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欧美,文学是文化传播最有效的途径,华裔美国文学已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裔文学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描述,引起西方读者对东方古老国度的兴趣与关注,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部分华裔文学作品停留在对愚昧、沉睡中的落后中国的描写上,这其中又含有个别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中国学者应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学批评中来,让世界倾听中国本土的声音,让本土的学术话语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目前,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积极推动第三期"新儒学",中国文化必将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实现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读图时代"的图文出版热潮中,文学作品采用直接图文出版或"旧书新出"改装等方式参与其中。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折射出读者浮躁的阅读心态、文学走向的大众趋势和出版社的经营危机。作为依托于文字而存在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作品文字地位的削弱、读者审美想象能力的下降和读者群体的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文学界,幻想文学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甚至在世界文学界也是如此,但随着《星球大战》《哈利.波特》《魔戒》等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大片的火爆,幻想文学在世界的地位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重视。幻想文学在现代中国一直处于文学的边缘,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研究课程中科幻文学研究赫然在列。但近年来,伴随着青少年巨大阅读市场的形成,幻想文学的空间也开始越来越大。尤其到了最近两年,本土的原创幻想文学开始走向更多读者的视线中,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卓越的翻译家,梅绍武先生翻译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很多读者都是通过梅绍武的翻译才认识美国文坛"怪才"纳博科夫,为我国译坛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5.
科学本身是有魅力的。在喜爱科学的人的眼睛里,科学也是美丽的。我们在谈科幻文学的时候,它能够吸引读者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答案是,既有科学的因素也有文学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强调科幻文学中文学因素的力量。哲学的思索,科学的知识和展望,再加上文学--也就是人性的因素,才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和喜欢科幻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刘桂杰 《新闻爱好者》2011,(22):128-129
文学作品,作为要传递给读者美学意象和艺术享受的文本,需要借助模糊的手段。这使得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考虑语境和文化间的"异域差异"以求最大化的信息传递。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文学传递过程中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读者期待、美学视野。分析论证了文学模糊现象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自谦为"游击战式"的西方文学译介活动中,萧乾以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对西方文学的长期关注与敏感度向中国读者译介了大量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尽管期间波折不断,但依然促进了现当代中西文学的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学经过八十年代的高潮之后,商品经济的物质化大潮吸引了更多的关注目光,而更注重精神境界的纯文学从社会的中心被甩到了边缘,先前应运而生的大量的文学期刊也陷入了窘境,读者群的流失、发行量的下降、作品质量的下滑都成了文学杂志当前面临的大问题。文学杂志需要变革,需要突破重围,成了文学杂志和读者们的共同的期望。文学期刊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个失落的世界,不单发行量下降,而且主要是读者们对文学有隔膜,缺少认同感;对于大众来说,文学作品与生活现实有着距离,生活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都在发生着变化,而我们很多作品还停留在过去的题材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形式上。文学杂志更是如此,很多杂志仍然是沿用  相似文献   

9.
点文学作品只有走向市场被读者消费,被读者阅读后,才更有价值,而解决市场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出版的事,作家起效甚微,在作家与读者(作品被阅读)之间需要出版去构建桥梁,文学价值的实现需要文学出版。  相似文献   

10.
荆素蓉 《编辑之友》2011,(10):88-90
文学作品是作者根据美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具有不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换言之,译者要在总体把握原作的艺术审美构成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译入  相似文献   

11.
郭群 《出版广角》2015,(16):18-19
2012年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他的获奖为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为国外更好地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提供了渠道。同时也拉近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励中国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能被世界所接受的文学作品。要推动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挖掘和培养出色的翻译人才、提升文本质量、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借助出版的力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的网络化发展态势日益凸显。目前,中国在线阅读人群居世界第一位,文学网站签约作者人数已突破百万,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的读者达5000万之多。可以说,由网络文学引发的新的文学热潮,正在开创当代中国文学的崭新时代。同时,网络时代的文学呈现出了由资本运营支配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文学界,幻想文学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甚至在世界文学界也是如此,但随着《星球大战》《哈利·波特》《魔戒》等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大片的火爆,幻想文学在世界的地位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重视.幻想文学在现代中国一直处于文学的边缘,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研究课程中科幻文学研究赫然在列.但近年来,伴随着青少年巨大阅读市场的形成,幻想文学的空间也开始越来越大. 尤其到了最近两年,本土的原创幻想文学开始走向更多读者的视线中,而随着著名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的热卖,众多出版人也开始聚焦幻想文学出版,其中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儿童文学》杂志冲在了最前端!  相似文献   

14.
时世平 《出版科学》2011,19(6):52-54
包括诺贝尔文学作品在内的世界著名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近年来在中国出版界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一些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学翻译出版,使得翻译出版工作出现了粗制滥造的劣质化危机。文学翻译出版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摆脱这种危机,出版社要重新厘清文学翻译工作的性质,找准与作品内容、精神相契合的翻译者,在出版审批与监督上下功夫,以打造精品为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5.
胡适在论及文学翻译时曾经说过:“译者要向原作者负责。作者写的是一篇好散文,译出来也必须是一篇好散文;作者写的是一首好诗,译出来也一定(要)是首好诗。所谓好,就是读者读完以后要愉快。”(转引自刘重德《浑金璞玉集》许渊冲序)胡适在这里为文学翻译提出了一个标准:译得好才是对原作者负责。但怎么叫译得好呢?读者读完之后愉快才叫好。乍一看,胡适这段话也跟他的为人一样随和,宽容。一个“好”字作为对原  相似文献   

16.
世界政治的运行规律证明,弱国不仅无外交,更无话语权。而今,中国已经以更强大、更负责的大国形象出现时,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在哪里?这几年来中国读者对于国际报道的胃口被"吊"得相当高。一方面是随着国家自信力的提升,中国读者有了更多"晓天下事"的欲望;另一方面,中外交流稠密,涉及更多中国人在国外的现实利益和  相似文献   

17.
孙瑶 《出版广角》2018,(5):90-92
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交流的活动,当代中国文学英译本的推出就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成功之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出版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获得了海外读者的好评.文章从物质文化、民族文化及生态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中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及其对推广东方文化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寇静 《出版广角》2016,(4):30-32
随着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的不断繁荣,英美文学作品译介也逐渐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英美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作为古典名著的代名词,而在现代出版行业中,英美文学更多地意味着一种对西方文化的全新挖掘,一种从深层次角度对西方文化的探索。通过当代出版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挖掘和推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英美文学的出版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读者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益处。本文基于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现象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译介特点,试图探索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未来出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宇宙展览馆     
时间移民,刘慈欣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中国的科幻迷没有不知道刘慈欣的,刘慈欣是中国科幻小说界最高荣誉银河奖的九届得主,实至名归的中国科幻文学之王。中国科幻小说近年来在世界科幻文学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主要是得益于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科幻长篇的出版、畅销、外译、改编。他的作品宏伟而绚丽,空灵又不失厚重,受到中外读者的热烈追捧,产生了巨大影响。毫无疑问,在刘慈欣跻身世界一流科幻大师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文学》杂志是新中国第一份外译官方刊物,承担着向西方译介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塑造正面中国形象的任务。50年间,《中国文学》在帮助西方了解中国、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先驱与向导。文章以《中国文学》杂志的出版与传播为例,阐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办刊经验,剖析其停刊原因,以期为当下出版社“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