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很容易得病。为了对付各种各样的疾病,人体自身就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皮肤破损后,为了阻止缅菌侵入,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很快聚集在出血口,形成血凝块,将出血口堵住。如果有细菌进入血液,血液中的白血球就能把细菌吞吃掉,不让这些入侵的细菌在人体内繁殖,危害身体。嘴巴、鼻子、气管中的黏液,也有阻止细菌进入体内的作用。鼻子里的鼻屎、鼻涕和嘴里的痰,往往粘有很多细菌。因此,随地吐痰很不卫生。  相似文献   

2.
医学前景     
绷带罗切斯特大学研制的一种智能绷带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伤口中的细菌或病毒。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也在研制智能绷带,他们设计的绷带通过清除妨碍伤口愈合的酶帮助难愈合伤口愈合。此外,弗吉尼亚大学所设计的绷带可以通过吸收受损组织中含氧量高的血液来加快伤口愈合。血液过滤器Cerus公司正在研制的一种血液过滤器集DNA和RNA检测于一身,这种仪器可以阻止包括艾滋病病毒和肝炎病毒在内的所有病毒和细菌进入血库。血库采用这种仪器可以保证血液的洁净而且可以增加血液供应量。Cerus公司希望这种仪器能在2002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常看到有的幼儿没事干就挖鼻孔,这是一个既危害健康又不文明的不良习惯。我们知道,鼻孔里长有许多绒毛,它的作用是阻止外界细菌、灰尘等脏东西随着人的呼吸进入鼻腔,起到门卫的作用。当灰尘、细菌吸进鼻孔时,鼻孔里  相似文献   

4.
液膜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液膜,顾名思义就是很薄的液体薄膜,它既能渗透,又能起屏障的奇妙作用。也就是说,液膜既可让某一种物质渗透过去,而同时又能阻止其他物质的通过。如我们人体的胃壁,即是液膜之一,它既可让胃内的养分渗过薄膜进入血液,维持人体生命,同时又能阻止胃中的消化液渗出胃壁进入血液中。否则,胃液一旦渗漏就会伤害人体的细胞,严  相似文献   

5.
糖,可以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食品,但是糖吃多了,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害的。多吃糖容易患蛀牙。蛀牙一旦形成,蛀洞中很容易被细菌感染,发炎时就疼痛,使孩子吃不好,睡不好。蛀洞中的细菌或细菌的毒素,会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病变,影响消化功能,引起孩子营养不良。细菌也可进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的病变。如果进入到血液中,就可以随血液循环而到达全身,引起多种疾病,如关节炎、肾炎,甚至发  相似文献   

6.
<正>一、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基础背景游戏和课程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血液千丝万缕地渗透在身体的每一个细小的部位,身体的表面是不容易看出血液,当血液充足的时候,身体就表现出生命的活力,而当贫血或血液出了毛病时,人就会显得苍白而无力。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也与之相似,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可是一到学校,多种多样的学科就把它的世界割裂和肢解了。二、音乐活动游戏化在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1.为了游戏化而游戏  相似文献   

7.
原地反击     
不依赖我们人类自身,感染我们的病毒就无法传播.找出潜藏在人体细胞中的致病因子也许就能生产出阻止流行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大观园     
微型“纳米车”以色列发明了微型“纳米车”,能把特定营养物质输入血液,并能阻止胆固醇与其他分子进入血液。  相似文献   

9.
水玻璃能使木材阻燃的原理是,硅酸钠水解能形成多聚硅酸,生成的无机膜在木材表面形成熔融的玻璃状隔层,可阻止木材受热分解出来的可燃性气体外逸和阻止大气中的氧气进入木材,并且有良好的隔热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刮痧也治病     
《中国教工》2011,(7):45-45
排出血液中的毒素人体中有两个储藏毒素最多的位置,一是肠道,二是血液。肠道毒素长期排不出去,就会被反复吸收,肠黏膜会病变、脱落,肠道就会老化。肠道中的毒素再次吸收的过程中,这些毒素会进入血液。血液受到了污染,就会变得黏黏糊糊,流动也不顺畅。血液出于自我防卫的本能,  相似文献   

11.
感染引起的发热 发热大多是感染引起的.在血液中漂流的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检查有没有什么混进身体中兴风作浪的可疑分子.当导致疾病的细菌或病毒进入身体后,被破坏的身体组织会放出信号召唤白细胞.白细胞在现场吞噬消灭细菌和清除病毒的同时,也会放出一些信号召集其他和免疫功能有关的细胞前来助战.代表入侵信号的化学物质会随血液流人大脑管理体温的系统,使它将身体的温度调节器从正常的37℃往上拨,并动员肌肉产生热量,导致发热.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2005,30(4):68-68
据2004年10月27日《参考消息》援引德国《世界报》10月8日文章称,细胞可以将水中低浓度的重金属铀结合在细胞膜中而去除饮用水中的铀。研究人员将每升含30微克铀的不同实验用水以含有名为JG-A12的球壳菌细胞的多孔陶制过滤装置过滤,成功地使水的铀含量降低到原来的1%。研究人员称,这种细菌是在细胞膜中的一种栅栏形蛋白质的作用下将铀结合到细胞膜上的,这是细菌为了阻止铀进入细胞代谢,从而免受铀的伤害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日益提高 ,对透析机和透析用水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未经处理的水除硬度高外 ,还有很多金属离子 ,用于饮用可以被接受 ,但用于透析是不行的。尽管透析液与血液有透析膜相隔 ,细菌等微生物不能进入血液 ,但这些高价离子和金属离子仍可进入人体 ,在体内蓄积就可以引起并发症。因此透析用水越纯净 ,安全性越大 ,所以必须严格处理透析用水 ,方能达到使用的标准。目前水处理的方法大致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水软化法和反渗法等几种。蒸馏法出水水质较纯 ,但过于消耗能源 ,增加透析费用 ,因此不是发展方向 ;水软化法所产…  相似文献   

14.
有些人有这样一种误解:一杯白水中没有什么营养,人们喝水只是为了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因为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70%。一个人,只要失去体内15%的水,就会有生命危险。其实,人体不仅需要大量的水维持生命,也需要水中的许多营养。普通的白水中含有很多化学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首先是钙,如果血液中的钙缺少,就会分泌出一种副甲状腺激素,影响身体的生长,这时人体就要从骨骼中溶解出钙来补充血液中钙的不足,以保持血液的浓度。长时间下去,随着骨骼中的钙流失,骨骼变疏松,自然会造成高血压、动脉硬化、头痛和麻木等病症。当然,人们仅仅依靠水中…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酒精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和扩散过程,对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了瞬时大量饮酒和长时间饮酒这两种情况下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的数学模型,同时使用数学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利用得到的结果,可以很快计算出某人饮用若干酒后,过一段时间血液中酒精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当人的身体组织受到损伤,血管破裂,血液从血管流出后几分钟就由液体变成凝胶状态,这便是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凝结成块,不仅能封闭伤口,防止血液继续外流,还能阻挡细菌等的入侵。在教学中,学生常常紧接着就追问:为什么人体血管中的血液不会自发产生凝固现象?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理解该问题,必须先明白血液凝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豆丁骑士为了把小布丁从昏睡中唤醒,在魔法王国著名的发明家诺玛博士的帮助下,缩小后进入了小布丁的身体里。豆丁骑士向血液中的细胞打听,得知这种昏睡药是从口腔进入的,立  相似文献   

18.
使用了3周的牙刷,细菌数量真的就高达百万,等于9杯抹布水的细菌量!这时如果你的嘴巴有伤口,这些细菌就极易进入人体。对此,专家提醒,每天刷  相似文献   

19.
原地反击     
不依赖我们人类自身,感染我们的病毒就无法传播。找出潜藏在人体细胞中的致病因子也许就能生产出阻止流行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张建国笑称,自己的血液中天生就有冒险因子和事业成就欲望,所以总是在寻找新的突破.舍弃原来的“铁饭碗”是如此,离开华为是如此,进入中华英才网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