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梁思成发表英文版专著《中国建筑史图释》,旨在对外宣传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古老建筑,同时他的专著也诠释了他的建筑思想观,即建筑民族观、中西建筑融合观、建筑创新观、建筑保护观、建筑实践观。  相似文献   

2.
北宋建筑业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建筑装饰艺术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中手工技术获得空前提高,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也大有长进,单体木构建筑装饰、守门狮子和商业招幌等建筑环境中的装饰、建筑彩画装饰、砖石建筑装饰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现代图书馆建筑要求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翁桂南 《图书馆论坛》2006,26(3):231-232,200
从建筑设计、建筑文化、建筑空间、建筑环境及设计理念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浅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论述了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图书馆建筑布局的开放性、图书馆建筑的智能化、图书馆建筑的多功能性、图书馆建筑的艺术性、图书馆建筑的绿色环保设计。  相似文献   

5.
以皇家式藏书楼建筑——文渊阁为例,从屋顶、台阶、屋身、建筑装饰的颜色、院落组织五大元素的空间特征来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礼制等级与文化表现,并联系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形制,探讨因形制要求带来的等级要求.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它不但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形制化,而且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程式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30年来,许多大学图书馆建成了开放式、综合性、多功能、高品质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平庸或糟糕之作甚多。期望未来大学图书馆走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建筑,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人与建筑、环境相和谐的环境友好型建筑,人文与科技相交融的文化建筑,功能与造型完善结合的精品建筑,融入更多专家和专业人员智慧的成功建筑。  相似文献   

7.
本文据现有史料和元大都遗迹的相关情况,分析了元代北京四合院住宅建筑用地、建筑布局、建筑院落、建筑技术、室内布局陈设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建筑科学文献分类的三个问题:建筑科学文献的分类标准、建筑科学文献的分类体系、建筑科学文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建筑科学文献分类的三个问题:建筑科学文献的分类标准、建筑科学文献的分类体系、建筑科学文献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现代建筑出现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历史局限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后现代建筑注重了建筑与环境、历史、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等的关系,突破了现代建筑“功能主义”和“简洁主义”的教条。  相似文献   

11.
弹性设计思想作为当前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领域,在当前提倡"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加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弹性设计思想的研究、挖掘和阐释,提出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合适实用"的中庸思想、空间功能的可变发展、建筑空间的有机交融以及持续循环的建筑材料等多种建筑弹性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建筑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防止建筑给水系统的二次污染、建筑中水回用以及节水器具的使用等四个环节,研究探讨了建筑节水可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建筑在选址、建筑模式、建筑规模、规划方式中出现的有关现象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风水在选址中的具体运用及模数、模块、开放式三种建筑模式的建筑特点,提出建筑规模应尽量避免高大空、竞豪奢,规划方式应以图书馆方和建设方通力合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用"以人为本"作为检查依据对这些现象从多角度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古代徽派建筑中的装饰雕刻起到点缀美化建筑构件、烘托建筑文化气氛的作用,是徽派建筑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在现代建筑中,随着装饰艺术的发展,传统的装饰雕刻成为表达建筑文化的主体,并在现代建筑环境中与多种表现手法相融合,成为艺术的作品。该文通过现代徽派建筑装饰雕刻的成功案例,对徽雕的工艺内涵,文化意义以及其传承发展分别进行了分析、挖掘以及诠释。  相似文献   

15.
在建筑中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生态环境。从控制建筑规划布局、优化建筑单体建筑及选择导风构件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中的动     
文章以建筑中的"动"为切入点,从建筑形态、空间、环境、文脉、真正的动的建筑等方面,探析建筑中的动态元素。从人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角度,结合相应的实际案例对这一新型建筑设计方向进行研究和思考。解析了动态建筑的基本精神——动态与自然;动态建筑的基本特征——多文化、多维度、复杂动态的功能空间、回归自然的梦想;剖析了动态建筑思想的深层意味,以及在形体、功能、环境等方面的典型设计手法。最后,总结了多元时代下建筑设计的动态倾向,建筑作品中的动态思维,展望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河口区住建局大力倡树建筑诚信建设,加大力度健全建筑企业诚信体系制度,对建筑企业注册备案管理、项目管理机构的人员管理、储备金预存管理、招投标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劳务分包管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管理等方方面面,一一纳入  相似文献   

18.
刘曼 《河北科技图苑》2015,(1):94-96,12
针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改扩建进行研究,从改扩建的理念、改扩建的对象、改扩建手法的运用,对高校老图书馆以及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为图书馆建筑进行探究,旨在传承校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以满足图书馆建筑功能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出旧建筑与新建筑共生的思想与理念。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建筑强调以人为中心,以"用"为主的设计理念、原则和要求,在中学图书馆建筑的规则、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明确图书馆的定位,现从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原则和要求、图书馆的定位、图书馆建筑的规则设计几方面思考中学图书馆建筑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筑防水》1984年创刊,原刊名为《中国建筑防水材料》。由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中化建防水材料公司、中国化建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共同主办,为国内建筑防水行业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刊物主要内容:报道建筑防水材料科研成果;介绍建筑防水材料生产、检测与应用技术;交流与探讨建筑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建筑防水行业各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宣传建筑防水行业产业政策;传播建筑防水行业信息与动态。覆盖领域: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原材料的科研、生产、检测,建筑物屋面、外墙、厕浴间、地下室的防水设计与施工,地铁、隧道、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