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报在宣传报道上怎样适应加快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加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生气蓬勃的舆论环境?笔者认为企业报的编采人员要以新的姿态迎接思想解放的挑战,大胆推进新闻改革,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在办报思想上存存的一些条条框框,开门办报,办“开放型”企业报,千方百计为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鸣锣开道。突破单纯唱生产“四季歌”的框框,把宣传改革开放作为主旋律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唱“四季歌”,这是企业报的传统做法,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是对改革开放的新信息、新动态、新经验、新变化掌握得不多,宣传不力,有的“只听改革开放锣鼓响,不见报道早出场”。  相似文献   

2.
企业报在宣传报道上怎样适应加快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加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生气蓬勃的舆论环境?笔者认为企业报的编采人员要以新的姿态迎接思想解放的挑战,大胆推进新闻改革,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在办报思想上存在的一些条条框框,开门办报,办“开放型”企业报,千方百计为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鸣锣开道。突破单纯唱生产“四季歌”的框框,把宣传改革开放作为主旋律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唱“四季歌”,这是企业报的传统做法,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是对改  相似文献   

3.
企业报怎样宣传、报道好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企业办报人员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之一。企业生产天天搞、月月抓,报纸上反映的不是夺高产,就是创纪录,成了反映生产进度、阶段成果的“战报”、生产快报、生产喜报,报道手段单调,缺乏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报面临着怎样把报纸办好办活,增强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以适应企业改革新形势的问题。为此,我们按照新闻改革在宣传报道上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根本要求,对企业报的版面改革作了一些探索。我们改版的宗旨是:解决报纸的内在质量——全方位、立体化地报道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内容,不能简单地“机器加入”,不能就生产论生产;解决报纸的外在质量——从版面、标题、文体到语言,都要适合职工群众的需要。以职工群众乐见的形式,报道职工喜闻的内容,生动地体现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工作,既是企业报宣传报道的重点,也是难点。说它难,是因为这方面“禁区”较多,且难界定,稍不留意就闯进“禁区”,既使领导不满意,也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在报道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时,最容易办成“快报”、“喜报”。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不泛泛报道一般的生产情况,注意阐明其中的重要原因。去年9月,某装卸公司十多天内连续卸完五条海轮,创该公司船舶在港停时的最短时间纪录。而当我们去采访时,不少同志都说公司领导是如何地重视,各级干部是怎样地带头,工人又是怎么出大力流大汗。我们觉得,这样的情况太平常了,说是今天可以,说  相似文献   

7.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伴随着近代大工业的出现,专业企业报便应运而生了。这时的企业报,主要用于传递生产和经营信息,沟通经济情报,刺激生产发展。日本出版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到:专业报的特征是详细地、精确地报道全国性综合日刊报纸所不报道的产业界内部的消息。社会主义中国的专业企业报与之又略有不同,我国企业报(除少数诸如信息报之类的专业报外)又都含有机关报的性质,不仅高度发挥了企业报推动生产经营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且将企业报发展成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是企业自己创办的报纸.这就决定了它的基本风格.即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中心、服务于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于职工群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从而呈现出生动活泼、令人喜闻乐见的面貌。然而不能不看到.一些企业报办报人的思想观念仍囿于旧有的条条框框.在宣传报道中往往是常年唱“四季歌”.而且由于企业报生产经营性报道多,专业性较强.社会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企业报人,除了应该具有适应报道工作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外,同时还应具有熟悉和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企业素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企业报数千家,企业报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从文化结构的情况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0%以上,主要是学文科的,其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次,是在企业宣传、新闻部门工作多年,有一定业务水平的同志。另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报中党员占3.8%,团员占14%。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就全国企业报队伍的素质看,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还是比较好的,也是能够适应报道工作的。但是,从企业报对企业经营活动宣传报道的情况看,企业报人的“企业素质”,即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熟悉和了解还是相当欠缺的。  相似文献   

10.
律德成 《新闻三昧》2008,(12):26-27
企业报刊登社会新闻会得到读者的赞同,可作为企业的领导却不一定买账。企业的一些领导者认为,报道社会新闻是晚报、晨报市场类报纸的事情,而企业报应当集中精力,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等方面进行新闻报道就可以了,用不着太多考虑社会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记者是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社会意识本是记者必备的素质。然而,企业报的记者由于长期将自己的思维空间局限在企业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关注的目光也往往集中在企业这个小社会上,常常忽略了企业以外的大社会的种种变化,使企业报的宣传报道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企业报的记者怎样具有大社会意识?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宣传报道,在企业报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企业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要求报纸必须用大量的篇幅,经常不断地、突出地进行经济宣传。但如何使企业报的经济宣传有自己的特色呢?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是办给企业的广大职工看的,因此报纸理应面向职工群众,然而,我们往往做不到达一点。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一条主要原因,是我们办报人员的思想,还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例如,我们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报是企业里的生产小报,它只能报道企业的生产情况,传达企业领导的指示和要求,还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报是企业党政领导的“喉舌”,领导让昨办就咋办。这些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企业报必须受企业党政的领导,这是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是企业报社会责任的体现。聚焦民生、报道民生,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凝聚力,成为探索办活办好企业报的重点之一。民生报道唱主角,让企业报多些亲和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企业报报道的内容是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主,有民生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我说企业报应该姓“企”,主要是因为现在的企业,经过改革,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负责人。企业报又不同于社会上的报纸,不同于地方党报,它应该紧紧围绕厂长(经理)的经营目标进行宣传报道,很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在实行党政分开以后,党委的职能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怎样组织重点工程报道的《白龙江水电报》总编辑狄荣彬提高认识端正思想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经济报道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作为企业报,由于它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更应把经济报道放在首位,服从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自觉地按照企业党委和行政...  相似文献   

17.
目前,企业报质量上不去的原因诸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企业报的办报思想不明确,对企业报的认识缺乏理论研究.例如,对企业报的性质和功能问题就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强调新闻性,认为企业报要像社会上专业报纸那样,“冲出企业,打入社会”;有的强调实用性,认为企业报的唯一任务就是为生产经营、企业政治工作服务.前者把企业报置身于本企业事业之上,追求超企业社团目标;后者认为企业报是以报纸面目出现的企业内部的宣传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企业报质量上不去的原因诸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企业报的办报思想不明确,对企业报的认识缺乏理论研究.例如,对企业报的性质和功能问题就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强调新闻性,认为企业报要像社会上专业报纸那样,“冲出企业,打入社会”;有的强调实用性,认为企业报的唯一任务就是为生产经营、企业政治工作服务.前者把企业报置身于本企业事业之上,追求超企业社团目标;后者认为企业报是以报纸面目出现的企业内部的宣传材料. 对此,我想就企业报的属性及办报方针,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报对企业的宣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传播信息,指导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信息不行。企业报首要任务是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收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消息,以达到指导经营之目的。我国的企业报迅速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丁一个企业报网络,这就为企业报收集、传递信息提供了可能。我们在二版上开设了《在兄弟单位厂报上》的专栏,专门摘登一些兄弟单位厂  相似文献   

20.
本钢报注意突出企业报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它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赢得了领导的重视和广大职工的欢迎。该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读者对象出发,充分发挥小报贴近企业生产、贴近11万职工这个优势,用主要版面报道本企业生产建设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做好报纸宣传。去年,本钢由于生产设备大修任务比较集中,预计生铁产量将减少,利润计划亦将下降。本钢党委在前年就认真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