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用违约期权是近几年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多金融机构都开始用它来规避信用风险。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分析如何利用信用违约期权来规避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先对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和信用违约期权进行介绍,然后设计了信用违约期权管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模型并以实例分析,得出信用违约期权是管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更好的工具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常来讲,信用属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在金融数学当中,研究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信用风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简单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研究现状,并且对信用违约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经验,建立模型假设,最后对信用组合风险的损失度量进行了研究,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企业诚信建设与信用管理取得积极进展,但经济领域中信用缺失现象仍然相当突出,与众多的跨国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信用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诚信的总体水平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的风险正在逐步积累,但却得不到足够重视,如温水中的青蛙一般。企业信用管理的人员的相对匮乏,就是其中最大的“瓶颈”之一,直接导致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系统化、专业化水平比较低,信用管理基础薄弱,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培养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已成为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作为一个全新而又紧迫的课题,企业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信用风险管理人才:1努力建立企业信用文化信用风险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企业管理层、财务人员与营销人员以及客户的通力配合与努力来实现。企业必须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信用小气候,逐步建立信用文化,加强全员信用风险意识,创造有利于信用管理工作有效展开的工作环境,筑巢引凤,吸引并留住专业人才。2积极引进信用管理专业人才针对不同需求,主要包括二个层次,即高级信用管理人员与一般信用管理人员。从事高端信用管理岗位的,对其知识背景、职业经历与工作经验要求比较苛刻,...  相似文献   

4.
试论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出口贸易中的货款不能及时收汇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出口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应建立科学完善的收汇风险管理制度。出口企业必须重视和强化信用管理,积极开展对交易对象的资信调查,选择具有良好资信的交易伙伴,树立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增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出口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评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金融与经济活动中,信用缺失已成为困扰和制约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信用关系的扭曲和信用体系的混乱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极大的信用风险.本文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出发,分析中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之借鉴.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  相似文献   

8.
陈菲菲 《考试周刊》2011,(35):239-240
企业的信用政策是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和防范信用风险的战略方针。当今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必须制定并很好地执行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政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信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企业信用政策制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如何确保到期的应收款项按时收回一直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该文从企业实务的角度认为,应收账款管理首先是企业及其管理层必须具有法律意识,健全法律手段;其次是在建立内部信用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在此条件下,信用管理部门、销售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实施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公司信贷为出发点,在对公司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历史违约信息占有下,研究商业银行如何对公司信贷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度量与管理.它包括基于基本分析的信用风险定性分析、基于财务报表与统计分析的信用风险财务预警、基于模型的信用风险定量度量.最后当预计到风险事故将要发生时,利用金融工具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散与转移.  相似文献   

11.
应收账款是赊销的产物.赊销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收回时间,增加账款的催收费用,甚至遭受坏账损失的风险.本文从信用政策的制定、内部控制、收账管理、建立信用报告制度和开展信用保险等方面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推进,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实践中应对竞争的有效方式是放宽信用政策、维护老客户、开拓新客户,从而增加销售业绩和利润。受我国市场信用机制不成熟等因素影响,放宽信用政策增加了企业遭受恶意违约以及无法回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因此,深入探讨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对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众多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最基本的风险,不容忽视。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信用风险转移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欧美国家有相当大的发展,市场交易额逐年提高。通过对银企关系的博弈分析,得出信用风险转移使银行在面对信用风险时有更充分配置风险资源的主动权,金融资产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能更好地被开发利用,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风险转移市场的现状,结合国外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是赊销的产物。赊销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收回时间,增加账款的催收费用,甚至遭受坏账损失的风险。本文从信用政策的制定、内部控制、收账管理、建立信用报告制度和开展信用保险等方面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方或者衍生品的发行方无法兑现他们在签署的协议中承诺的风险。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是投资者最重要的日常活动之一。在为投资者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同时,信用衍生品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推手。在过高的杠杆率以及过度发行的情况下,信用违约互换不再是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而是信用违约事件的放大镜。在2010年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问世,标志着中国信用衍生品的诞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 CRM)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edit Risk Mitigation Agreement, 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edit Risk Mitigation Warrant, CRMA)。  相似文献   

16.
简要阐述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经营管理目标偏差、基本管理职能欠缺、应收账款管理滞后、信用管理方法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改进销售/回款业务流程,建立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建立在商品信用基础上的商品交易出现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以及信用危机。为此,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迫在眉睫。文章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风险转移及如何规避风险进行阐述,通过介绍信用违约互换这一衍生工具的特征及原理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实现风险的转移,提高企业的资金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信用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利差是用来衡量该风险的重要指标。文章以2008-2017年十年间发行上市的80家企业债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在剔除相关性较强的变量后发现,CPI增长率、广义货币增长率、债券剩余期限与信用利差正相关,无风险利率、Z值和主体信用评级与其负相关。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对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企业商业信用标准进行了模糊评价,评价赊销客户的资信程度,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信用不良客户对企业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20.
张宇 《华章》2012,(33)
现代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在我国,信用问题却构成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瓶颈.而企业自身缺少信用管理经验,也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企业需要进行一场信用管理上的革命,而信用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