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深层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全方位的实施,青少年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美感熏陶渗透下,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陶冶高尚情操,促进了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辐射,把审美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利用美育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就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就凭借它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知识、审美情趣、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它是其它任何教育所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2.
郭丽敏 《文教资料》2011,(31):109-1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得到全方位的实施.音乐教育则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同时.音乐教育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人格素质方面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音乐教学必须围绕审美活动这个核心。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音乐教育是中小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从美育的角度观察、研究音乐教育行为的理论,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也应是音乐教育学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和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青少年心理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和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中,在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朱珏 《快乐阅读》2013,(11):122-122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欣赏,使欣赏教学真正成为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成功的音乐教育,应充分体现培养青少年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评价能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品位,培养高尚的情操,帮助学生形成美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期望通过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拥有更高的审美体验。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达了如下内容: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要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享受美、创造美、感受美。利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现形式,了解音乐所能展示的情感内容,从而拥有更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艺术教育被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同其它学科相比较,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特征。中学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中音乐教育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其能够促进与推动审美教育的良好发展。在高中教育阶段,受到相关人员的充分重视。就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而言,其教学目标为教导学生基于审美角度对音乐美展开欣赏、鉴别以及创造,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实现学生自身情操的陶冶以及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促进高中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初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门课程是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王玉 《教师》2008,(22):25-25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目的是以音乐教育为手段,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审美感情,最终完善其自身人格。因此,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根本上是育人的教育。同时,音乐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善导美”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初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门课程是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音乐课  相似文献   

12.
韩冰  王宏 《教育艺术》2006,(8):41-41
音乐艺术教育对人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是其它任何教育形式所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其定位为乐以辅德、乐以益智、乐以促体、乐以怡情;其社会责任为普及音乐教育,传播音乐知识,讨论音乐问题,开展音乐评价,弘扬民族音乐优秀传统,介绍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根据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的特征、功能、主要内容,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充分运用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来促成青少年学生素质的提高,使他们从音乐自娱升华到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教育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语文审美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审美教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或桥梁.我们语文教育要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当代的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商业化大众文化的影响,生活在追求娱乐、享受、速成的大众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音乐学科教育主要以音乐作品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音乐教育与品德教育相辅相成,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承担着对青少年进行音乐启蒙的任务,同时更担当着对他们进行道德感化和人格塑造的责任。教师应以音乐艺术特有的形式自然渗透,润物有声,引导学生用音乐诠释生命,用生命演绎音乐。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教育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7.
徐斌 《教学月刊》2006,(5):30-31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美导真,以美引善”是美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我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是美的种子播种者,是美的花朵培育者,为了种子能发芽并茁壮成长,花朵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学生完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觉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化生活,美化人格,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最直接,最简便又最为得力的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音乐教师也必须在音乐教学和艺术实践中,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杨全红 《教学与管理》2009,(10):139-140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