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艺谋电影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3年问世的《一个和八个》到1992年诞生的《秋菊打官司》,十年间张艺谋共参拍了十部影片,恰好每年一部。在这十部影片中,张艺谋无论处于摄影、表演还是导演的位置上,他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探索。这些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误,以致搅得影坛内外拂拂扬扬,褒贬不一。褒之者称他为“得奖专业户”,贬之者戏他为“争鸣专业户”。然而,不管褒贬相去多远,有一点须承认:张艺谋  相似文献   

2.
我看李敖     
很早的时候,疏朗曾看过台湾作家李敖的一本书《独白下的传统》,看他称自己是“50年来500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断言李敖是个“狂人”。后来陆续看过他的其他作品,随着年岁的增加,再看李敖,认为他是个“文人”。现年70岁的李敖自成一家,著作等身,以评论性文章脍炙人口,《胡适评传》和《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爱打官司,口诛笔伐,告人无数。一共有96本书被禁,创下了历史记录。9月  相似文献   

3.
“张艺谋现象”与当代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创造了当代电影的奇迹:由他摄影的《一个和八个》被称作“第五代电影”的开山之作;由他摄影的《黄土地》、《老井》饮誉中外影坛;由他主演的《老井》展示了他的表演天赋;由他导演的《红高粱》摘取了国际电影大奖(西柏林金熊奖)的桂冠;由他导演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  相似文献   

4.
高觉新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里塑造的一个独特的人物,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小说画廊中罕见的受难者形象。他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作品中任何一个旧制度的牺牲品,然而,他对待任何逆境厄运的态度又是如此顺从,一忍再忍,他那懦弱的性格,在整个《激流三部曲》中,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作为他懦弱性格的表现,给人印象最深者,莫如眼泪和哭泣。在作品中,他是眼泪流得最多的人,仅在《家》中,写他痛哭、大哭的就有七、八次,还有那数不胜数的“抽泣”、“流泪”,说《激流》是写高觉新流泪的历史并不过分,他的眼泪流得最多、最久。了解高觉新的…  相似文献   

5.
有很多作家,作品写得或汪洋恣肆,或奇趣横生,而其生平为人。则寡淡无味。台湾作家李教,显然不属于此类。他是一个真正的“实力派”兼“偶像派”。作品之外.他的狂傲、他的嬉笑怒骂,为其魅力加分不少:他的爱打官司、他的数度入狱、他与著名影星的闪电婚姻……这些经历也逐渐成为传奇,被人津津乐遭。人们喜欢李敖。  相似文献   

6.
6月1日《信息时报》报道,佛山南海区罗村高中教师肖兵因公开支持学生签名反对补课,一度成为颇有争议的“反补课英雄”。近日,此案在佛山市中院二审开庭,令人意外的是,庭审结束前,“英雄”竟坦言目前生活艰难,“他已经一年半没有工资了,连打官司的钱也要找父母帮忙,现在靠教别人打太极拳来维持生活,因此,如果能够让他回到教学岗位,他可以放弃索赔工资和确认学校竞聘违法的诉讼请求,请求与学校和解”。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的作者身份,时常被人质疑。究其原因,主要是《红楼梦》的素材来源以及成书过程比较复杂。《红楼梦》的素材来源,既有曹雪芹本人的切身经历,又有他目睹的诸多社会现实,还有他听说的一些“故事”。我们认为,《红楼梦》在其创作过程中,既有“作者”,又有“说者”,而且还有“评者”。此三“者”各有所长,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8.
张艺谋因执导了《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诸影片而饮誉海内外。耐人寻味的是,它们的风格却几经变迁:其导演的处女作《红高粱》充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表现的是人的自由舒展;该片一炮打响,在国内外夺得多项大奖。可他却没有完全沿着该情绪基调走下去,而是奉献出浸染着悲剧色彩,表现了人的压抑扭曲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诸片。与《红高梁》》相比,其镜头的色调与整个影片的调子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究竟是基于什么心理动因?同样令人费解的是,虽然后两部影片也在国际影坛引起广泛瞩目,但稍后的《秋菊打官司》则又给人带来了新的面貌,诚如著名评论家雷达指出的:“没有料到张艺谋的风格会演变为现在这样陌生的面貌。”并断言,该片“完成了一个过渡:由外在到内在,由意念化到本体化,由夸张到平实,由局部象征到本体象征,由理念的深刻到生活的深刻的过渡。”①这又是什么力量驱策他作了这样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他喜用笔墨尤其宿墨,总在墨中求些变化,浓墨者如《月初堕》颇:有些深沉,淡墨者如《野趣》有淡而枯之致,总与他追求的“神韵”、“意境”、“格调”有关,按他自己的话说,是其“生命的痕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杨准 《湖南教育》2002,(5):27-27
透过《论语》,我们可以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孔子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论语》中有许多章节论述了人格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例如在《学而》中就明确指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强调学习应以忠心与信用为主。怎样进行品德修养呢?他认为要常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就有道而正之”(《学而》),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不要与没有道德的人交往,有错误一定要改,“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同时,他强调加强品德修养要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时刻以一定的规范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1.
《狂人日记》的主题恐怕并非学术界所津津乐道的“吃人”,而是“吃人”背后的“对人的关怀”,这种关怀,在《狂人日记》分成三个阶段而演进,本文力图描述这一演进的过程,从而对《狂人日记》的主题进行重估。全文分三部分如下:1、自我关怀——狂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我关怀;2、关怀他者——狂人对他者的关怀来自推己及人的“同情”;3、关怀未来(孩子)——狂人的关怀未来(孩子)来自对“纠缠”自身的环境的反叛。  相似文献   

12.
张艺谋电影的人物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电影的人物世界安刚强迄今为止,张艺谋向观众推出了他执导的《红高梁》(1988年)、《菊豆》(1990年)、《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秋菊打官司》(1992年)、《活着》(1994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年)等影片①。这些...  相似文献   

13.
公孙龙真不愧为辩者。他的《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都可称为有名的论辩之作。他的一些观点和议论与众不同,“然众人之不然,可众人之不可,‘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①一般人认为“白马是马”,他却说“白马非马”,②;一般人认为“坚白石三”,他却指出“坚白石二”③;一般人认为,“二有一”、“鸡足  相似文献   

14.
【教学依据】《口技》是林嗣环为其《秋声诗》写的序言的一部分。作者的本意并不是写口技,而是为其诗集写的前言,他在写完《口技》后说:“嘻,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话以为《秋声》序。”显然,作者是借口技人“善画声”说明《秋声》“善画声”.即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姑且不论他的《秋声》如  相似文献   

15.
王虎森 《学语文》2000,(3):34-34
有一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有两个:《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考生任选一题作文。“近墨者黑”一说由来已久,几成公论,如果有考生写《近墨者未必黑》,那么他(她)就是在作翻案文章。  相似文献   

16.
带刀客 《成长》2007,(3):94-96
现代人对“性骚扰”一词都熟得很。电视、报纸时常有所报道,有此癖好者甚多。“人之大欲存也”,孔老夫子明察秋毫,一句话点明要害。“性骚扰”一词为现代人所发明,但此类行为却不为现代人所独有。晚清文人陈炽在他的《庸庵笔记》里就有记载。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五册《〈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子色,发于声,而后喻……”对此五省(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编委会编印的《教学参考书》中译为:“一个人错误常常发生,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扰,思虑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其中主要有两处译文似觉不妥,查查别种译本亦是如此,又鉴于教材的注释上把“而后喻”诠释为“(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恐系译注者匆忙中的疏忽,现将我的意见谈出来,以求教于同仁们。  相似文献   

18.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朱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先秦道家的著名人物。、他虽然“主无辩”,但自己却辩论不体,是一个著名的大辩者。《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今本《庄子》共三十三篇,计《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全由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则搀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论欧阳修     
<正>初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见他“苍颜白发”,“颓然”于山水林鸟宾客之间,以为此公不过文人之达者,虽欣赏他的文章,对于他的为人,却也并不怎样特别崇敬;后来读他的《与高司谏书》,便觉其人光明磊落、敢说敢骂,不愧一个正直的文人学者。及至遍读他的文集和专著,才又看到此公不仅是个开一代风气、有几代影响的大作家,不仅于诗、词、文、赋都有突出的成就,也不仅于经学、史学、金石之学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是个很有胆识、“难进而易退”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20.
《汉书·陈汤传》:“论大过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庇细瑕”是说:评定有大功的人不记他的微小过失,荐举有大才的人不挑剔他的细小毛病。” 孔级(子思)向卫国国君(四十一任)慎公卫颓,推荐苟变,说:“他的才干可以指挥五百乘战车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