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意  文庭孝 《图书馆》2012,(4):46-51
"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随着新世纪以人为本、信息自由、民主权利等提出而开展的一场关于"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权利"的讨论。文章从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间界定、背景、进展和内容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21世纪初以来开展的新图书馆运动。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上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服务方式的开放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两次"新图书馆运动"的萌发、产生和发展都基于社会需要现代化图书馆这一现实要求而展开.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1.0"的功绩在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格局;"新图书馆运动2.0"的功绩在于使现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价值观修复了长达百年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李小缘是我国新图书馆运动中后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他自归国后以"图书馆即是教育"为纲领,致力于现代图书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在新图书馆运动中,积极倡导读书运动,致力于民众图书馆的建设,推动全国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努力培养图书馆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与新图书馆运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陶行知的实用主义知识论、工具主义的图书论是新图书馆运动的学理资源。他认为图书馆的生命在于为民众教育服务。他为创设中华图书馆协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领导创办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教育图书馆;发展了"平民读书处"这种重要的民众教育形式,对图书馆开展民众辅导具有很大启发作用。陶行知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活动证明他是新图书馆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5.
构建核心价值——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进行到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理论价值解读及有关问题入手,通过对核心价值含义与图书馆核心价值内容的界定,提出信息化过程中图书馆核心价值构建关键因素及其内涵主要价值分布,而总结与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最新成果,以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为引领,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制度的重构与再造,从价值层面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进行到底的动力和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新图书馆运动,是一场关于图书馆方向、管理方式与服务理念的探索运动.文章从20世纪初新图书馆运动的界定、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新图书馆运动的理念以及学界对新图书馆运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王旭明 《图书馆》2006,(2):22-25
本文介绍新图书馆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结束的原因,评析了新图书馆运动当时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和它在图书馆发展史上的贡献与影响以及今天留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陆书红 《图书馆》2012,(4):42-45
文章论述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产生的社会环境:后现代思潮和信息网络环境的国际背景,推进政治民主化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内环境;回顾了国际图书馆发展历程中的思想选择及我国图书馆几次重要思想启蒙。论述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图书馆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指出其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图书馆运动"质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近代图书馆运动的功绩以及现代新图书馆运动问题的提出进行了讨论,用大量文献对新图书馆运动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新图书馆运动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这是研究新图书馆运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研究起点与逻辑起点的不同、图书馆学与图书馆运动逻辑起点的区分,进一步论述了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逻辑起点,进而揭示出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吴稌年 《图书馆》2011,(6):32-36
中国近代社会在1912年正式确定了社会教育的隶属地位。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社会教育"的氛围中发展的。"新文化运动"开展后,社会教育运动渐入佳境,"新图书馆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机关。文中在社会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教育运动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它刺激了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促进了新式图书馆的建立,运动中涌现的各种教育社团及教育报刊对于图书馆专业组织的建立、图书馆人才的培养及图书馆学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由沈祖荣、戴志骞等人发起的一场旨在改变传统图书馆藏书理念、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使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推广,促成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的诞生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图书馆运动"若干关键点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吴稌年 《图书馆》2006,(6):27-30
对于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中“新图书馆运动”的研究,有些关键点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如新图书馆运动的前奏,这一运动的历史地位、起止期、“要素说”在这一运动乃至在整个近现代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地位,新图书馆运动中的失误,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对于我国21世纪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极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15.
新文化运动中的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西方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和模式、理论和方法传入中国,为中国新式图书馆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学习的样榜及人力资源上的保证.并促成了新图书馆运动的爆发.新图书馆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与继续,在输入西方文明和科技、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推动公共教育的普及、保存国故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恋 《图书馆》2011,(1):7-9,13
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史经历了两次以宣传公共图书馆理念为目的的新图书馆运动,文章论述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产生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指出这一次内容深刻的新图书馆运动,对于中国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两次新图书馆运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20世纪的新图书馆运动与21世纪的新图书馆运动是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服务方式、服务理念产生深远影响的两次图书馆运动。这两次新图书馆运动在其发生的背景、推动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和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其对中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意义等方面都各自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论“新图书馆运动”与图书馆精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图书馆运动"是一个从中国藏书楼时代全面转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重要时期,她以"智慧与服务"为宗旨.体现出图书馆人的职业奉献精神、理念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精神.发扬光大这些精神.对于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医治浮躁之风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史上曾经历了两次以公共图书馆精神为精神旗帜、以促成图书馆向全体公众公平免费开放为目标取向的新图书馆运动。文章概述了20世纪至21世纪相隔近百年的两次新图书馆运动,并比较分析了这两次新图书馆运动在时代背景、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与标志事件、图书馆观念、主观目的、核心内容和现实结果上存在的较大差异。参考文献61。  相似文献   

20.
论"新图书馆运动"的宣传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吴稌年 《图书馆》2007,(1):33-36
“新图书馆运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历史时间段,它是一个从中国藏书楼时代全面转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时间段,新图书馆运动的发动时期是十分困难的,是经过6年左右的宣传期后,才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期。在新图书馆运动宣传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沈祖荣、李大钊、戴志骞、杨昭心折、杜定友、刘国钧等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