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学历层次、学校类型、专业、在校成绩、性别和家庭背景等6个方面对毕业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时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总体来看是满意的。不同学历层次、学校类型、专业、在校成绩、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在新时代面临各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对高校服务质量的需求分化突显为主要特征之一.以中部某高校的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对高校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对高校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的差距及总体满意度状况,研究发现不同年级阶段的大学生对高校教育服务质量的24项指标存在不同的意见,特别是"针对性的教学、学生需求和多样化课程"指标存在差异显著.应从微观上监测高校内部教育服务质量,从宏观上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克服行政评估的缺点,纠正以往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可能存在的偏差,提倡高等教育把对人的尊重和社会的需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由于高校的类型和层次不同,构建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区别的、“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地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学生满意度、学生教学参与和教育功能性等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1"数据,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将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价值观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性指标,综合而实证地考察在区域与院校类型的交互作用下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现状,并围绕教育过程性指标和学生先赋因素对教育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和院校类型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人才培养质量格局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性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院校中,影响学生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的因素不尽相同,但就总的预测率而言,教育过程性因素对学生教育收获和在校满意度的影响远大于学生的先赋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宜春学院、九江学院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抽样调查,发现高等教育服务投入质量对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过程质量对结果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是影响学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对学生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西安市某高校本科生为样本,研究校园超市购物满意度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在商品质量上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超市服务方面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超市物品质量和服务上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高购物人群与低购物人群在商品价格、货物质量、服务和打折促销方面上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城镇学生与非城镇学生在商品价格上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高校生源质量的评价应转向对公平性和适切性的追求;公平性强调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不受除能力以外的因素影响,适切性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与学校定位的匹配程度。使用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的数据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生源质量的公平性和适切性,结果发现:"985"院校和"211"院校更加注重以高考成绩为表征的学生能力,一般本科院校在能力的基础上关注弱势群体的成效更加显著;各类高校生源质量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适切性的要求。研究建议:未来需要更加关注高考对于学生大学预备能力的检测,"985"院校和"211"院校的生源质量需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各类院校均应结合学校定位和生源质量的特征对学生生涯发展提供恰当的全过程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47170名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背景对我国社会成员进入不同类型高校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背景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层次、质量与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但各个具体的家庭背景因素对子女进入不同类型院校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学生在获得不同层次、质量、性质的高等教育上呈现出不同的家庭背景特征;中间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选择过程中获益颇多.  相似文献   

9.
从学生角度设计并实施了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形成多级满意度评价指标,结合问卷所获得数据,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讨了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显示,学生学习态度、所在年级和授课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改善高校的教与学,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对重庆市6所高校493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学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与课程满意度及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发现(1)本科生课程学习经历、课程满意度和专业承诺总体情况较好,女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和专业承诺水平均优于男生;(2)课程满意度在主要的人口学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3)不同的课程学习经历对课程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而这一影响受到专业承诺的中介影响。因此,高校优化课程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生专业承诺,提高其课程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