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基础教育的文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教育中,知识的中心地位导致了人的中心地位的丧失,教师“教书匠”的角色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领悟缺乏体验。基础教育的文化特性应体现以下教育理念:真正的文化教育是滋养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科学素质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现并拓展学生潜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教育界中形成不同的知识观,但随着知识的充实,人的精神却发生了异化,当代教育实践呼吁关注知识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意义。教育者以课堂为载体,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存方式,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建构“学习和生活共同体”,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涵养,关怀受教育者的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体验,以不断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理性与价值判断、科学与人文等素质相协调,真善美相统一的个体人格。  相似文献   

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品德意志,从而形成一定的品德行为的过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隐性知识的来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受教育者的无意识思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结果是人的文化心理层的改变。根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我们认为它具有导向———同化功能、激励———完善功能和发展———规范功能。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教育不能像企业生产产品那样,而是应该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确立“人之根本“和“人之性格“,应该让受教育者有更高的人生境界。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仅让受教育的人懂得“用“的层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领悟到“体“的层面。一、现代新型文化精神培育是当代教育的根本问题理性主义的现代文化精神既规定了现代教育的使命,也制造了现代性生存的难题。现代性教育的使命表现为教育要服务于现代性的生产、生活和生存。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与审美能力以及健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在向学生传授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也应该不断地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科学文化教育发达.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因此,人们的思想接受需求有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应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做出新的审视,也就是能够积极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提出"建设中师思想教育工程"的构想,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门科学,它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对它从整体着眼进行研究,并从整体着手进行建设,才可能使中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中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一、中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科学的一种扩张形式,即将科学的本质内容在更大范围得以传播,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科学素质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科学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内容。科学教育必须符合科学的本质要求,否则科学教育就会缺乏完整性。科学教育目的实现就会有局限性。因此,我们认为科学教育应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首先,科学教育的重点是科学知识的传递,是把前人科学探索的结果,知识体系,按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和逻辑顺序逐步地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的内涵、内容、应用条件,进而发挥科学认识自…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依本人之见,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它具有主体性,而主体性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依据主体性,素质教育不是把人看作物,而是把人看作人;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看作是知识的主人;不是消弭于知识之中,而是知识内化到了人的知识结构中。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让知识成为主人得心应手的工具。素质教育以主体性为根基,又具有全面性和全体性。所谓全面性,它又称整体性即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要让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形成合理的包含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要求的合理素质结构。因此,一个具体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应在构成因素的各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所谓全体性素质教育不是因材教育而是公民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为整个民族素质打基础,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2.
郎东岩 《现代教育科学》2006,(2):F0003-F0003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代国际教育界的共识.众所周知,培养受教育者优良的学习品质和掌握不断获取知识、技能的科学手段,远比单纯教给他们文化科学知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为基础的。但素质教育不能以传授知识本身和传授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其成效的尺度。素质教育的实质在于完成文化知识在受教育者身心中的两个转化 :一是使文化知识转化 (内化 )为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个人品质 ,二是使文化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身心中的上述品质自主地转化 (外化 )为自己的行为取向、行为能力和行为习惯。在素质教育中 ,文化知识教育本身是手段 ,实现两个转化才是目的。从人类教育发展史来看 ,十九世纪中叶之前的教育偏重人文知识教育 ,注重“两个转化” ,…  相似文献   

14.
正确处理智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心理学与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系列文章之二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智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审美观点、良好的身体素质的...  相似文献   

15.
学教互动策略是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可操作的有益尝试."学教互动"的目的在于,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必须成为自我教育的人,他人的教育必须成为受教育者自我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曲艳 《青海教育》2001,(1):19-20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机制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等方式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当今,我国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起来,以培养更高素质、更全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观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论指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的深度根源。虽然学界的研究不断拓宽和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但并没有把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贯穿始终,最终也没有构建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观。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揭示了隐藏其后的两种知识类型,即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这两种知识是可以区分但不可以分离的关系。逻辑和语境上的一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欧克肖特的知识观成为可能,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观应包括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两种类型。以这种知识观为工具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会发现明显的知识失衡:对技术知识的偏重和对实践知识的忽视。这种技术知识的失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最高期待只能是"熟练掌握理论教条的人",很难触及人的灵魂中最深处的部分,并且实际上已然引起了受教育者的反感。针对这些弊病,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理念上树立科学全面的知识观,恢复"实践"的应有地位,在行动上打破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壁垒。  相似文献   

19.
正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人,传承和创新文化,服务和引领社会发展。这一价值主要是通过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逐步实现的。教师作为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人,不仅传承知识和文化、开启思想与智慧,而且对受教育者心智和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不断的丰富知识、健全人格、提高素养,努力追求学识的宽度、思想的深度和目标的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  相似文献   

20.
一“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塑造人格”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情感的等方面的文化积淀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质;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知识广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厚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具有普遍人格力量的人。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语文素质教育,不能不关注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存在,建构人的完满人格。一个教育家甚至说,教育的成果是全部知识遗忘之后所剩下的那些东西。所以,在传授语文知识,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