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职流生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流生严重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如何做好中职学生工作,有效控制流生,已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流生调查统计情况进行研究,试图找出流生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流生探因     
流生探因泾县陈村初中翟建军在农村“普九”。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流生”问题。有的学校一学年的流生数竟占全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长此下去,将严重影响“普九”工作。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受打工潮的影响,大龄学生纷纷辍学农村学生有不少人学迟,...  相似文献   

3.
根据省教育厅最近的调查了解,我省中小学学生中途退学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地区、学校还相当严重,而且还有继续流生的可能。这是个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造成不正常的流生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工作来检查,主要是思想教育工作还不够有力,教学工作组织得不够合理,同时学校生活安排管理不善,给学生学习造成了困难。现有在校学生,是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中等职业学校流生现象无疑对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全方位的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个爱学、勤学、乐学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就业需要去学习,,才能身心欢快地去学习、工作和生活。我校作为国家级首批重点校,近年来在控制流生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两个基本点(课程改革、工学结合)”,比较好地控制了学校的流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 ,技工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源大战” ,使各学校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为此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立足社会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更吸引学生 ,让它在生源紧张的情况下也会立于不败之地 ,怎样才能使各位家长放心 ,学生满意 ,技工学校流生问题日趋突出。流生不仅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也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预防和杜绝流生现象问题 ,应该引起技工学校和职教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流生的成因1 学生受家庭及社会舆论的影响目前 ,社会上存在一种轻视技校教育的错误倾向。社会上广泛流传这样一句话 :“上技校没有用。”有些…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不少地方和学校对升学率片面追求,以至不遗余力的情况下,我们之所以强调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来探讨,就是因为我们认为:捐资助学,让贫困地区所有适龄儿童到学校学习,这是一项“希望工程”;抓教育转化后进生实验研究,是又一项意义深远的“希望工程”。这是关系到能否保证入学的少年儿童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的问题,其深远意义在于: ——有利于防止流生,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要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真正体现出学生的利权,家长的义务,学校的责任,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校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当前,流生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办学思想端正不端正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学校厚此薄彼,对后进生不关心甚至歧视,往往会使部分学生由厌学发展到弃学。不少流生的家长就认为:孩子升学无望,不如早点进厂打工、经  相似文献   

7.
近日,宜黄县东陂中心小学学校领导等一行五人来到该校学生罗贤良家中,给罗贤良同学在外打工回家过年的父母送去了该生在校的表现。当该生家长看到子女在教师的关怀下,学习有进步、生活有着落时,安心地笑了。这是该县教师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宣传,努力实现学校无流生现象的工作情景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流生问题已成为义务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要杜绝流生的产生也非一日之功,必须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切实抓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我们的点滴体会是: 一、正确理解后进生的心理,需早,需诚。 作为一个教师,应尽早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对好生如此,对差生也同样,早日理解差生的心理是开展对差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有些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方法欠妥,往往在解决不良问题时把疑点全部集中到差生身上,这样无形中给差生造成一种感觉,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认为,解决流生问题的办法是把学生留在学校,直到毕业。而本文作者认为,只有摒弃这种传统认识,才能真正开始解决教育问题。尽管我国流生的原因与美国不尽相同,但作者的观点对我们怎样对待我国目前日益严重的流生同题或许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一、流生现象所谓“流生”,是指已入学的学生中途辍学。国家曾于1989年颁布《国家教委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流失问题的若干意见》,其后至今的近20年间,又相继颁布了不少相关法令政策,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今天当我们再度审视流生问题时,却发现:2006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高达3.03%,比2005年上升0.08个百分点,实际人数为165万人,其中苏北地区尤为严重,辍学率为4.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6个百分点,有些学校流生率甚至高达近28%[1]。虽然目前苏北地区几乎每个学期,学校的校领导和老师们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控辍保学上来,然而,收效…  相似文献   

11.
流生工作是职校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之一,许多学校都把流生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把主要精力放在此项工作上。流生的思想工作,家长的劝导工作,使许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疲于奔命,但有时效果却不尽理想。究其原因,是没能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如果教育方法得当,教育对策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多中职学校无不被流生问题所困扰,特别在生源数量日渐萎缩的情况下,该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影响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校前几年的流生情况也比较严重,近年来经过一系列调研、改革,开发出以就业能力为主导的校本教材,增强劳动技能培训,使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加上国家资助体系的完善和我校配套措施的落实,基本控制住流生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安心在校学习。本文就流生的成因与对策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中学在“普九”方面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流生太多,这已成为困扰巩固“普九”成果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普九”要求,农村中学年巩固率不得低于97%,流失率不得高于3%。但据笔者对某省3个市县18个乡镇30所农村中学调查看,流生在某些地区较为突出,甚至相当严重。一、流生的现状及特点1流生数量多,流失率高据调查,30所初级中学98年共流失1850人,年均流失率为98%,其中年流失率为8%以下的8所,8%—12%的14所,其余8所均超过12%,有两个学校流失率在15%以上。某乡中心中学更…  相似文献   

14.
王斌 《文教资料》2005,(27):90-91
近年来,职业学校生源高峰期来临,然而,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流生现象都十分严重,经过调查,本地区一民办学校去年招生300人,今年暑期开学后仅剩220人,公办学校的流生更为严重。此类现象如不加以抑制,不但职教形象受到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一、导致流生的原因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对流生现象有许多思考,分析导致流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1!受社会“读书无用论”思潮影响。认为本科毕业生也有不能择业而呆在家里的,更何况是职中生,在急功近利的思潮影响下,产生了与其花钱上学,不如弃学赚钱的想法。2!受学…  相似文献   

15.
流生问题给中职教育造成极大的困扰,这既涉及社会与学校方面的因素,也涉及学生个人与家庭方面的因素。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的持续发展、中职教育的充分发展、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政策的重视、企业发展需求的日益高涨、社会对中职教育认识的逐趋理性,目前这方面的状态是否有所转变?能否转变?各职校在预防控制流生方面有何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当前,流生问题己引起全国各级政府,教育战线及社会各界的普遍童视,并正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流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诸多因素,任何单一的制止流生的对策,难以从根  相似文献   

17.
我们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最头疼的工作莫过于动员流生复学这一工作了。近几年,由于受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潮和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再加《义务教育法》宣传得不够,导致了农村小学中出现了大量的流生。怎样动员流生复学?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进入高峰期,各个学校的生源有了大量的增加,然而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流生现象都十分严重。流生现象如不加以抑制,不但流生学生终生发展会受到限制,而且职业教育形象会受到伤害,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职校流生现象频繁出现,此类问题不可小觑,除了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因素外,学生的家庭和个人因素不能忽视。学校应当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充分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与家长沟通,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效遏制流生现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和急功近利的思潮,使学校教育受到极大的影响,初中生流生现象已成为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要保证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杜绝新文盲的产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做好制止流生,巩固学额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流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它不仅与社会、家庭的影响有关,也与学校本身的内部教育管理密切相关。本文想就此谈谈几点思考。一、依法治教,政府的行为必须真正到位。实施《义务教育法》,是巩固学额的法律保证;实施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