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为"基础性"、 "普适性"与"关心内在价值".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载体, "七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成系统、最有影响的自由学科体系;中国的"六艺"也具有基础性、超越功利、关注内在价值等特征,但缺乏普适性,可看作是"类自由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六艺"、"七艺"作为成规模的课程体系已经从学校淡出,但自由教育的理念一直香火不断,流派纷呈.  相似文献   

2.
文艺美学是由当代中国学者提出并在当代中国学者群体的共同努力下建设的文艺学学科新形态.胡经之先生是我国当代最早倡导建立文艺美学学科的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胡先生在不断探索中确立了"审美体验论"文艺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李长之首次提出了"文艺美学"这一学科概念,并认为文艺美学是文学批评者的专门知识,文学研究首先应该是一种美学研究。基于此,从上述两个方面论述李长之对中国文艺美学学科建构史的重要意义,以期进一步梳理中国文艺美学的学科建构历程。  相似文献   

4.
论"文化大革命"的潜在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以浓缩的形式把中国的旧体制推向极端,由此,中国不仅找到了一条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且由于改革开放提前了十多年,产生了特有的"历史时间效应",使中国改革获得了难得的国际环境,并在此期间奠定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使得中国在后来的苏东剧变中能够有效地抵御"多米诺骨牌效应".此外,"文革"使中国的改革在共和国的缔造者这一代人手中提前发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改革开放的阻力和压力;"文革"还彻底地破坏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权威,为中国真正走向现代民主与法治奠定了社会基础;"文革"中社会不同阶层的大分化、大融合,为中国的新生代全面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客观上起到了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课程本质观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课程本质的问题,目前国内比较盛行的有"学科本质观"、"经验本质观"、"活动本质观"这三种观点.三者虽各有针对、各有利弊,但究其源来,本文认为学科本质观更贴切些,"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对众多理论学人对文艺美学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分析,来展现文艺美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三种不同研究形态,着重点出了文艺美学学科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从文艺美学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要求来分析这个学科在上世纪80年代的应运而生,指出它的形成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同时认为,文艺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还有它的民族性基础和历史性基础:它是中国美学思想的表述方式,是中国传统文艺实践的评价准则。文艺美学与美学、文艺理论的学科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上、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的方法上以及研究所用的学科话语上。  相似文献   

8.
文艺美学是新时期以来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是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发展的一个贡献。它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产生的。其发展历程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为文艺美学的提出与初创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为文艺美学的发展建设时期;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为文艺美学进一步深入发展和进入国家体制内建设时期。文艺美学的学术内涵在学科界定上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在研究对象上是艺术的审美经验;在研究资源上包括中西马以及现代的理论资源、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各个艺术门类的成果以及当代大众文化资源等;其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经过改造了的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其理论贡献是进一步推动了理论战线的综合创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美学与文艺学的现代理论转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美学与文艺学与世界学术接轨的步伐;为我国传统美学在现代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平台。文艺美学在当代遇到诸多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是大众文化的勃兴使艺术与非艺术以及美与非美界限模糊,民族文化的振兴要求文艺美学更快地走向世界,理论上则是艺术终结与文化研究理论的发展等都对文艺美学的存在及其内涵提出责疑。而对其应对则是立足于理论、学科与队伍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这是人类知识门类和学科划分史上的伟大创举.对于一门一级学科的建设,既要有从"学科逻辑"出发的"外在建设",又要有从"真理逻辑"出发的"内在建设".前者不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仅仅从形式上给出"学科规定"或"指导原则",因而是"外在建设";后者则通过学术研究直接探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人类生存中的命运,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在建设".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起,"温馨教室"被列入<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人生指导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许多学校在实践上为温馨教室的创建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仍有一些学校对温馨教室的认识存在误区.本文试从概念上对温馨教室的创建作一辨析,希望通过不同层面的介绍,为温馨教室的创建助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3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历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伟大成就和丰富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坚定不移、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对中国大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和借鉴美国大学模式的先进经验,以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以最终构建起既顺应世界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又适合本国国情的大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在这一取向下,各国都围绕着学生的核心素质进行教育改革。本文针对未来中国学生应具有的市场经济、网络信息、终身教育、国际化、独生子女等时代特征,同时根据国际经验和未来变化趋势,分解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素质教育应为每一个孩子———奠定终身健康和良好公民的基础;提升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帮助学会上网、学会演出、学会劳动、学会合作沟通、学会社会服务、学会应对危机。这也应成为我们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月"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的一个独特意象,除却它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质,更重要的是它跟诗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关,而这种内心世界是一种关于"美好"的情感世界,那便是对故土家园、相亲挚爱的思念之情,对宇宙人生的深层思考,以及对自身人格风范的超然体验和赞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的道路、理论体系、旗帜的总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和方向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这一进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和政治立场。三者所表述的对象、揭示的内涵只有一个,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旗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三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统一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统一于人类文明发展大道。  相似文献   

16.
张萍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2):120-123
服务-学习以杜威的经验教育为哲学基础,避免了传统教育与现实社会脱节的缺陷,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服务经验结合起来,不失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在世界各国和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服务-学习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但在中国大陆,它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值得深入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高校可以借鉴服务-学习理念与实践做法,以推进全人教育,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或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幼教模式,或被成功渗入到其教育模式之中,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必须正视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以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要借鉴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特别是英国"古典语文"、美国"现代语文"、日本"东西方结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深化中国语文教育改革都有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全国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在产业布局与结构、企业规模、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经验,对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之路、必由之路。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