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试题呈现(深圳中考第22题)(1)如图1,在矩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联结BE。(1)若BE=BC,过C作CF⊥BE,垂足为F,求证:△ABE≌△FCB;(2)若S矩形ABCD=20,则BE·CF=_____(2)如图2,在菱形ABCD中,cos A=1/3,过C作CE丄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过E作EF丄AD,垂足为F,若S菱形ABCD=24,求EF·BC的值。  相似文献   

2.
问题S△XYZ表示△XYZ的面积.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点,U、P、V、Q、W、R分别是线段BD、DC、CE、EA、AF、FB的中点.证明:S△UVW+S△PQR-1/2S△DEF是一个与的位置无关的常数.这是《中学数学教学》2010年第三期有奖解题擂台(103),至今未见证明,下面我们给出问题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例1已知:如图1,矩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将△ADE沿DE折叠后得到△DDE,且点G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DG交BC于点F,F恰好是BC的中点,求AB/AB.  相似文献   

4.
一、坐标系、坐标平移例1 平行四边形ABCD中,|BC|=2|AB|,若将AB向两方延长使|AE|=|AB|=|BF|,求证:CE⊥DF. 证明:取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使|AB|=α,∠BAD=θ,则|CB|=|AD|=2α,各点坐标为:A(0,0),E(-  相似文献   

5.
题目若D、E、F分别为△ABC的边BC、CA、AB上的点,且(BD)/(DC)=1,(CE)/(EA)=2,(AF)/(FB)=3,S△ABC=24,求△DEF的面积.(07年嵊州市初三数竞)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1.在 ABCD中 ,∠A∶∠B =1∶ 3,则∠C =     ,∠D =     .2 . ABCD中 ,BC=7,CD=4 ,∠ABC的平分线交AD于E ,则AE =     .ED =     .3.在 ABCD的周长为 6 0cm ,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的周长比△BOC的周长长 8cm ,则AB =    cm ,BC =    cm .4 .已知菱形的周长为 4 0cm ,一条对角线长为 16cm ,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     ,这个菱形面积为     .图 15 .如图 1,矩形ABCD中 ,AB =2BC ,若在CD上取一点E ,使AE =AB ,则∠EBC =    ° .6 .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母子三角形"定理及其在解竞赛题中的应用,供初中师生参考.1母子三角形定理如下图,已知P为AABC内的任意一点,EF//BC,KS//AC,GH//AB,记S△PKE:S1,S△FHP=S2,S△PGS=S3,S△ABC=S.求证:S=(S11/2+S21/2+S31/2)2.  相似文献   

8.
梅涅劳斯定理在空间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理1 设在△ABC三边(所在直线)AB、BC、CA上各取一点X,y,Z(异于顶点A,B,C),则此三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X/XB·BY/YC·CZ/ZA=1. 这是平面几何中的梅涅劳斯(Menelaus)定理,它是证明三点共线的一个有力工具。本文将此定理在空间作一推广,供大家参考。 定理2 (如图1)设在四面体ABCD的棱AB,BC,CD,DA上各取一点P,Q,M,N(异于顶点A,B,C,D),则此四点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相似文献   

9.
<正>1试题呈现(深圳中考第15题)如图1,在△ABC中,AB=AC,tan∠B=3/4,点D为BC上一动点,联结AD,将△ABD沿AD翻折得到△ADE,DE交AC于点G,GE△AGE/S△ADG=_____2解法探究由题意知△ABD沿AD翻折得到△ADE,所以∠ABC=∠AED,因为AB=AC,所以∠ABC=∠ACB,所以∠ACB=∠AED。又因为∠AGE=∠DGC,所以△AGE∽△DGC。在下列解法中△AGE∽△DGC的结论不重复证明。  相似文献   

10.
题目阅读材料:如图1(1),△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任意一点,点P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r_1、r_2,腰上的高为h,连结AP,则S_(△ABP)+S_(△ACP)=S_(△ABC).即1/2AB·r_1+1/2AC·r_2=1/2AB·h.所以r_1+r_2=h(定值).  相似文献   

11.
<正>1试题呈现(滨州中考第22题)如图1,点E是△ABC的内心,AE的延长线与边BC相交于点F,与A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1)求证:S△ABF:S△ACF=AB:AC;(2)求证:AB:AC=BF:CF;(3)求证:AF2=AB·AC-BF·CF;(4)猜想:线段DF,DE,DA三者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直接写出,不需证明)2解法探究  相似文献   

12.
<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就从一道中考题的答案说起.一、问题提出(2018年安徽中考题)矩形ABCD中,AB=6,BC=8.点P在矩形ABCD的内部,点E在边BC上,满足△PBE∽△DBC.若△APD是等腰三角形,则PE的长为____.1.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由2018年安徽省考试院提供.答案为:3或6/5.2.与生交流考后,笔者与考生们交流.在没有看到"参考答案"时,优秀的考生都这样坚信:这题一定不止两个答案.他们回忆在考场上的情  相似文献   

13.
<正>反比例函数y=k/x的本质特征是:两个变量y与x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由此不难得出反比例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性质如图1,点P(x,y)是反比例函数y=-k/x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PA⊥x轴于点A,作PB⊥y轴于点B,则S_(长方形AOBP)=|k|,S_(△PAO)=1/2|k|.下面举例说明上述结论的应用.一、正向应用例1如图2,点A在双曲线y=1/x上,点B在双曲线y=3/x上,且AB∥x轴,C、D在x轴上,若四边形ABCD的形状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____.  相似文献   

14.
玩转矩形     
图形折叠的本质是轴对称交换,折叠起来趣味无穷,矩形因其独特的性质,故以它为载体的折叠问题倍受命题者青睐.原题如图,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AD=BC=1,AB=CD=5.在矩形ABCD的边AB上取一点M,在CD上取一点N,将纸片沿MN折叠,使MB与DN交于点K,得到△MNK.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给出一个类似于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的余弦形式。然后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定理] 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垂心为H,则AH=2R|cosA|,BH=2R|cosB|,CH=2R|cosC|。证:设BC=a,AC=b,AB=c,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A(0,0)、B(c,0)、C(bcosA,bsinA)。∵ K_(AC)=tgA,而BH⊥AC,故K_(BH)=-ctgA。∴直线BH的方程为y=-ctgA(x-c),于是CH=|yC-yH|=|bsinA bcosA·ctgA-cctgA|  相似文献   

16.
应用张角公式求三线段的连比值,不仅富有新意、相当有效,而且能够化难为易、变繁为简.现以几道初中几何题为例,介绍这种创新的解法如下,供教师参考.一、张角公式如图1,设直线ACB外一点P对于线段AC、CB的张角分别为α、β,则(sin(α+β))/(PC)=(sinα)/(PB)+(sinβ)/(PA).证明:因为S△PAB=S△PAC+S△PCB,所以1/2PA·PB·sin(α+β)=1/2PA·PC·sinα+1/2PC·PB·sinβ,两边同除以1/2PA·PB·PC,即得所证等式.  相似文献   

17.
题目: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BC=12㎝,点P从点A沿边AB向点B以1㎝/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向点C  相似文献   

18.
题目已知直线l与椭圆C:x2/3+y2/2=1交于P(x1,y1)、Q(x2,y2)两不同点,且△OPQ的面积S△OPQ=(61/2/2),其中O为坐标原点.(Ⅰ)证明:x12+22和y12+y22为定值;(Ⅱ)设线段PQ的中点为M,求|OM|·|PQ|的最大值;(Ⅲ)椭圆C上是否存在点D、E、G使得S△ODE=S△ODG=S△OEG=(61/2/2)?若存  相似文献   

19.
<正>题目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1/2),BC=2,点E为BC中点,点F在边CD上,若→AB·→AF=2(1/2),则→AE·→BF的值是_______.该题以向量的计算为命题背景,突出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角的余弦公式、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基底思想、坐标化思想等.这些经典的性质与思想方法充分反映了向量题的解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一道有趣的概率题有一道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的求概率的问题:将一根长10cm的铁丝用剪刀剪成两段,然后再将每一段剪成等长的两段,并用这四段铁丝围成一个矩形,则围成的矩形面积大于6 cm2的概率等于().A.1/5B.2/5C.3/5D.4/5解如图,AB为长10cm的铁丝,剪断点为M,设AM=x(0x10),则矩形面积为x/2·10-x/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