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家庭》和《知音》为代表、包括《婚姻与家庭》、《现代家庭》、《莫愁》、《妇女之友》等林林总总的传统女性期刊,由于侧重关照女性情感的慰藉,以及女性角色定位的指导,二三十年发展势头一直良好,在刊物森林里占有重要位置,像《家庭》和《知音》还能傲视国内期刊,稳居国内9000多种期刊发行量之前茅。  相似文献   

2.
正刊与副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知名的畅销刊物在办好正刊之余,又开始创办副刊,如《知音》办《知音·海外版》,《家庭》办《家庭文摘》,《女友》办《文友》。故事类期刊如《中国故事》、《今古传奇》等,对副刊更是情有独钟。对副刊的重视程度大有和正刊并驾齐驱之势。  相似文献   

3.
《知音》创刊于1985年,是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发行量超百万册的名刊之一。 《知音》的成功,是与其鲜明地突出人情美与人性美的特色,不断地升华“人情美、人性美”这一主题分不开的。《知音》人在升华刊物的主题中,博展其爱心。  相似文献   

4.
《知音》在办刊过程中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政治家办刊,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逐步形成了“把握导向、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风格。在报道内容上,《知音》注重实事求是、昂扬向上和指导性、思想性强的文章、坚决不发华而不实、趋时媚俗和走调、变调、反调的东西;在栏目设置上,《知音》精心安排以正面宣传为主,能充分反映社会“真、善、美”内容的报道,尤其致力于经营这一方面的重点专栏(如“爱心行动”等等);在刊物形式上,《知音》追求高格调、高品位,力求使刊物凝重大方、高雅清新的特色与刊物的内容和谐统一,相映生辉。十几年来,《知音》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档案:1999年,《知音》杂志期发行量450万册,创税2800万元,纯利润4000万元、拥有广告,发行、印务、房地产开发4个公司和一幢15层综合大楼,有形资产突破1.3亿元。 《知音》杂志创刊10多年来,一直在与市场风浪的搏击中,不断适应市场、驾驭市场,并求生存、求发展,最大限度地去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竞争的压力,不断地加大我们提高刊物质量的动力,而刊物质量的提高又使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刘源 《出版广角》2014,(15):70-71
中国原创漫画期刊从起步时期受到日本、美国等先进动漫国家的影响,一直到民族原创漫画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知音漫客》是我国首个中国原创漫画刊物,其刊行上的周刊式革新和成功地与创作者对接成为《知音漫客》成功的重要因素,使得《知音漫客》成为了中国原创漫画成功刊行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1985年,白云黄鹤的故乡诞生了一本名叫《知音》的刊物。记得创刊之初,它就以一次发行40万册,令期刊界刮目相看。10年耕耘,它的期发行量已达160多万册,早已由楚天走向全国,飞向世界。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这一项项荣誉,更是记载着它的艰辛和奉献,它的追求与攀升。 “抚琴遇知音”,这一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知音》缘此定名,其良苦用心殷殷可鉴。然而,高山流水遇知音,又谈何容易?可以说,每一个刊物都在企盼自己能成为读者的知音,但让众多读者视之为知音者为数并不多。有人说,《知音》的成功在于刊名取得好。此话仅说对了一小半,没有真功夫和真货色,反倒枉负了好名称。那么,《知音》成功的“秘诀”又何  相似文献   

8.
林英 《出版科学》2018,26(1):110-115
《女子月刊》是1930年代重要的妇女刊物,本身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既非纯商业性杂志,亦非妇女团体或党派所属刊物,而是女性知识分子为救国难唤醒同胞展开妇女运动的抓手,也因此刊物呈现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文章通过对《女子月刊》的全景扫描,观照出这份独特的妇女刊物在女权论述上呈具的特色,并试图考察其论述的因袭之处及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9.
方仁 《传媒观察》2006,(5):11-13
1985年1月,《知音》诞生于武汉。《知音》坚持把创造鲜明的个性特色作为发展自己的战略,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引起了广大读的共鸣,创刊号即发行了40万份,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知音》崇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自创办之日起首开湖北省报刊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之先河,在风险中和压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竞争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其管理模式深为全国期刊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10.
虽然一开始就是市场化运营、自负盈亏,但作为一本主要面向妇女和家庭的非时政类期刊,知音传媒上市仍面临诸多政策限制传出上市消息十年之后,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音传媒"),终于名列IPO(首次公开募股)审核队伍中。中国证监会3月23日披露的消息显示,知  相似文献   

11.
刘学峰  陈雄涛 《传媒》2009,(3):52-53
女性期刊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老牌的妇联系统期刊,大多以《家庭》、《知音》为榜样,另一类则是新型的时尚消费类期刊。本文所谈的是前者,也就是传统的女性期刊,是指靠婚恋、情感、家庭等题材来营造卖点并以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刊物。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读者:《新闻战线》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办的一份综合性新闻业务刊物,荣获了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改进、创新,使刊物成为新闻传播界同行的益友和知音,这是本刊编采人员正在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特组织这次读者调查,请您将符合自己  相似文献   

13.
《知音》杂志创刊17年,发行量达到430万份,发行量在全国同类刊物中位居第二,在本省同类刊物中位居第一,多次受到中宜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妇联的表扬和嘉奖,被评为历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优秀期刊,荣获国家期刊奖,进入“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众多的青年刊物中,《辽宁青年》是年轻人的良友知音。这份刊物,连续四年居同类刊物发行量的首位,发行量曾超过200万份。在各类“读者推荐最喜欢的刊物”活动中,多次被评为最佳杂志。《辽宁青年》始终坚持“跟党中央紧些再紧些,离青年近些再近些”的办刊宗旨,它的编辑人员以火热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赢得了广大青年的信赖。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传媒》2003,(Z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公众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继《大众电影》、《黄金时代》、《故事会》、《知音》、《家庭》、《读者》等引领中国期刊风骚后,生活时尚类刊物已经成为期刊界的新宠,其迅捷的扩张发展速度让业内人士瞠目。由于它们关注都市生活、关注女性、注重个性化,借天时地利占据了都市期刊消费市场的有利位置,受者甚众,且因其受众的消费习惯有别于传统刊物的读者,同时成为广告主的宠儿,其中尤以《时尚》、《瑞丽》和《世界时装之苑》等引进了国外版权的刊物为甚。 正因为这些刊物在知名度、发行、广告等方面的成功,刺激了国内众多的刊物和投资者一窝蜂地加入到了时尚类杂志的战团,报摊上到处挂满了炫目美女作封面的时尚类刊物,可以说,  相似文献   

16.
《知音》现象曾引发诸多争议.近期,因它谋求上市,再起舆论风波.如何看待《知音》上市?有力挺其上市者,也有高调反对者.综观社会舆论反应,可谓冰火两重天.《知音》上市风波,不应仅仅视为一种偶然的孤立事件,而应作为反思中国文化产业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美国记者麦克道格尔说过:“读者兴趣就是人情味,是对人类的兴趣,对人类美好和进步感到兴奋,对他人的不幸的同情。”任何一个人,不论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如何,在心理上都有情感需求,都需要心灵的慰藉。正因为如此,电视台纷纷设立情感类节目,广播开通情感热线,报纸争先恐后地开设情感倾诉栏目,甚至一些产品广告,也纷纷打出情感牌,希望以情动人,赢得受众的青睐。而期刊市场,在总体萎缩的大环境下,以情取胜的刊物,如《知音》、《家庭》等,一直长盛不衰,保持着稳定的发行量。可见,体现了真善美的情感表达,确实能够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记者韩阳)3月20日, 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组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建东、世界期刊联盟专职总裁Donald Kummerfeld、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北京市各有关部门代表及《读者》、《知音》《家庭》《中国妇女》《时尚》《瑞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9,(1)
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知音》在短短的14年历程中,可谓一年一个样,年年有辉煌,这本刊物已经深深地植根于读者心目之中,1998年月发行量接近320万份,发行量居同类期刊前茅。《知音》的成功经验很多,本文仅从该刊准确的价值定位方面浅谈几点拙见,以期对现代社科...  相似文献   

20.
潘杏英 《传媒》2001,(2):24-26
知音杂志社副总编雷一大,从《知音》创刊到现在,整整15年了,心无旁骛,为《知音》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此,知音杂志社的同志亲切地称他为:勤奋耕耘在期刊事业上的“老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