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智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训练的任务是培养运动员独立完成训练和参加比赛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我监督能力,并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智能训练要贯穿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在传授知识中发展智能,在专项理论的传授中发展智能。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是以智慧为主的竞技体育项目,它的特点是斗智斗勇,培养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智能在训练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智能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运动员训练课的智能训练是训练任务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王飞 《课外阅读》2011,(5):228-229
跆拳道是以智慧为主的竞技体育项目,它的特点是斗智斗勇,培养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智能在训练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智能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运动员训练课的智能训练是训练任务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影响游泳比赛的成绩除了运动员的体能之外,其战术技巧也有积极的作用。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转身技术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因此为提高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的成绩,需要建立系统的训练体系,增强针对性的转身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运动员掌握转身动作的技巧,节约比赛过程中的转身时间,以此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就是通过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和智能五个方面对游泳比赛中转身技术进行运动训练学分析,并从中探究比赛制胜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地蓝球比赛期间战前和临战前战后的调整心理训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比赛期间心理训练重要性,模拟了比赛中将要发生的影响心理因素的情况进行训练,从而增加自信心,稳定性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拼搏精神,达到克敌致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影响游泳比赛的成绩除了运动员的体能之外,其战术技巧也有积极的作用。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转身技术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因此为提高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的成绩,需要建立系统的训练体系,增强针对性的转身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运动员掌握转身动作的技≯芎,节约比赛过程中的转身时间,以此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就是通过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和智能五个方面对游泳比赛中转身技术进行运动训练学分析,并从中探究比赛制胜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小金属地掷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的是技能、智能、体能及意志品质、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较量。随着技战术的提高,对运动员在场上智能、意志品质、心理状态的因素越来越重,教练员要把心理训练方法贯彻到技术训练和比赛中的每个环节,实行心理和技术共同突破;培养运动员端正比赛心态,保持技术和心理的稳定,达到学会自我意识和独立思维,自我调控系统化,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别从校园足球运用GPS智能穿戴设备的重要价值和GPS智能穿戴设备在校园足球中如何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PS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使校园足球教练准确掌握学生运动状况,以便科学制订计划;学生了解自身运动负荷,提高训练效果;辅助校园足球教学与比赛,建立实用选材体系等价值.GPS智能穿戴设备可应用于学生在校园足球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负荷的评估,还可在校园足球比赛中进行应用,实时掌控比赛情况并进行指导,赛后分析数据并进行战略调整;根据GPS智能穿戴设备数据,进行运动员成长分析,为我国校园足球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分为长期心理训练和赛前比赛心理形成训练两种类型,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模拟训练、意志训练等。在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中要更注重目标设置技能训练、紧张应激控制技能训练、情绪和自信心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训练中和比赛时总会出现一些直接影响成绩的因素,通过在训练中进行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来对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进行调控训练,以保证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最佳水平运用于比赛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李栋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1):102-104
依据“提高左手基本技术运动性生理学原理”和“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实验研究”的数据 ,阐述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把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放在首位 ,使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身体、身心健康的同时 ,发挥体育多功能性 ,开发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改革目前学校教育只按左脑思维的特点传播知识和培养技能的方法。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全面推行强化左侧、双侧肢体和全身均衡活动 ,培养全面发展的全脑型人。从学校体育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加强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中小学教育要站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最前沿” ,为实现教育社会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作为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综合性产业,更容易受到诸多信息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变幻莫测、极具挑战性的特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是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章针对旅游业的特点和旅游教育的独特规律,讨论了“能力本位”的旅游教育理念和通过渗透职业能力培养达到塑造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路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优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受到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认知水平、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导师培养、科研条件、科研激励制度、课程质量、学术氛围等10项因素的影响。这10项因素又可分为素质因素和培养因素两类,前者是其科研能力发展的内因和根本动力,后者是其外因和重要条件。调研表明,对优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发展,素质因素所起的作用大于培养因素;在单项因素中,非智力因素和导师培养的作用最为显著;认知水平、科研实践与学术氛围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智力因素、科研条件、社会实践的作用不显著;课程设置、科研激励制度的作用比较薄弱。藉此可以对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本根据“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论述心智技能在学生能力结构中的关键性作用,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心智技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创造性应用能力,同时阐述如何用“启发性”教学来实践这一理念。章认为,智力技能作为心智活动方式,对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从而也更好的习得和 灵活运用运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本位”通过“启发性”去实现。但“启发性”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维活动,提高心智技能,从而培养能力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学衡派的教育思想可作这样的概括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民 ,这一根本的教育理念出发 ,强调学校教育应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 ,并进而提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改革现有的学校课程结构 ,注重文理渗透 ,开拓学生的视野 ,优化知识结构等主张。这与我们今天教育界正在大力倡导的关于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概念 ,无疑是相通的。至于他们具体的教学实践及其关于中国教育结构的宏观改革主张 ,在今天看来 ,也多不乏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活动。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阅读水平有待于后天的学习培养。  相似文献   

17.
建立研究生导师培养能力的评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导师的培养能力如何,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对其培养能力,目前尚无评估机制,理应创建。笔者认为,研究生导师培养能力评估机制的主要内容应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其中应综合考察研究生培养的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导师内在的德能才情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是一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属于能力的范畴。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完成。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加强对其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学生良好智能的开发和形成优秀个性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In an effort to define a future research agenda for gerontologically oriented cognitive training investigators, a number of issues crucial to the efficacy and utility of fluid (Gf) ability training with the aged are discussed. These issues involve (a) 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fluid ability training, (b)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training, (c) practice effects in Gf performance, and (d) ecological validity.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concerns have yet to be adequately understood as they bear on the modification of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in elderly people and on the aging of intelligence.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应具备将自身技术与知识产权规则相融合的能力,将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融入工程意识之中才可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引领技术制高点。提出了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应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具有知识产权战略意识的工程师,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