词几百首。这两点我都  相似文献   

8.
轻松一刻     
忘记借的钱甲:凡是进入我脑袋的东西,我绝对不会忘记。乙:那两个月前我借给你五十元钱,你怎么忘记了呢?甲:因为那笔钱没有进入我的脑袋,只是进入我的口袋。没错老师:小明,你爸爸才36岁,怎么你在作文中写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小明:那是我爷爷。老师:你搞错了,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爸爸》。小明:没错,作文是我爸爸写的。半个人父:你这个不动脑筋的家伙,你过来看看,这道应用题等于多少?子:等于0.5人。父: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半个人?说呀!子:……母:有的,有的,人家不是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嘛!·轻松一刻·牛肉与鱼肉“我父亲总吃牛肉,所以他的体格结实…  相似文献   

9.
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深深地被一种现象所困扰——学生抄袭作文,即使是当堂作文,也很难避免。因为有些学生事先背好了范文,往往能临场套上。笔者不久前让初二两个班的学生在课外写一篇题为《记生活中一位可敬的人》的作文,结果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抄袭。有的写“我”送素不相识的盲人爷爷回家;有的写售货员阿姨顶着暴雨推车卖菜,方便群众;有的写清洁工阿姨起早贪黑地一丝不苟地工作;有的写奶奶对“我”元微不至的关心……写这些内容本来是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个标榜个性的年代,谁甘心一被丢进人堆就再也找不出来呢?但怎么显示个性也是件费心事,总不能在脸上写“我有个性”四个字吧。有的人把头发染成奇怪的颜色,有的人穿大如麻袋的裤子在街头跳舞,有的人给自己起了匪夷所思的网名(譬如“36度我穿毛裤”)……其实,真正的个性来自内心。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小孩,也许他们不够时尚不够酷,但绝对是独一无二、个性十足,因为他们是“……之最”。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初读课题“父亲的菜园”,我们心中很容易产生以下几点疑问:课文主要写“父亲还是写菜园”?为什么说是“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的菜园”或者“我们的菜园”?  相似文献   

12.
范爱农遇难后,他的挚友鲁迅先生为此写了《范爱农》一文,表示了沉痛的悼念。文章里有这样的话:“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是还是自杀。”“我疑心他是自杀。”范爱农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范爱农的女儿、现年七十四岁的范莲子在接受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访问时说:她父亲是被人谋害的。范莲子说,她父亲从小就爱游泳,水性很好。  相似文献   

13.
走近父亲     
一篇经典作品,是经得起一代一代的读者反复解读的。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背影》,许多论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是写“父爱”主题的,也有人引申说还写了“小康之家的破落”。这些结论都不错,但我以为并不深入,更不够全面。《背影》是一篇只有1500字的“纪实”型“白话风”散文,看似小巧、纯净,如一潭清波。但在简约集中的情节中饱含了丰富的社会人生内涵,在淡雅、低回的情调中深藏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我倒觉得,这篇散文的深层内涵,在于表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和认识,在难以忘怀的父亲“背影”中感受到了父亲那坚忍不拔的生存精…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实验课本《语文》第二册的第六单元“说明文”选了六篇例文,其中第一篇是我父亲写的《景泰蓝的制作》。这篇文章写于1955年。我父亲对手工业制品很感兴趣,曾经想写一组文章,把每种手工业品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结果只写了两篇,另一篇是《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景泰蓝的制作》开头说:“一天下午,我们去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  相似文献   

15.
一、是框还是放 所谓“框”,就是束缚思想,局限思维,堵塞思路;所谓“放”,就是解放思想,活跃思维,开拓思路。什么样的作文指导是“框”?提几点要求,读一篇范文,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比如写《我的老师》,就是提一点或几点写人的要求,读一篇或几篇关于“我的老师”的范文。写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提一点或几点写事的要求,读一篇或儿篇关于“难忘的一件事”的范文。这样的作文指导,势必以范文框住作文的主题,以范文  相似文献   

16.
为父为子     
高超 《广东教育》2005,(12):61-61
下午是一节语文课,我要求学生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散文,很多学生写了自己的父亲..这些学生,也不过刚刚十五六岁吧,还没有越过对父亲崇拜的藩篱,他们都还天真,误以为自己的父亲是巨人,无所不能的,因为幼稚,他们忽视了父亲脆弱和卑微的一面,,我有种莫名的沉重感,在内心深处长叹一声,眼前闪过一个已经佝倭而衰老的身影,那是我父亲。  相似文献   

17.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初识鲁迅”的专题集中编排了四篇文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可分为两类,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后面三篇是写鲁迅的文章。后三篇文章虽然同是写鲁迅的,但写作视角各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哗从儿童和亲人的视角写的“伯父”鲁迅;  相似文献   

18.
蚊子的创新     
作文课,我要求同学们以《假如……》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要求要有情节和细节而且必须有创新。我把要求一说,同学们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因为大约一周前,我们刚写过这篇作文。而后,我问他们:“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可你们的生活都一样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样!”我又问:“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我们是从同一个家门出来的吗?就说上学,有的步行,有的坐车,还有的让爸爸送,是不?”下边只听见笔和纸交织出来的“沙沙”声,我突然叫停,问:“你们都在写什么?”有的说,我在写《假如我是市长》;有的说,我写《假如我是老师》……我摇了摇头,怎么…  相似文献   

19.
一、首先必须“搀着走”我觉得,三年级学生学作文,就象刚刚开始学走路的小孩一样,需要一步一步搀着走。“搀着走”,写出来的文章不免大同小异,如第一篇命题作文《记大队改选》。我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结构大体相同,都是按照改选的顺序写的;选择的重点也大体是相同的,只是长短不一,有的写了一百二、三十字,有的写了七、八十字;用词造句略有不同,有的写“……先唱队歌,唱得歌声很响亮,……”有的写“……唱队歌时,歌声很大……”有人说,这是“千篇一律”,是不好的。但我认为,对于刚刚开始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学生将来的独立作文,是由现  相似文献   

20.
[要求]1、应该写“我和作文”之间发生的故事。2、不少于500字。[题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都对选材的范围有所限制。如本题就涉及到“我”和“作文”两方面的内容。光写“我”,不写“作文”的故事不行,反之,光写“作文”的故事,没有“我”,也不行。从上学开始,每个小学生就开始逐渐接触了作文课。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写过好多次作文。正是在这不断的训练中,我们的作文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收获了一篇篇畅诉心声的好作文。在这个范围内选材,应该说可写的东西是十分丰富的。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平时作文不太好,没什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