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的智慧     
一个学生诚惶诚恐地来请教他的老师:“老师,请问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够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这个学生的老师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他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笑了笑之后反问学生说:“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够学会我所有的智慧呢?”学生想了想,说:“我以为.最好老师能够一次教会我所有智慧的关键,让我能够完全了解老师您所了解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李超 《考试周刊》2011,(66):207-207
我常在学生的微博上看到学生对老师的埋怨.甚至是咒骂老师的话:在学校也常听到这样的反映:某班级的学生不满自己的老师,要求调班;近年来,网络媒体上学生殴打老师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有人不禁问:这是怎么啦?更有人感叹:现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我思索:学生有了自主意识,教师该怎么办?我觉得只有一条出路:顺应时代,了解学生,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3.
区分     
学生:老师.我经常将“鬼鬼祟祟”写成“鬼鬼崇崇”.有什么办法让我分清“祟”和“崇”呢? 老师:警察看见鬼鬼祟祟的人会怎样做?  相似文献   

4.
举手的故事     
故事一:数学课堂,老师让学生一起做判断题,老师出示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表态:对的举左手,错的举右手,一学生惶恐.师问其故.生曰:“我不知道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众生大笑:看着孩子一脸的诚实,老师微笑沣说:“噢.这不要紧,你这叫暂时性遗忘。  相似文献   

5.
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容易让老师走入一个误区,也就是老师出题,学生做,做后老师再讲.作业讲评课往往是老师“一言堂”。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状态.这样的复习教学效率显然很低.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还应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郑赢珺 《考试周刊》2011,(74):178-178
一直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高大的:老师一定比学生“厉害”,老师一定能解决学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学生不会做的题目……但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上的一次偶然事件,使我意识到教师“显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时都能听懂,可做题时却不会解题”。应该说这是日前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反映一道题讲了几次学生还是不会.学生反映考试时原题做不出。总结原因,我认为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样子     
做老师这么多年,要不是朋友提醒.我还真不知道原来在大众的心里.老师有他固定的样子。在超市,碰到学生,问:“作业做完了吗?”这是老师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星期天带着儿子去德克士.看着他吃得很香的样子.我突然想到了现在我每天工作的学校乃至于现在的基础教育,与快餐店何其相似。据我了解.高中学校情况基本相似:学校在尽量压缩老师与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有做不完的习题,老师有判不完的试卷.高中的老师与学生都普遍表现出未老先衰.校园里死气沉沉,老师与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压到了最低.没有一点青年人的活力与朝气,  相似文献   

10.
尚海涛 《师道》2010,(5):32-32
和一位朋友聊天,她有些苦闷地告诉我:“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不会做老师.我感觉做老师很累。我不像你那么爱学生、爱教育。”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收到学生的一条短信:老师,最佩服的就是您,能教好书,也能做好人,诗意地工作.也诗意地生活。我希望能像您一样用诗意扮靓自己的未来。 学生的话令我感动。其实学生不懂啊.老师也有寻常人的烦恼,老师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但老师宁愿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也要给学生一张笑脸。  相似文献   

12.
一堂好的物理课会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一个好的物理老师,能以其独到的课堂艺术,来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要做这样的物理老师:  相似文献   

13.
《文科爱好者》2004,(22):20-23
学习要点预热 张老师:Hello。boys and girl,What are you doing?学生们:En?张老师:☆大家别奇怪,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句型。我们知道,英语中表示不同时间做的事情.动词的形式要发生变化。今天我们要学习表示“正在”做什么的句型.比如。  相似文献   

14.
反思之一:教过与教会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老师,每次考试之后.都会用这样的话训斥学生:“这是我给你们讲过的内容,你怎么还不会做?”你讲过学生就一定完全能领会吗?许多老师认为:复习阶段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已学过的.应该会了,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讲,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有幸拜读了《数学教学》2005年第12期所刊登的《研教一课,受益多课》一文,文中提到:“这时老师只能自圆其说:‘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还可以表示由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然后老师出示以下例题:例利用图象解方程组y=2x-5,y=-x 1.老师做示范,先把该题的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做书上的解方程的练习题.我在学生中间巡视,发现很多同学还是用代  相似文献   

16.
严国仙 《江西教育》2004,(13):94-94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竞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时老师说“不”,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我做学生时.曾受到两次体罚,至今还记忆犹新。 读小学四年级时.我的成绩还不错,但也实在调皮,所以,在很多老师眼中我并不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角色。有一次上地理课的前两分钟.我看到地理老师从办公室夹着书出来.便压低了声音给全班报信:老师来了!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只是我到今天也没有明白。很平常的一句话,竟给我带来了做学生时的第一次羞辱。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观念认为:数理化学习应多做多练,唯有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熟能生巧.因此,一些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铺天盖地,学生每天做得头闷眼花,老师批改作业当然也就是“废寝忘食”了.  相似文献   

19.
赵侠 《山东教育》2014,(5):14-15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些不同县次的优质课评选.发现现在的很多老师尤为青崃“动态”课堂.课堂状态可谓“动力十足”:教师台上激情四射.学生台下手舞足蹈.师生肢体语言丰富无比。老师和学生一唱一和。俨然幼儿园教师领着一群幼稚的孩子做着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20.
1.揭题: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继续学习“多位数加减法”。 2.出示:三位数减三位数。 要求学生一边做一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生算后评: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