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振 《教师》2010,(19):39-40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新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旨在扭转以过分关注“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农春丹 《广西教育》2005,(1B):54-54
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把“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是活动,开展课内外活动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必须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创设问题情境,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等,都能有效地转变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它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采用有个性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采取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个性发展极为有利。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学习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以便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从而重建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一堂好的政治课能否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主要看是否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上表现为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起来,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下面谈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动起来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6.
提倡算法多样化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也要引导他们向更高的思维层次发展。以下结合用回形针教学“24 12=?”的教学片段谈谈在算法优化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7.
潘丽珠 《考试周刊》2009,(27):169-169
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健全的人格和责任感。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完成自我构建和提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学峰 《教书育人》2008,(12):10-10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依据,以学生获得为准绳,潜心研究个性化的学习优化之路,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成为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阅读教学的特点更是决定了阅读教学课堂尤其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10.
教师应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我们提倡互动,是为了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行为和思维的互动,使课堂教学从“以教为本”转向“以学为本”,从“以教知识点为主”转向“以知识建构为主”,从“以教师教授为主”转向“以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合作,倾听学生的见解,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和大胆质疑,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为本质,以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为教学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内在需要为中心,以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展现为发展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以宽广的胸怀容忍学生的不合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对传统的统一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大一统教学方式深刻的反思和有力的反拨。于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崭新理念浮出水面。“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充分尊重学生阅读兴趣、生活积累等个性差异为前提,引导学生和作者对话,去参与对象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切的关键则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因而,新课程标准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康维军 《学周刊C版》2014,(3):123-12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理念,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参与者,共同研究、合作促进的伙伴,支持并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发展,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变以前的“让我学”为“我要学”,还学生参与、讨论、质疑、发挥自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吴巧玲 《物理教师》2008,29(7):10-12
新课程改革已在我国全面铺开,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此,在学生中进行一场学习方式上的革命势在必行.同时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动和活力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教学观念的一次大变革,这就要将多年来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这都是新课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莫芬 《中学文科》2009,(9):68-69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核心理念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为本质,以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为教学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内在需要为中心,以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展现为发展目标.从教学过程上看,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环境中以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心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找到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或特点,并通过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为目标的学习.尊重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求,激发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秋影 《广西教育》2005,(10A):35-35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