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证据保全公证的对象与证明的内容是两个既区别又联系的概念。证据保全公证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它可能是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或法律文书中的任何一类。证据保全公证的对象在公证员介入前可能以符合法定证据种类的形式存在,也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的法律问题,由总结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始,继而从合法性入手,分析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  相似文献   

3.
证据保全是基于客观上的需要,以便对证据的内客和形式加以固定、保存的一种特别程序.浅析了证据保全公证在法院诉讼中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的电子证据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晶 《科教文汇》2008,(24):276-276
本文分析了电子证据的概念及特点,并对当事人收集证据的三种具体方式:即当事人自行取证、公证保全和委托独立第三人收集,分别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各种收集方式的已经存在的或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涛 《大众科技》2004,(12):37-38
证据在法律诉讼案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的出现对证据的取得、确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从计算机证据出发,探讨电子证据在我国法律体系的认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倩楠 《科学与管理》2011,(2):82-83,85
本文介绍了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立法中所涉及到的对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规定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的民事证据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7.
电子数据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被写入法律,此种新型证据正逐步成为目前司法实践中解决纠纷的主要证据形式,但由于电子数据这种新型证据的特殊性,为其取证、收集、保全乃至鉴定与认证带来了一系列的困境,故探讨一种在纠纷产生之前的保全方法,可有效地运用事先保全的证据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电子数据证据的发展以及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司法实务中存在许多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问题,亟需解决。而目前我国有关电子证据法律规范严重缺失与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电子证据立法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证据的立法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私有财产不断增加,通过继承取得财产所有权已成为财产来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反映在公证业务上,继承权公证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继承权公证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公证业务,实践证明,办理继承权公证的过程中,只有认真审查、核实各种证据材料,才能保证公证质量。2005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九条关于公证程序的规定也赋予了公证机构对证据核实的权利。也正因如此,更好地维护了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真正起到了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公证证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证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根据这条规定,公证文书在形式上被赋予了高于一般证据的法律效力,故而在通常情况下司法机构对公证文书的内容都会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犯罪也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已获取的计算机证据进行正确合理的保全,从而才能在法庭上作为有效的证据进行呈示。对计算机取证及计算机证据作了简要说明;着重讨论了计算机证据保全和呈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几种目前常用的计算机证据呈示工具。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子邮件(E-mail)成为人们互通往来的一种常用方式。其作为一项全新的证据类型,未被明确纳入我国的诉讼证据法律制度中。顺应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应尽快明确电子邮件的证据属性,使其发挥应有的法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世明 《情报杂志》2003,22(11):13-15
面对高科技网络信息犯罪的问题,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证据制度,都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电子证据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带来了证据领域的变革。也表明人们驾驭和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鉴于电子证据的特点和性质,在运用时对其信息来源、取证主体、电子证据的内容等等是否合法,需作综合审查和判断,以及时、准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为定案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柳倩宇 《内江科技》2007,28(4):72-7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证据领域出现了电子证据,它和传统证据存在着质的不同,因而应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同时,这种新的特征也决定了电子证据在收集、保存、质证等方面有其特殊性.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专利案件中,对于域外证据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证据的真实性的认定,当事人有不同看法,在审查实践中也有不同做法。有很多人认为,域外证据的公证认证是确认域外证据真实性的必要要求,也即对域外证据而言,公证认证是一个强制性规定。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呢?本文拟对域外证据公证认证的相关规定进行全面探析,从而获得对专利案件中域外证据的真实性认定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公证是对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的有效方法。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公证业务有许多种类;公证证明产生的法律效力,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知识产权合同公证,有利于当事人正确适用法律,预防纠纷,制止不法行为;知识产权的保全证据公证,有利于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刘晓明 《大众科技》2004,(5):38-39,42
电子证据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刑事证据类型,将有助于在刑事诉讼中确立电子证据的收集和认定规则.  相似文献   

18.
水行政处罚是水行政处罚机关对违反水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惩戒或制裁的一种行政行为,其对象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纽织违反水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有效证据的收集是正确认定案情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方法,是依法行处罚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在一定情况下.依法定程序对证据采取的一种特殊保护方法就是证据保全.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的法律正当性是一个在学界被忽略但却具有重要诉讼学价值的问题,这里论述了与检察官技术性证据审查的法律正当性相关的三个问题:检察机关性术性证据审查与我国的司法体制和鉴定体制,技术性证据蕴涵的的科学理陆和法律 (诉讼)理性,技术性证据审查与检察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三大诉讼法的修订都将电子数据纳入到法定证据类型之中,从而奠定了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激发了对电子证据的研究。然而,在一片兴盛局面之下,电子证据的独立却面临被架空的风险。电子证据的具体形态并未得到立法确认,既有研究也多是在证据法体系下对电子证据规则的构建,导致忽视了电子证据在司法实务基本都是以书面化,甚至公证书化的形态存在,这既不符合证据法定形态的本质属性,也违背了电子司法的功能追求,更不利于正义的真正实现。只有在观念上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重新认识,在程序上对电子证据的证明过程完成修正,在技术上建立其电子证据形态的统一标准,电子证据才能从文本的独立迈向真正的独立,获得独立的证据法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