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即时定义型例1(2004年高考北京理工农医类第14题)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这个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狖an狚是等和数列,且a1=2,公和为5,那么a18的值为_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Sn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分析由等和数列的定义知:a1=2,a2=3,a3=2,a4=3,…,奇数项为2,偶数项为3.易求得a18=3.当n为偶数时,Sn=52n;当n为奇数时,Sn=52n-12.二、知识迁移型例2(2004年高考湖北理工农医类第16题)某日中午12时整,甲船自A处以16km/h的速度向正东行驶,乙船…  相似文献   

2.
(2004年高考北京卷)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后面的项的和都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从高考试卷及各地模拟卷中精选部分特殊数列例题加以剖析,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一、等和、等积数列例1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a_n}是等和数列,  相似文献   

4.
一、定义新的概念 例1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 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久}是等 和数列,且内二2,公和为5,那么al8的值为,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凡的计算公式 为 解析由题意可知:al+娇时解……=a砂al户……二口冬l+电二叱+电+l二5. ,.’自二2,:沼户3,口声2,内二3.…… .’.当n为奇数时,气二2;当n为偶数时,华 3.…al户3. 当n为偶数时,有答个2 乙 合个, .2十华 2 _sn .J二气罗。 2 “一2 年 当动奇数时,有旱个3, 乙 二二二~个2 2 几+1 ,、号·3+警·2=等·…  相似文献   

5.
四、蕴含数列思想的思考题1.等差数列知识简介定义1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组成数列的每一个数称作这个数列的一个项。定义2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若用a_1表第一项,a_n表第n项,d表公差,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相似文献   

6.
在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等和(积)数列”这种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新概念.有些学生遇“新”而害怕,其实只要类比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去理解,即可轻松解决.下面对此类题型加以介绍.一、等和数列1.定义在数列{an}中,若对任意n≥2都有an+an-1=d(n∈N*,d为常数),则称{an}为等和数列,常数d为数列的公和.2.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设等和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和为d,则有通项公式:an=#ad1-,an1,为n奇为数偶,数.前n项和公式:Sn=nd2,n为偶数,a1+n-21d,n为奇数$&&&%&&&’.3.性质由定义知#aann++1+aan-1n==dd,则有an+1=an-1,即等和数列是一个周…  相似文献   

7.
等差(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比)数列的公差(比).  相似文献   

8.
统编教材中等比数列的定义是: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该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数列:1,x,x~2,……x~n,……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是x,不是常数。此数列究竟是否等比数列?用书中的定义就无法判断。所以建议等比数列的定义改为用数学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要点 1.比例线段 (1)在两条线段的比a:b中,a叫做比的__项,b叫做比的__项. (2)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__线段. (3)如果a:b=c:d,那么__、__叫做比例外项,__、__叫做比例内项,d叫做a、b、c的第__比例项. (4)如果a:b=b:c那么线段b叫做线段a、c的__.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等和数列”、“等积数列”等新概念,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词。一、等和数列定义: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面一项的和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则称此数列为等和数列。该常数称为公和。由定义立即可得a_n=a_(n-2)(n≥3),从而易知等和  相似文献   

11.
等差、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重点,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它,下面我们复习“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比较是一切理解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可比较的东西很多,下面我们就利用比较法进行这部分的复习。一、定义比较(正反比较,加深概念的理解)1.正面比较等差数列的定义:a2-a1=a3-a2=a4-a3=…=d,即an-an-1=d等比数列的定义:a2∶a1=a3∶a2=a4∶a3=…=q,即an∶an-1=q2.反面比较显然,由上面的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一个等差数列的每一项加上同一个常数等于后项,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加上同一个常数,都等于后一项,那么这个数列是等差…  相似文献   

12.
1定义 满足a1=r,a2=s且an+2=Pan+1+qan(n∈N+,p,q,r,s是实常数)的数列{an}叫做二阶线性递推数列. 下面介绍这种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 (上 )第 113页明确给出了递推公式的定义 :“如果已知数列 {an}的第一项(或前几项 ) ,且任一项an 与它的前一项an- 1(或前几项 )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这里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 :新教材较旧教材该部分内容的要求有较大提高 .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这部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既掌握由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的一些基本方法 ,又不至于超脱大纲 ,加重学生负担呢 ?笔者认为 ,应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和方法 .1 已知a1=b ,an =an- 1+f(n)…  相似文献   

14.
1教学目标1.1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1.2归纳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3会解决有关通项公式的简单问题;1.4进行史志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5渗透数学中的类比、归纳、猜测等合情推理方法.2教学过程2.1复习(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多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d来表示.(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3)an=am+(n-m)d(n>m)(4)若m+n=p q,则am an=ap aq(详细板书,为展开新课作准备)2.2引入(1)早…  相似文献   

15.
李阳 《成才之路》2010,(1):59-59
[课前自主预习]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__时,生成物的__与反应物的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__,用符号__表示.2.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只与__有关.如果__不变,无论是从__反应开始还是从__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的__大小,只要__不变,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6.
周忠雅 《成才之路》2012,(19):39-39
正高中数学教材中,对等差、等比数列作了如下的定义: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叫等差数列,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叫等比数列,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在涉及用定义来说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时,很多时候往往容易忽略定义的完整性,现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一)复习要点 1.实数的概念 (1)__和__统称有理数. (2)无限__小数叫做无理数. (3)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__. (4)规定了__、__和__的直线叫做数轴__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实数,叫做__.零的相反数是__;实数a与b互为相反数 a+b=__ (6)1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的商叫做这个  相似文献   

18.
由递推公式确定的数列叫做递推数列,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意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数列的基本问题是由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9.
教学小资料     
自然数加法有两种定义方法。第一种是以基数理论为依据,以集合为基础概念来进行定义的:设A、B是两个不含有公共元素的有限集合,它们的基数分别是a、b;如果集合A、B的并集C的基数是c,那么c就叫做a与b的和,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另一种是以序数理论为依据,以自然数列为基础概念进行定义:设有自然数a、b,如果在自然数列中的数a之后再接着数出b个数来,恰好对应于自然数列中的数c,那么数c就叫做a与b的和,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目前所通用的小学数学课本中都是采用第一种定义为理论基础描述加法概念的,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审视等差数列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等差数列定义,若是这样就会造成思维上的局限性。实际上看待等差数列这一定义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等差中项公式来定义等差数列。只有吃透这些定义,才能透过表面抓本质。一、用数列任意连续两项定义等差数列这种定义方式就是课本上的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