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学教材名篇《我的老师》和《再塑生命》,一篇出于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魏巍之手,另一位作者是美国教育家.作家海伦·凯勒。教授了这两篇文章后,我感触很深。魏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老师的关心和教导下茁壮成长,长大成才,并在与蔡老师分别近30年后写了《我的老师》这篇文章,表达对蔡老师的无限感激与热爱,而海伦·凯勒出生才19个月,就失去了视力、听力,不久又变哑了。生命开端,就是多灾多难的,但幸运的是这个病弱的生命受到  相似文献   

2.
更正     
我很喜欢贵刊3月号的《它真的能帮助我们找到火星生命吗》这篇文章(第86页),文中介绍的机器人Zooe虽然简陋,但是却很实用,最重要的是它能肩负起寻找火星生命的重任。要知道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发现地外生命。但愿这个探测机器人能实现人类的这个愿望——起码能证实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3.
机械艺术造型创新说苏毅超编者按:这篇文章就机械艺术造型作了比较深入的议论,强调了创造一种新商品,一开始便应充分注重它的造型艺术;外美而内秀的商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许多发明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何使之外美呢?却是许多发明人不甚了了的。苏毅超的议论基本...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6,(4):120-123
不知不觉间早春3月已经离我们远去,而那些沉寂了一年的花木也开始在枝头竞相绽放生命的萌芽。面对着那些娇艳欲滴的鲜花时,究竟怎样才能将它们的美态更好地表现出来呢?希望我们这篇文章可以对你起到一点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一篇文章触发两项专利黄汉勇编辑同志:我写这篇文章,除了感谢编辑同志办出了《发明与革新》这本全国一流的刊物外,主要是想和广大发明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做出一项发明的朋友,谈谈我在发明道路上的感受,也许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政府黄汉勇我从...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现代科学技术能否将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以下?我记得曾在贵刊中看到一篇文章说到相关内容,那些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7.
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此现象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对生命的漠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纵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认为,它与我国长期缺乏生命教育有关。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如何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引导大学生走出对生命理解的误区?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升华生命的境界,追求生命的真谛?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大学生走向社会,勇敢面队各种挑战和压力,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恋爱要跩     
记得多年前,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曾写过一篇文章,《有点火,有点邪,有点坏》,在那篇文章里,她讨论了艺术要“有点火,有点邪,有点坏”,这样才能让人记忆深刻,而男人,那也是要“有点火,有点邪,有点坏”的,否则,怎么能吸引女人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试图对两个问题作出回答:一、艺术可不可以致富?二、艺术如何致富?讨论的目的是:让潜规则公开化,增强艺术市场操作的透明度,提倡竞争的公开化、公平性和多样化,减低以外在条件(如官本位)加入市场竞争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
科技博览     
我科学家完成生物进化全图人是从哪里来的?当然由猿演变而来。然而,再追问一步:在猿之前生命是如何起源,又是如何演化的?这个问题就连“进化论之父”达尔文也没能完整地回答出来。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探究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脉络,希望能绘制出一个生物进化的清晰图谱。直到进入21世纪,这个千古谜团终于被我国的3名科学家揭开。罗惠麟、陈良忠、胡世学都是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1997年8月,3人在昆明海口地区的耳材村进行田野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两块脊索动物的化石标本。随后,他们对这两块化石开展了…  相似文献   

11.
在细细读本期(2009年第10期)的杂志后,很多内容我都觉得非常好,但是在(《“谜”漫两千年的西瓜雪》这篇文章中,有一点一直使我困惑。在22页的左栏一幅图下写着“雪衣藻的红色素具有吸收热量的作用”,按常理,应该是某东西释放出热量,从而使它周围的物体融化,我认为,红色素可以吸收大量高能光,用于光合作用,进而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当我们为印度洋大海啸夺走了几十万人的生命而惋惜、而反思的时候,今年第一期的《环球》杂志竟然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著名科学家何祚庥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  相似文献   

13.
当宇宙飞船把摄像机对准地球时,会看到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蔚蓝色是地球上大片海洋散射太阳光所形成的颜色,这说明,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在地球上,无论你走到哪里——或在沙漠之荒,或在五洋之底,或在高山之巅——只要能发现水,就能发现某种形式的生命存在。水是生命的源泉。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星际,就会发现,星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可是,人类在太空中搜寻生命已迄百年,为何仍不见生命的存在呢?难道只有地球上的水才能孕育生命吗?或者这其中藏有什么玄妙?残酷的水星际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水,如果说水是生命的源泉,那么…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6,(12):4-5
阳春三月去滑雪,雪从何来? 八吨重的风筝要飞上天。这可能吗? 进入虚幻世界,如何感受生命的真实? 舞动的雪花是北方冬季里的精灵,而滑雪是这片天地中最令人着迷的运动了。仅凭两根雪杖和两块雪板,人们就能把难以逾越的雪原变成充满情趣的游乐场。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滑雪了,如今,借助这种装有履带的机动雪橇,人们能以100公里的时速在雪地上驰骋。  相似文献   

15.
姜振宇 《百科知识》2011,(16):19-22
随着美国电视剧《别对我说谎》及江苏卫视娱乐节目《非常了得》的热播,“微反应”一词已被很多国人所熟知。什么是微反应?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微反应?为什么根据微反应能判断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微反应能用来测谎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自由的愉悦.虽然说不清哪种愉悦是自由的。每次开始的愉悦在过程中迷失以及在迷失之中渐显愉悦的自由艺术状态是我现在的喜欢。我因此摈弃‘专业’,虽说不清艺术为什么要有‘专业’这幅显摆的架子。但每次‘非专业’的创作及避免滑入习惯的‘逾越’,以及更多地倾听内心的呼唤和生命的呼吸.使我在创作中获得植物生长般的感触和生命成长着的欢愉。”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7,(1X):33-34
你了解水吗?当我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你会感到奇怪。因为水是生命之源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分子量18也是中学生都知道的基本知识,水还有什么奥秘呢?其实,现代科学对水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至今一直没有突破,特别是不了解细胞内的水与平常的水和冰究竟有何不同,连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利诺斯·卡尔鲍林都说:“我们仍然很大程度上对液态水结构以及水溶液的结构不甚了解。”所以,水还是至今科学界没有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兰政文 《百科知识》2006,(5X):22-23
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不睡觉,甚至不喝水,却不能不呼吸,哪怕短暂的几分钟也不行,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呼吸究竟是怎样进行的?为什么对生命如此重要?如何合理呼吸增进健康呢?  相似文献   

20.
是什么在为我们的生命负责?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体内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细菌到动植物等一切生命,都由生物大分子主宰,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微观运动。生物大分子的主要类型有蛋白质、核酸(包括DNA和RNA)、多糖类、脂类,其中又以蛋白质特别重要。 “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生物分子革命性的解析法 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生物有机体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