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的发展水平,有效指导幼儿教师的课程行为,本研究从幼儿园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目标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评价意识、环境意识等六个维度出发,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但在整体上处于相对觉醒的状态;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水平受到年龄、学历等因素影响;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行为之间存在差异;教学意识在幼儿园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影响了课程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的发展水平,有效指导幼儿教师的课程行为,本研究从幼儿园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目标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评价意识、环境意识等六个维度出发,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但在整体上处于相对觉醒的状态;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水平受到年龄、学历等因素影响;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行为之间存在差异:教学意识在幼儿园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影响了课程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激励与评价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以往探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关系的研究较少。文章使用文献研究法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发现: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儿童观、研究者角色、专业发展自主意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影响教师激励性评价行为;激励性评价行为通过形成个人教育哲学、在关键事件中促进专业成长、促进实践反思式专业成长、提高主体性、实现探究式发展五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建议如下:反思自己的儿童观,不断提高教育智慧;提高激励性评价水平,实现专业能力发展。同时建议幼儿园管理者减少行政文书类事务。  相似文献   

4.
对91名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关注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教学关注的整体水平处于中高程度,任务关注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不同年龄、教龄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关注上具有显著差异。幼儿园教师要完善自我人格、幼儿园要营造良好氛围,以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关注的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直接影响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养成。在理论研究和经验借鉴基础上,开发了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量表。运用此量表对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该校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水平整体较高,但各指标有所差异,知识教学与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相比水平略低。其原因主要是:研究对象整体专业素养较高;研究对象教学理念较先进;研究对象团队协作能力强;研究对象人地协调观知识准备不足;课时不够等因素影响了研究对象人地协调观教学行为倾向。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对策:制订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水平提升目标;加强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内涵、表现和测量指标研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优化教学方式;设计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教学行为自我提问清单。  相似文献   

6.
在园本教研中倡导构建教师共同体文化,是幼儿园教研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当前园本教研中教师共同体文化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对C市504名幼儿园教师和教研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与实地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幼儿园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已形成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的教师共同体文化,且整体表现良好,不同等级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教研主体构成多元化,幼儿园教师是第一主体,教研专家介入较少;教师共同体精神文化表现最明显,是影响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的必然因素;教研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良性关系,教研争鸣具有积极效应,表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行为文化,是影响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已建立多元化教研制度,教研权有所下放,"一言堂"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共同体制度文化在不同地区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共同体物质文化有差异,但都普遍重视教研空间与时间条件的创设和支持。在园本教研中构建教师共同体文化,既要有正向的教研共同愿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鼓励积极的对话协商;又要下放并赋予教师教研权,实现多元化教研评价,吸引教研专家弹性介入。  相似文献   

7.
职业适应不仅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成长,更会影响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G市22593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整体水平较高,教师职业心理适应、职业关系适应、专业知识适应、专业能力适应、职业环境适应之间相互影响,教师职业适应在年龄、教龄、初始学历、岗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办园性质、不同评估等级、不同规模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存在显著差异。为此,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体系,合力构建良好职业环境;强化分类指导与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各类幼儿园教师群体职业适应水平;关注园际差异,努力提高相对薄弱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儿童的发展。本研究采取问卷法调查了北京地区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在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入学准备观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的同时,还比较了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郑轩  王芬  王春燕 《幼儿教育》2012,(12):11-1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幼儿园教师对儿童、教师、课程等的隐喻性表述。研究者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深入分析,梳理出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教师观与课程观。研究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珍视儿童当下的生活;也要正视自身的角色,将科学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还要致力于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倡导生命对话,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园所文化建设是提升幼儿园工作效能,提升保教质量的重要部分。幼儿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作用要通过幼儿园教育主体的认同机制发挥作用。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市302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园教师园所文化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园所文化认同表现出高行为认同、情感认同,低认知认同;学历、幼儿园所在地、教龄、幼儿园性质、职称和幼儿园类型等因素对幼儿园教师园所文化认同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园所文化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对园所文化行为认同具有显著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a year-long mathematic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beliefs, content knowledg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their students’ achievemen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is grounded i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 of learner-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focuses on supporting teachers’ integration of standards-based pedagogies aligned with 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 Mathematics. Data analysis included examining 15 Kindergarten teachers’ mathematics content knowledge, their beliefs about mathematics, their enactment of student-centered pedagogi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on curriculum-based assessments.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eachers adopted more student-centered pedagogies and embraced more student-centered beliefs about mathematics teaching during their time in the project. Further, Kindergarten teachers also demonstrated gains in their mathemat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d those content knowledge gains were linked to gains in student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2.
地方文化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是制约园本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主要包括地方文化知识、地方文化自觉、地方文化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在以地方文化为依托的园本课程建设中,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可以促进教师对园本课程价值的认同、对园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及对园本课程效果的评价。幼儿园应重视对教师地方文化素养的培养,如可以通过园所文化建设为此种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教师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过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引导其深刻认识自身赖以生存的文化境遇,不断提高教师的本土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论化学教师的PCK结构及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他们的PCK。化学教师的PCK主要包括基于化学科学理解的化学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理解化学的知识、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和化学特定课题的教学策略及表征的知识。教师的PCK是在实践中建构和发展的。PCK的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螺旋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化学教师PCK建构的基本策略是:形成促进PCK发展的教学思维方式,提升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水平,关注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发展化学课程知识,提高整合转化能力,多渠道丰富PCK资源库。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高师本科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基地,其培养目标的构建影响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质量。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视角,我们把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自觉尊重幼儿的权益和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具有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尊重和热爱幼儿,能为人师表、履行教书育人的教师基本职责;掌握系统的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和广博科学文化知识,并具有将其积累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情景性知识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六省10621名幼儿园教师为对象,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教师情绪劳动类型及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有较高的情绪劳动参与,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教师情绪劳动可分为积极参与型、中度参与型、低度参与型、消极参与型,城镇教师、民办园教师和教龄3年以内的教师积极投入型占比最低,消极投入型和低度投入型占比较高,情绪劳动亟需改善;不同情绪劳动类型的教师其工作满意度存在差异,积极参与型教师工作满意度最高,中度参与型次之,低度参与型和消极参与型较低。建议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特点改善情绪劳动的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重点关注城镇教师、民办园教师和新入职教师的情绪劳动,重视教师情绪劳动对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6.
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为我国乡村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乡村学生的知识学习及乡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这一角色定位也存有淡化乡村教师“乡土色彩”,对乡村学生既有文化身份及其教学价值体认不足,其作为乡村场域中的知识分子身份地位日渐式微等问题。乡村教师从“知识传递者”走向“文化建设者”,使其增强对乡土文化的感知理解及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发挥作为乡村知识精英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初中农村教师所给出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或思路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证明方法或思路大多来自于教材;"教科书"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自我反思"是初中农村教师发展数学知识的两个主要来源,其次是"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接下来是"专业书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课堂听课和教研活动"、"教学辅导资料"、"在职培训"、"网络资源"和"职前教育".促进初中农村教师数学知识发展需要做到:充分利用发展数学知识的一些常见途径,不断扩充发展数学知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0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表明:(1)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幼儿和家长、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工资福利待遇两个因子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自我期望和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幼儿和家长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共同作用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3)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社会支持是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9.
Using cognitive ethnography as a guiding framework, we investigated US and Japanese fourth-grade teachers' domain knowledge of key fraction representations in individual interviews. The framework focused on revealing cultural trends in participants'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that organization. Our analyses of the interviews, which included a representation sorting task, indicated three major differences that defined US and Japanese teachers' approaches to rational number representation: (1) Japanese teachers interpreted all rational number representations as conveying primarily mathematical information, whereas US teachers interpreted only some representations as conveying primarily mathematical information; (2) the US teachers focused more intently on part-whole relations than Japanese in their interpretations; and (3) Japanese teachers more easily linked rational number representations to more advanced upcoming content in the curriculum. A review of US textbooks used by the teachers reflected their consistency with US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representations. These findings imply that strong cultural differences underlay the approaches that teachers in both nations take to rational number representation an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may help explain established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student reasoning.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质上具有生成属性,是教师与幼儿在互动交往中建构的过程。生成活动要依据幼儿的兴趣需求来选择活动主题;依据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内在价值标准来确定活动目标;依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与学科知识逻辑本身来编制主题网络;依据生成活动的性质来确定幼儿教师的角色;依据教学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和谐发展来组织活动。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学质量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