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德两国从经济上说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个亮点,国为他们是两次技术革命及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两国政府对待教育的不同态度却导致了近代工业不同的发展结果。德国由于一开始就从发展教育搞经济,重视国民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并采取一系列其它的措施,使得德国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跳跃式的向前发展,超越了老牌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即成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由于忽视国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造成了国民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越,丧失了工业霸主地位。英德两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同结局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方工业体系建立的道路有两种类型:英国是一种类型,美德法是另一种类型。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近代西方国家建立工业体系的原型和参考样板。美德法等国借用英国工业化的经验、技术和部分资金,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创造了新的经验和技术,并输出到英国,从而又促进了英国工业体系的变化。我国史学界研究和介绍过近代英国工业的个别问题,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问题,而对近代英国工业体系建立的道路问题尚少全面研究。本文拟对这一问题发表些粗浅意见,以期加深对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后进赶超先进的事例是尾见不鲜的。美国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就开创了后来居上的先例。当十八世纪末,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美国还是附属于英国的经济落后的殖民地。但是经过两次革命(十八世纪的独立战争和十九世纪的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工业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发展,从微不足道的地位跃居世界第一。根据材料统计,一八四○年美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第五位,一八六○年为第四位。一八九四年工业生产总产值较一八六○年增加了四倍,打破了英国工业的垄断地位,跃居世界首位。一八九四年美国工业生产总产值是九十四亿九千八百万美元,远远超过了英、德、法。当时英国仅为四十二亿六千三百万美元,德国是三十三亿五千七百万美元,法国是二十九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一、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 相继完成,并扩展到德、意、俄等国。资本主义从工 场手工业时期飞跃到机器工业时期。工业革命极 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战 胜封建势力、征服世界的物质力量。在此基础上,到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与近代美国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稳占“世界工厂”地位时,美国的经济还不能完全独立,仍具有殖民地性质。可是,此后不到半个世纪,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竟超过英国而夺得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宝座。纵观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是它的突出特点。经济建设要求交通运输与之相适应,使劳动力、生产资料、原料、产品都能顺利地、迅速地流通;而交通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原工业化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并非发生原工业化的每一个地区最后都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有一些发生原工业化的农村工业地区却逐渐走向衰落,导致“逆工业化”。本主要通过对德国西里西亚和莱茵地区的工业化进行比较分析,指明了欧洲社会从原工业化走向工业化及从原工业化走向逆工业化两种情形。我们认为,欧洲近代工业化正是在那些原工业化的地区有效地克服了逆工业化的基础上得以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12—1814年英美战争之后。英美战争爆发后两国的贸易大大受到限制,英国的商品输入几乎断绝,工业品全靠自己制造。从此,美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南北战争前夕,美国在棉纺、毛织、制铁、面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业部门建立起使用机器的近代化工厂。这时,美国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工业革命也取得初步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以1919年为界,1840~1919年间属于中国近代前期;1919~1949年间属于近代后期.近代化史观认为,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中,逐渐实施近代化的过程.1840~1919年间的中国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经过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时达到顶峰.此时,从全球角度看,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式形成.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德国建立了代议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帷幕.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相呼应的是,物理学、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也取得了阶段特色鲜明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西进运动从本质上讲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广度发展的运动。伴随西部的开发,形成农业的地区化、专业化、机械化,农业走上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西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东部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美国工业中心逐渐西移,西部实现了它的工业化。而公路的修建、运沙的开凿、铁路的贯通、交通工具的改进,使美国形成一个完整的近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美国经济由此实现近代化。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启蒙运动进一步强调人的理性。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其必将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鸣锣开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决定了人们对人身自由、政治民主的追求,于是在政治领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并在这些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俄、美、德、意、日等国资产阶级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政治斗争,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强国。还在十九世纪的八十年间,它就以较快的速度实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先后赶上了法国、德国和英国,在先进工业国中名列前茅。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因素在于封建的影响很小。美国近代历史是沿着资本主义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没有经历过封建主义阶段,但是存在着某些封建主义残余;独立战争和国内战争的结果,美国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主义残余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这个基础上成长壮大的美利坚民族充满着干劲和活力,有力地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势力的消长过程及原因。英、法、俄、美、德、日等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晚期,英、法、俄三国特别是英国在华势力最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特别是美国在华势力急剧扩大;一战后至20世纪40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争夺中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一个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当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时,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和其他国家。但是,独立战争以后,特别是1865年美国内战以后,美国工业史上出现了一个高速度发展的时期。美国工业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发展,后来居上。它的工业产值,1860年才居世界第四位,而到1894年便跃居世界第一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3年,已在整个世界工业生产中,超过美、法、德、日四国的总和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相似文献   

14.
英、法、德三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率先实现工业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我们仔细考察这三国工业化的实现过程时,就不难发现:其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极为重要的推进因素.具体分析近代铁路对英、法、德三国工业化所起的作用,不仅可以深化对这三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成长史的研究,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加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论近代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诠释城市化内涵出发,论述近代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认为城市化伴随工业革命而产生,工业越发达城市化率越高,近代美国工业化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城市化的基本实现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落后的国家可以赶上和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这里,准备对近代时期法国和德国的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一番比较,并着重分析它们各自发展快慢的原因,其中某些方面或许会有点借鉴作用。一在近代,法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原来是高于德国的。就工业方面的情况来说,法国的工业革命比德国开始得要早。可是,法国完成工业革命和实现工业化所花费的时间,却比德国长得多。德国的工业革命开始得虽然比法国晚,可是它却以较快的速度,在工业方面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法国。  相似文献   

19.
姜丽丽 《华章》2007,(8):29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波及到欧美国家.在英、法等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德国国内还处于诸侯割据,政治上处于分裂的状态.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德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在这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的功能发生新变化,城市化与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本文就德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特点做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 6 0年代 ,东亚两个大国先后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兴起洋务运动 ,日本出现明治维新。这不是偶然现象 ,它们都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产生的。19世纪 40、5 0年代 ,西方诸大国英、法、美 ,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继续发展 ,需要不断地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种需要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海外殖民地 ,而这时的中国和日本 ,却日益闭关自守 ,越来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造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正是这种情况下 ,中日两国先后遭到了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