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未来趋势——以彝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彝族作为西部少教民族个例,对彝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描述,认为彝族传统体育研究难以深入的主要症结在于人们试图用现代体育的构建框架去审视彝族传统体育的特征,而忽略其自身和彝族传统文化不可剥离的粘附特征.针对彝族传统体育在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提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应依托民族文化背景,立足于以往对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认识和探讨,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促进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文献资料、内容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彝族传统体育学术论文发表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作者、题目、内容等方面对彝族传统体育学术论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趋势表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横向研究是彝族传统体育学术论文研究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张建 《体育世界》2014,(5):40-4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学、民族学及社会学的视角对彝族“达体舞”的体育文化内涵及特征等进行分析,彰显彝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与特征及在非物质文化视野下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彝族传统运动养生项目进行了挖掘与整理研究,发现彝族传统运动养生项目对强身健体与传承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彝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养生作用,本文提出系统挖掘彝族传统体育运动养生项目,将其纳入学校体育学的范畴;利用节日庆典等民俗作为载体发展传统体育运动养生。  相似文献   

5.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文献检索、田野调查,对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部分彝族山寨原生态传统体育进行调查,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对构成其体育文化起源与传承的基本因素作论证和阐述。研究显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于彝族先民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与民族生存所进行的军事活动、原始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到居住环境的制约,具有独特的山地文化性质和民族异质性。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竞技、娱乐特征,较高的健身和思想教育价值,体现了早期人类文明与现代体育思想的共融,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资料、矛盾分析、逻辑推理和比较等研究方法,从人文地理视野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生机制入手,阐述了彝族传统体育的深层文化内涵,揭示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形成的自然环境根源和社会人文环境根源。  相似文献   

7.
论彝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历史过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彝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旨在对彝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征进行论述 ,以为今后自己或他人继续从事同类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滇是彝族的主要聚集地,彝族民间武术曾经在这个地方广为流传,并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传统体育“大刀舞”是旧时彝族民间武术的一个缩影,也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彝族传统体育“大刀舞”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了解和认识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大刀舞”的特殊外在表现形式、独特的遗留形式进行系统分析,阐释彝族传统体育“大刀舞”的开展情况,探讨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论彝族体育的源流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有人口657.2万(1990年统计数),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云南和四川占了绝大部分。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彝族人民不仅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上卓有建树,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彝族传统体育,犹如体育百花园中一株绽开的奇葩,以其特有的风格、姿态、色香呈现在祖国体坛,为人们瞩目称颂,本文就彝族体育的源流与价值作初浅的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彝族“摔跤”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站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对彝族摔跤这一彝族传统文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动态文化符号进行阐释。认为:在物质文化层面折射出彝族人民对生态环境自然的适应亲和及对体育需求的诉求;在社群文化层面演绎出彝族人民对参与者的包容尊重和观赏者对参与者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认同;在精神文化层面梳理出彝族人民对自我价值观的肯定和民族精神文化精髓的共享。进一步促进彝族摔跤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充分提炼彝族摔跤具有促进彝族个体儒化的功能;充分浓缩彝族摔跤具有促进彝族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充分培育彝族摔跤具有促进彝族个体涵化的功能;发挥彝族摔跤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并让其均衡发展,以提高彝族人民生活质量的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11.
云南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在彝族民间流传着种类繁多,丰姿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富有奇异的民俗特征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人类体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史籍与田野的实证考察,探讨云南彝族体育与民俗文化之间的渊源关联和互动关系,以探索民俗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演进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并探寻人类早期体育发展的历史文化形态与共同印辙。  相似文献   

12.
作为展现凉山彝族文化积聚体的火把节,是一项重要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在我国经济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火把节的重要性.除了宗教祭祀活动之外,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也是凉山州彝族火把节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彝族火把节的起源、凉山州彝族火把节中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内容及其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拟期进一步弘扬与发展彝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田野考察法等,从体育人类学的视角,选择以彝族、傈僳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安宁河流域”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应由较单一的“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并重转变,突出体育特色;培养计划应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突出一专多能;培养过程应由“放羊型”向“引导型”转变,突出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考察现存彝民族传统体育标识。从文化符号学和身体社会学双向契合的视域来阐释这三类项目文化符号意涵,研究认为:现存三类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生产力功能,凝聚功能,生命力功能。身体社会学视域对传统体育文化符号阐释,对人类学视域下"格尔茨经典理论"检验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肖骁 《体育世界》2007,(6):42-44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体育教学停留在单纯的技能和身体的层面上,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应由技术、身体的层面,向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拓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云南省彝族和汉族大学新生的体育态度进行比较,发现彝族和汉族学生普遍认可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来自城市的汉族和彝族男女学生在体育态度均未见明显差异,来自乡村的彝族女生在身心健康维度上明显高于汉族.此外,彝族男生比汉族男生更加认可体育的社交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资料、矛盾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比较深入地剖析了彝族传统体育的火文化特质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根源和人文环境根源。  相似文献   

19.
范菲  王燕梅 《精武》2013,(21):3-3,5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云南彝族作为彝族众多分支中的重要一支,也蕴含着灿烂的文化,其中流传于云南彝族民间的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更是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延超  饶远 《体育科学》2006,26(11):41-48
同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傣族与彝族,在相距并不遥远的地理空间内,两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从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到观念层面都体现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彝族为山地民族,火崇拜是其文化的核心观念因子,体育也被赋予浓厚的火文化特征:尚力、血祭、崇火;而傣族为河谷、坝区民族,其体育文化特征中又彰显水文化的民族情性:柔美、传情、崇水。如此,两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便具有了典型的比较科学理论中提出的“可比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