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亚瑟王之死》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典范之作,马罗礼通过对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们的冒险和爱情的书写来彰显骑士精神。而骑士精神中既包括了对世俗荣誉和爱情的追求又体现了基督教观念的影响,这使得该作品具有鲜明的世俗性和宗教性。  相似文献   

2.
景西亚  陈凤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1):70-73,82
《熙德之歌》与《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文学巨著,两部作品对中世纪骑士文学和骑士精神着力进行了描写。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解读,探讨中世纪骑士精神的进步意义与消极影响,分析其对西班牙民族性格塑造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第一部用卡斯蒂利亚语书写的著作,同时也是唯一一部保存近乎完整的史诗,在西班牙文学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作品讲述了卡斯蒂利亚骑士熙德遭到流放却勇敢抗击摩尔人的英雄业绩。作品通过对熙德这一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典型骑士的精神风貌,并对其英勇、爱国和忠诚等优秀品质进行了讴歌。本文将以《熙德之歌》为例来具体分析中世纪西班牙的骑士精神。  相似文献   

4.
池莉小说大多是对芸芸众生的世俗性关怀,努力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本本分分地写;注重语言的本真色彩,运用世俗性的平易语言;实实在在地将身边的事情写出,使小说具有自然风韵;不如意的悲哀人生的展示,对命运的妥协与认同,使作品呈现出悲婉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由对乔叟和他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简介展开,通过对总序中部分人物特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指出骑士、护卫军、自耕农和修道院嬷嬷各自的代表阶层和象征意义,并对这部作品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对乔叟和他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简介展开,通过对总序中部分人物特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指出骑士、护卫军、自耕农和修道院嬷嬷各自的代表阶层和象征意义,并对这部作品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这部小说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作品中的神魔世界是世俗社会的幻化.故事情节是现实世态的巧妙组合,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世俗性和人情味。  相似文献   

8.
试论欧洲文学中的骑士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骑士精神作为欧洲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了欧洲封建时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和行动规范,从中世纪武功歌到十八世纪历史小说,它始终贯穿于欧洲文学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本文结合欧洲文学发展史中的骑士文学作品,论述了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骑士精神,以及这种精神的进步意义及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的大众文学是现代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物,是更具现代意义的大众文学,具有商业性、世俗性、娱乐性、时尚性、快餐性等特征。评判大众文学作品价值优劣的尺度,应是适俗的尺度、创新的尺度和理想的尺度。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作家约阿希姆·布姆克充满着神秘感的骑士时代的史学著作《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中,宫廷文化以及宫廷——骑士爱情所折射出的史学含义其实是一种追求完美与高尚品德的社会理想;通过作品,也可以看到文学叙述背后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1.
结合对文、异文等语料,考证佛典文献中“或能”一词的意义就是“或”,“能”作为词缀,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综合考察“傥能”、“脱能”、“容能”、“必能”、“极能”等“一能”复音结构,指出“能”作为词缀在汉译佛典中广泛运用;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对词缀“能”的产生理据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然而,外国人对中国诗歌的认识却不一定准确,很大程度上缘于诗歌翻译的困难性。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月下独酌》的三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分析,阐明如何运用"三美"理论指导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13.
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中方言没有与普通话状语标志“的”字相对应的用法,如以形容词重叠式“从儿”等充当状语时不用“的”字。旬邑的“哩”字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西安一带妇女口语很普遍地省去程度补语标志“的”字。耀州一带表示正在进行时态以“的”字为最常用,这个特点可以从近代汉语文献找到根据。“的”字在耀州、富平一带常常处于动趋式之间。宝鸡一带“块”字的音变形式[. ]或[.u ]表示领属,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和吴语、客家话的“个”字。西安等处单音节拟声词后边常有“哧”字出现,“哧”字前边的拟声词是突然的音响,后边必须连带“一下”,“哧”字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字。西安等处读阴平的“我、你、他、咱”后边常连带“的”字表示复数。  相似文献   

14.
中华学者从事文学批评时,往往大量地运用当代西方的文学理论。评论余光中的作品,当然可以这样洋为“中”用;然而,论文主要运用1500年前刘勰撰的《文心雕龙》的理论,分析余光中的创作特色及多方面的文学贡献,说明余光中的诗心文心仿佛与《文心雕龙》呼应。论述中西方理论只作辅佐。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主旨是伦理的。但这一点却往往被许多研究其哲学思想的学者所忽视了。主要原因是由于维特根斯坦独具匠心的理论思维品格与表达方式:维特根斯坦是从语言分析、语言批判的角度来处理伦理问题的。他通过搭建语言这样一个求知工具(一架梯子)从而进入伦理问题领域。但是,由于这架梯子太新颖别致了,所包含的哲学问题太多了,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眼光。反而忽视了该书的主旨.这是我们研究其哲学思想最应当注意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
台湾问题有国内和国际两大因素,台湾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出发。本文主要是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台湾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强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是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黄帝阴符经》主要探讨的是天道、人道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天道有至公无私、不可违背等特征,人道则包括了其圣人观、人生观,以及如何修炼成圣人的修养论。天道与人道不是相互背离的,而是一体的、同一的,是体用关系,同时还包含了人盗取天道的层面。  相似文献   

18.
《庄子解》集中体现了李贽的道家思想,也体现了李贽对庄学的贡献。李贽从文章学角度对《庄子》内七篇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总体把握各篇主旨、揭示各篇脉络、划分段落,从篇、节、段、句等不同层次,解析《庄子》章法;评述《庄子》中的人物事件,复述《庄子》中的有关段落,评述与复述相结合疏通《庄子》义理;大量征引郭象《庄子注》和宋人《庄》注,借鉴成说,但又能发明新意。李贽的解庄之词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体现了李贽解庄时的文学意识。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上映的电影《庐山恋》和2010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庐山恋2010》,两者虽然名称相同、题材相似,但故事内容上却相去甚远:在爱情模式上,由单纯的两情相悦改变为复杂的三角恋;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从欲说还羞改变为激情狂放;在爱情阻力因素的设置上,由政治因素置换为经济因素,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爱情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源自《战国策》的成语共160条,主要通过直接摘引、加工改造原文语句、概括寓言故事以及综合同类或相关事物而成。这些成语不仅是后人观察战国时代汉语的一面镜子,亦是探讨成语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的重要资料。从发展演变情况来看,多数成语无论形式还是意义都是古今一脉相承的,但也有变化的一面。其变化规律体现在三个方面:结构由非“二二相承”式向“二二相承”式转变、语义上朝着适于大众理解接受的方向发展、演变过程中传承性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