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与外",是与表现事物的表和里、本与末相对应的一般性概念."内"指心、神、意、气、力,即精、气、神、劲;"外"指手、眼、身、法、步,也指筋、骨、皮.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根据内、外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功能,逐步形成了武术养练过程中"以内养外"和"以外练内"的特征和规律,确定了武术体用健身理论中"内外合一"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
陆平 《今日教育》2014,(12):44-45
一、从“内”到“外” “内”,指的是课内,包括课本内和课堂内;“外”指课外,包括课本外和课堂外。“从‘内’到‘外’”,指教学内容从课本内到课本外的拓展,教学活动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神韵是中国古典艺术中被列为最高层次的一种审美特征和艺术标准。 分开来讲,神”往往与“形”相对,指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内容及其生动鲜明的精神状态;韵”常常与“气”连用,指艺术内在生命力所呈现出来的某种超凡脱俗的气度和韵味。 当然,“气”“韵”也分别与“神”连用。因为“气”“神”都是从哲学,中医学及养生学中引申发展而来,神伴气行,气随神化,故有“神气”之说;“韵”由“声韵”而来,气盛而声宏,声宏而韵悠,故“气韵”相通而连用;神须气充于内而韵超逸于外,故可称“神韵”。三者在美学上本来就有比喻的性质,并有许多紧密相联的共同点,所以古人在论述中常常把它们作为同义词或近义词互相借代混用,彼此之间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术中的精、气、神理论归纳出太极拳的三个主要动作特点 ;提出动作上的“弧”模型和“圆”模型 ;探讨太极拳的动作本身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之间的关系 ;提出一个他们之间的一个模式图  相似文献   

5.
《黄书》中的“气”既指天地死生之气,又指人体内阴阳合和生气。“合气”使人体内之气与天地之气交换,使男女阴阳之气相互交换、作用,并使人与神沟通,与“道”相合,达到长生不死之目的。其二,“气”使天地之气相往来的思想与八卦九宫四时五行等观念得以有机结合;“气”贯穿于过度仪式的始终,成为贯通天人的纽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祝福》中说:我“知道他(指鲁四老爷)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对“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教材中注释说:“这是《近思录》里的话,意思是说,鬼和神是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拙文说:“‘外臣’国的情况同文、景以前的‘内诸侯,国相同。(不过法律比较落后)”,又说,“汉代的‘外臣’是与‘内诸侯’相区别的名词”。陈庸龙同志认为,这在提法上是前后矛盾的。依我看来,两种提法并不矛盾。拙作已经指出:“外臣”国和“内诸侯”国之间有“异”、有“同”。“在文、景以前的‘内诸侯’国,其国王要受封,不能称帝,自丞相以下的官吏由国王任命,有自己的法律”。在这几点上“外臣”国和“内诸侯”国是相同的,如果没有这几点相同,则一、西汉政府争取南粤和朝鲜等国作为“外臣”国,便没有多大意义了;二、南粤和朝鲜等国也不愿意成为“外臣”国了。它们的“同”,不仅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争实,而且饶有奥妙的作用在内。“外臣”国和“内诸侯”国除了“同”之外当然还有“异”。这里所说的“异”,是指法律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我的两种提法在具体内容上各有所指,是不矛盾的。在“属国”问题上,陈同志只承认西汉的“属国”是行政组织,而不承认它是行政区划,认为《汉书·地理志》没有把“属国”列为郡一级的行政区划,也不是班固的遗漏。对此,我有如下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探讨了语义指向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含义,从“指向”、“指域”、“指量”三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定语的语义指向状况。从指向方面看,有前指、后指、隐指和曲指四种类型;从指域方面看,有内指、外指两种类型;从指量方面看,有单指和多指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王乃枢 《现代教学》2007,(10):38-38
《晋书·殷仲文传》载“大司马府中有老槐树,顾之良久而叹日:‘此树婆娑,无复生意。”’这里所谓“生意”是指“生机”“生鲜之气”。语文课尤其要讲这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形外的生机和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与气功教学的效果,本阐述了人们对“意”、、气”的认识,根据武术与气功的实际练习效果,对武术与气功的教学提出了适当的要求与意见。  相似文献   

11.
问题:在建校初期,前任校长沈洪就提出了以武术教育为突破口,“以武育人,以武激智”的办学思想。要求学生不光要习武,还要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那时我刚从大学毕业进入思源中学,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感觉很有压力。  相似文献   

12.
示范教学在武术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武术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一、动作数量多。如不同风格的拳术和器械,每一套都有十多个或数十个动作组成。二、方向路线多而变化又多。如往返折叠、左右旋转,路线复杂。三、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等因素。因此在武术的教学中,主要靠教师运用正确的示范和精练的讲解,与合理的教法相结合,才能顺利地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武术教学对武术中难度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计算机武术教学的方法和系统功能,并用实例说明计算机武术教学对解决对中高难度动作无法做示范和武术精、气、神的讲解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佛教与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文章分析了佛教精神的“仁”、“忍”理论、修炼方式、世界观、动静观与武术的共同点与不同 点,以及对武术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武术文化,以利于武术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搜几几.一伙”是建翁中毋穗定的结神,没有官大楼就不能更高.樱的外形完井结含,就像笋气是不是夏气派夕‘一“火”和大“西后春.入”只像盆推倒的“十”,所伏中银大厦成为了番|1.......... /建筑设计师中的X-MEN~~  相似文献   

16.
“形”与“神”是中国画领域中对举的两个概念,它们十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不同的结合层次,而且其中包含不同的潜在话语。中国画“形”“神”结构及潜在话语,包括“形外之形”和“神外之神”两个方面。它们影响着中国画的创作、审美和文化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解读潜在话语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7.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生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那么教学中的精、气、神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中国民间形式体育中特有的一种健身运动.是武术的一个代表性拳种,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顺乎人体的自然规律,强调体用结合:以精、气、神的内修为体,追求顺、畅、穗、和的效果和境界;以"以柔克刚"为用,采取"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技术,具有深厚哲理内涵和理念的拳术.太极拳运动还是很好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等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文深 《班主任》2009,(3):26-27
“剑走偏锋”一词本是武术中剑法评述语,用在管理中是指不按常规,找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在转化“差班”上试了一把“剑走偏锋”,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0.
“气韵”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韵”的涵义大致是“气”与“韵”各自涵义的合成:“是指创作主体以力量显现的心胸状态及其斌予作品的内在活力与外在动势;“韵”是指作品具有雅致、淡远、和谐的风貌之美;“气韵”即呈现于作品外观的气势与韵致。对于创作主体来说,气存在于其心灵的要求自我实现系列中,韵是其心灵要求和谐整一系列的体现;气、韵的阳、阴这分及力、媚之别都导源于此。气韵的形成与心灵第三层面的敝亮有关,因此关系到“生知”和学养。气韵属作品的外形式,气与韵是合成艺术风格的两元,二分别系着笔与墨。由于社会、化和艺术自身演变的原因,我国艺术在中唐以前重气,中唐以后重韵。当代艺术可能再度走向重气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