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多种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微信平台,逐渐被开发出社交、通信之外的功能.其中,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公益传播,成为汇聚民众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新型微公益方式. 微信公益传播的类型 作为新型微公益载体,从传播主体、传播主题、传播形式等方面区分,基于微信平台的公益传播类型极为丰富. 从微信公益的传播主体来看,可分为传统公益机构或民间慈善组织开展的微信公益、各类媒体开展的微信公益、诸多企业开展的微信公益、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的微信公益、个人开展的微信公益等.从微信公益的传播主题来看,可以分为公益活动、公益新闻、公益人物、公益文化、公益话题讨论等.从微信公益的传播形式来看,可分为微信朋友圈公益信息转发、微信公益群传播以及微信公益公众账号推送.  相似文献   

2.
正"得移动互联网者得天下",对于公益事业的发展来说,更是如此。整个公益信息发布平台开始逐渐向新媒体转移,基于手机应用的新的公益传播载体,尤其是公益微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公益思维、公益前景,对传统公益传播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公益微信是移动公益时代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覃玲 《青年记者》2017,(9):46-47
微信的功能日趋丰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使微信及其公众平台逐渐成为助力微公益重大项目推广的重要阵地. 传播现状 公益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传递信息的形式,一是以精选活动或重要信息公示为主的内容推送,二是用户可依据自身的兴趣主动获取所需信息.笔者在微信搜索中点击“添加公众号”一栏,以“公益”二字为关键词检索,对已获取微信官方认证的账户进行归类分析后发现有以下四类: 1.以国际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团体组织.其公益服务辐射范围广,对社会热点问题高度关注,作用形式集中在动员更多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去扶助而非以筹集善款支持.但微信公众平台更新频率并不高,而且内容主题受限,多以单一的图文形式表现,整体传播策略尚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多元性、广泛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存在的缺陷,互联网公益实践使"轻松筹"等微公益渐成趋势。传统媒体作为公益传播的重要载体,应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变化,探索具有更佳传播效果、更好社会效益的公益传播路径,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做出媒体特殊的贡献,这也是传统媒体所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在微信平台中大放异彩。其中,微信公益众筹成为微信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模式较之前的公益传播模式而言具备更多特点。本文将以"众筹网"为例,参考拉斯韦尔"5W"对其传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前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增强了相互沟通。基于该交流平台的微公益不仅传播性强,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为实现方便公众关注和践行的微公益项目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微博公益传播颠覆了传统的公益观念。本文以免费午餐项目为例,重点分析其微博公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微公益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其"人人公益"的理念,使大学生也可以成为公益的"微主体",唤起了大学生的公益热情,培养了其公益精神,也促进了思想道德观念的内化,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自我认知.大学生的微公益行为创新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径,彰显大学生道德行为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推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贺义荣 《传媒》2017,(23):78-80
近年来,公益传播借助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传播方式的革新提升了用户参与公益传播的用户体验,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小朋友画廊"活动为例,分析其传播策略以及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此助推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秦艺轩 《东南传播》2016,(7):113-115
社会化媒体时代,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对网民力量的凝聚,一种借助于新媒体而生的新型慈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公益模式,这种通过汇集点滴力量而最终产生巨大能量来帮助别人的慈善方式被称为微公益。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对于微公益认知态度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描摹出我国微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所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建构。  相似文献   

10.
微信建构的熟人社交平台,依托智能终端,借助互联网,用户发展迅猛,吸引了不少广告。本文通过分析微信特点、微信广告形式、微信广告传播力及微信广告传播瓶颈等问题,对微信广告传播和发展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微信广告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微信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构建广告传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涂诗卉 《新闻世界》2011,(7):128-129
微博的诞生为发展公益事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微博过亿的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聚焦某项公益活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其公益发展模式,并指出"微公益"监管面临的困境,以期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祥 《青年记者》2017,(2):34-35
微公益,是指公众从小事做起,借由新媒体自发参与公益的草根式公益行为.①近年来,我国的公益力量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大发展,形成了微公益这种新型公益形式.在媒体引导和推动下,微公益得以迅速发展.当前,在国家着力完善慈善制度、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微公益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通过具体分析"嫣然天使基金"微信公众账号,来展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公益组织之间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数字鸿沟现象。主要表现在受众接触信息、受众参与度、受众捐赠情况这三个方面。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比较公益传播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微公益是指以公益精神为核心,从微小的社会需求入手,注重积少成多的公益事件.与传统的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参与门槛低、交互性强等诸多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微公益传播更符合当下青少年身心发展及行为特点,青少年群体也成为网络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力量.结合微公益网络传播特征,具体分析青少年网络微公益的参与形式、参与原因,以及网络微公益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对完善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网络微公益活动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对社会的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对公益领域的创新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民间公益团体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许多有着责任感和爱心的记者也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微公益领域,帮助微公益团体解决问题,并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向爱心民众发布钱款去向,使整个公益活动更加透明,不断增强公益的公信力,呼吁更多的民众加入到公益行列中来.本文对微时代记者在公益活动中的角色以及记者作为公益活动的发起者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就微时代记者与公益活动的良性互动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9,(11):89-98
当下,游戏元素注入传播领域的现象不断出现,包括公益传播的游戏化现象。考察网络时代公益传播的游戏化可发现,公益传播与游戏的内在机制具有天然的偶合性,而人们渴望参与游戏的心理和具有补偿性媒介的技术演进使得公益传播的游戏化发展成为可能。网络时代公益传播的游戏化现象不仅可视为"传播游戏论"在实践中的回应,也强调了人在传播过程中占有主体性地位。通过对公益传播游戏化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使得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互联网下半场的用户特征和传播可能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微博与微信与公益事业的紧密结合,从微博公益到微信公益,参与方式不断丰富。近年来随着微信的迅速崛起,参与微信公益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青年白领作为社会上具备较高素质的群体,具备参与微信公益活动的基本条件。研究发现,青年白领微信公益的参与度与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最高学历、工作行业、税后月收入等因素并无显著关系。与感知易用性、传播内容的感染力、感知可信度、对微信公益的满意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公益报道日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江淮微公益,作为江淮晨报打造的省内首个固定发布的公益类专栏(2016年度被评为安徽新闻名专栏),通过微公益品牌的打造,在探究公益报道的"全媒体路径"的同时,构筑起传统媒体推动互动化、聚合兴趣群体、建立用户粘性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社交媒体的风靡深刻变革了大众的媒介使用方式,进而重构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心理情感和思维意识.微信是当今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腾讯发布的《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61%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打开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①微信已深度渗透用户生活.对微信用户传播心理的探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媒介认知及社会文化认知.本文从自我传播心理、人际传播心理和群体传播心理三个层面对微信用户的传播心理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白丽敬 《新闻世界》2013,(8):142-143
随着微信的问世与发展,微信用户总量已超出3亿。作为一款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它的出现与蓬勃发展体现了诸多的传播学原理,本文主要从微信的传播特性、传播模式、传播的正负效应几个方面解读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