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是专利审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理论界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基本认为应当采取折衷原则,即对周边限定原则和中心限定原则的折衷。但是,司法实践中有关权利要求的解释依然是困惑法官的一个主要问题,有关权利要求解释的法律定性以及权利要求解释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都是难点之一。如果不解决上述问题,有可能造成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不确定,也会对社会公众自由利用公知技术产生阻碍,因此有必要对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几个审判实例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杜群 《资源科学》2018,40(9):1878-1889
森林的法律概念是森林立法和司法的核心,也是中国建设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本文系统并细致考察了中国法律、法规、政策、司法与执法解释和法律学说关于森林的法律定义,发现其存在两个层次的表达方式,即以宪法、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级森林定义体系,和以林业部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形成的二级森林定义体系。笔者进而分析认为中国现行的森林法律定义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上,森林定义的法律文本位阶较低,正式法律规范对森林的定义过于宽泛、不够具体;实质上,现行森林法律定义缺乏对森林生态价值的关注和涵摄,现行森林立法对森林的定义过于宽泛,导致森林资源、林地和林木的法律保护在主体和权利义务上的虚化。目前,中国森林立法已从森林产业法向森林资源法、森林保护法转变,因此在《森林法》修改时应当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取向,构建一个价值多元的森林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3.
森林的法律概念是森林立法和司法的核心,也是中国建设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本文系统并细致考察了中国法律、法规、政策、司法与执法解释和法律学说关于森林的法律定义,发现其存在两个层次的表达方式,即以宪法、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级森林定义体系,和以林业部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形成的二级森林定义体系。笔者进而分析认为中国现行的森林法律定义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上,森林定义的法律文本位阶较低,正式法律规范对森林的定义过于宽泛、不够具体;实质上,现行森林法律定义缺乏对森林生态价值的关注和涵摄,现行森林立法对森林的定义过于宽泛,导致森林资源、林地和林木的法律保护在主体和权利义务上的虚化。目前,中国森林立法已从森林产业法向森林资源法、森林保护法转变,因此在《森林法》修改时应当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取向,构建一个价值多元的森林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4.
孙宇  高颖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326-326,329
所谓法官独立,是指法官在行使法律赋予的审判权(司法权)时,只服从法律规范下的自己的意志,不受其他任何人和组织的干涉。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法律规定的局限性,法律适用的需要,以及在特定形势下实现合法和合理的衡平,法官往往要通过自由心证的过程,行使自由裁量权对案件裁判。但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它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由于法律规定的局限性,法律适用的需要,以及在特定形势下实现合法和合理的衡平,法官往往要通过自由心证的过程,行使自由裁量权对案件裁判.但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它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林芳 《科教文汇》2007,(10Z):140-140
由于法律规定的局限性,法律适用的需要,以及在特定形势下实现合法和合理的衡平,法官往往要通过自由心证的过程,行使自由裁量权对案件裁判。但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它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有偿服务中的信息产品责任及法律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信息产品存在的适用性、准确性、时效性、宣传与售后服务等缺陷类型入手,提出了信息产品责任的概念,并对其基本涵义及构成要件作了阐明。笔者认为,信息产品责任问题的出现,是有偿服务工作的产物。这一问题主要应依靠法律规范来进行调整。文章对信息产品责任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与方法,信息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专利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细致分析,解释了高价值专利的内涵和外延,结合一件具体案例,从技术、人才、法律、经济、政策等五个方面出发,对专利从诞生到运用保护的整体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出影响专利价值的核心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尝试建立高价值专利的认定模型,从而为提升专利质量给予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立法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模糊之处,认为存在模糊用语的原因在于语言自身、立法技术的考虑以及立法者认识水平的局限.模糊立法语言的存在一方面扩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和法律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法律难以适用和法官的擅断.文章结尾部分指出了对模糊立法语言的解释应当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尤金伟 《今日科苑》2006,(12):79-79
法官作为社会精英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其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法院司法公信力乃至对整个法律制度的信心;完善法官遴选制度,导入职业道德要求,发挥职业道德的规范约束效应,塑造道德高尚的法官队伍,是因应社会诉求和公众期盼,推进公正高效司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张磊 《科教文汇》2023,(17):70-73
法律翻译是翻译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对等律”“同一律”等翻译学的指导原则和文义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都应当成为法律翻译的指导原则。在法律规则的翻译中,对等律应当成为优先适用的指导原则。而在法律概念的翻译中,为了保证法律概念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的范围不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法律解释方法中的文义解释规则应当成为优先适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分析理解其理论基础是把握法律制度具体规定与内在精神的必然要求.法官惩戒制度也不能例外.笔者认为,法官惩戒制度的法理基础包括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监督以及惩戒程序的司法性等三各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刘素祎 《科教文汇》2007,(10X):160-161
本文指出立法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模糊之处,认为存在模糊用语的原因在于语言自身、立法技术的考虑以及立法者认识水平的局限。模糊立法语言的存在一方面扩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和法律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法律难以适用和法官的擅断。文章结尾部分指出了对模糊立法语言的解释应当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赵静 《科教文汇》2014,(25):220-221
为国家基本法律部门之一的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的正式制度规范的民法,强调对个人应有的民事权利的认可与保护,或者说在制度构建上是以民事权利的规范与救济为逻辑起点的,蕴涵着对个体的正当自由与必要尊严的至高无上的的尊重。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本文结合案件的实质,对我国民法中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具体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国家基本法律部门之一的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的正式制度规范的民法,强调对个人应有的民事权利的认可与保护,或者说在制度构建上是以民事权利的规范与救济为逻辑起点的,蕴涵着对个体的正当自由与必要尊严的至高无上的的尊重。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本文结合案件的实质,对我国民法中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具体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法官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官职业伦理素养的水平决定着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通过分析法律职业伦理、法官职业伦理,就目前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的现状,提出了建构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司法的永恒主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新事物层出不叠,同时法律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法官自由裁量权作为有张力的司法权力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任何权力都有双面性所以为了保证法官正确合理的行使自由裁量权,对于自由裁量权进行系统研究必不可少,以期促进该权力的健康运转,实现有序司法。  相似文献   

19.
朱奕 《科教文汇》2007,(8X):119-119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分析理解其理论基础是把握法律制度具体规定与内在精神的必然要求。法官惩戒制度也不能例外。笔者认为,法官惩戒制度的法理基础包括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监督以及惩戒程序的司法性等三各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我国专利法中关于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的规定,结合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以及奖励报酬与劳动关系的协调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在今后修改专利法或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出台相关的具体规章或者法律解释时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