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寒停 《钓鱼》2011,(18):14-15
自悬坠钓从台湾传至内地后,被广大钓友所接受,并把只钓鲫鱼的单一钓法演变成可钓多种鱼类,可谓是变化无穷、乐趣多多。但是,悬坠钓甩粉饵钓黄颡鱼一直都是让钓友很纠结,那么,针对黄颡鱼的食性及特点,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增加钓获,钓鱼大师周增强有他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张言 《钓鱼》2014,(9):28-29
在看过张之晔先生的《求教钓黄颡》一文后,颇有感慨,现结合自身经验写下如下感悟。钓黄颡,鱼饵和钓点尤为重要。钓饵最好是腥味重的虫饵,首选红虫束、大蚯蚓、蚊子幼虫。如同《求教钓黄颡》一文中提到两人钓黄颡鱼“一钩搓商品饵,一钩拉红虫钓底,结果4个小时内一人有口必中黄颡,一人只有鲫、鳊和白鲦。”可见钓黄颡鱼用腥饵效果较好,一来是避开商品饵对其他鱼的诱惑,二来是针对黄颡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多以小虾、小虫为食,用腥味虫饵更符合它在自然环境下的就食习惯。  相似文献   

3.
黄颡,春天出水最早,不怕倒春寒。清明节后,到处活动。它爱急流水,在流通的大河里早晚逆流而上。所以在流水河里点钓黄颡收获喜人。大河都有河床,漫生水草,落潮不足1米的深处,便是定点钓黄颡的好钓位。其点钓方法如下。一、做窝。河床上点钓黄颡,先要做固定的窝子。可用竹竿,安上快镰刀头,在河床上每距离3米  相似文献   

4.
秋夜钓黄颡     
谷龙先 《中国钓鱼》2006,(10):18-18
黄颡在水域分布极广,人们常于春、夏、秋钓之。由于黄颡是夜光眼,昼伏夜出,春季以入晚钓之收获最多,秋季入夜钓之收获格外喜人,故秋夜钓黄颡是个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5.
谢葵  黄邦凡 《钓鱼》2007,(8X):30-33
夏夜一到,黄颡们全体出动了,活泼得很,那些相应的钓技钓法也紧跟着浮出水面,从近期的《钓鱼》杂志里跑了出来,第10期河南李懿老师的《长江钓黄颡方法》、广东罗爱田老师的《夏夜溪河钓黄颡》,第13期重庆张世才老师的《钓黄颡鱼攻略》。三位老师的文章各有千秋,浓郁的地方特色,娴熟的技法,  相似文献   

6.
感悟钓黄颡     
杨天举 《钓鱼》2014,(9):26-27
3月21日接到编辑部电话约稿,嘱我阅读张之晔先生的《求教钓黄颡》,云:“望能结合张文和自身钓黄颡的做法,谈谈感悟。”将《求教钓黄颡》一文多次拜读后,第一感觉是张先生是一位谦虚好学、勤于钻研的学者型钓鱼人,可敬可赞之情便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张咏 《中国钓鱼》2000,(11):19-20
我们这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长江中沙滩较多,所产生的洄流分布较广,其中生活着较多的鱼类,洄颡便是其一。洄颡土名“江颡”,模样和小河沟里的黄颡一样,只不过个头比一般的黄颡都大。一般我们钓上岸的“江颡”个头都在250~500克之间。“江颡”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汤味醇正,所以成为众多爱好江钓朋友垂钓的重要对象鱼。  相似文献   

8.
春天,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黄颡鱼也开始活跃起来。几场春雨后,浑黄的河水将岸边的滩地淹没,黄颡鱼便最喜爱在这种滩地上觅食。在我们这儿,对于钓黄颡鱼,人们一般都用海竿挂蚯蚓饵,远投后夹上铃铛便在一旁静候佳音,但这种钓法针对性不强,因而鱼获往往不尽如人意。后来,我发现用手竿钓边,辅以诱饵,效果非常不错。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耿丹 《钓鱼》2006,(14):30-30
七分钓位 南方小河多,每年梅雨季节或夏季持续暴雨过后,河水陡涨,湖泊或大河里黄颡逆水而上,小河里“颡”满为患;退水时。一部分黄颡顺流而下,一部分黄颡藏身于水草之下安营扎寨,这时夜钓黄颡的旺季到了。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垂钓》2002,2(2):17-19
马鸡能与黄颡和鲇鱼为伍是很奇怪的,刚钓一尾黄颡,接着就是马鸡,是芦荡钓鱼一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