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反思是方方面面的,它既涉及体制、制度,也涉及内容、方法等。这次的教育改革,尤其是生命教育在这方面应该加以反思,也就是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保护动物,保护环境,道德和自律教育,敢于负责的教育,实事求是的教育和无私奉献的教育的反思。而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的要求反思就尤其重要。一、教师要进行教育思想和心理换位的反思努力做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不断地调整。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方面问…  相似文献   

2.
程元英 《现代教学》2007,(12):18-19
读完市八中学乐黎辉老师“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一文后,感到乐老师是一位注意在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师。她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生命教育,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针对解剖实验的即时当堂教学,有由此引发的有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主题教育。其主题教育的方式是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的。其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有“红心鸭蛋”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少年伤害自身或其他生命的现象频频发生。伴随着对这一现象的反思.生命教育成为一种教育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我国也在积极倡导践行生命教育,但由于传统化、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生命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弥补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是提高教育效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朱海风 《教育与职业》2002,(9):21-22,25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幅度地萎缩,尤其是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锐减,由此引发的关于是否应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争论至今还未中断。这既是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反思,也是对如何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讨论,在此讨论中,更多的声音是应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然而这种呼声并未阻止中等职业教育日趋萎缩的局面,这就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一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的滑坡,其利弊如何判断,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这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涉及到中等职…  相似文献   

5.
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生命的延续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反思教学激情  相似文献   

6.
徐晓晶 《考试周刊》2014,(16):117-117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对人这一复杂个体的认识,教育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生命教育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促进生命教育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以培养人为最高旨归,这意味着教育应当关注受教育作为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生命教育应成为现代教育反思的起点之一。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就应当: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内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一切为了孩子”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的课堂呈现一派新景象,但也牵引出一系列的教育问题,这其中让人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的任务是什么?从本源上说,它是回归生命、尊重生命、感悟生命、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即践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一切为了孩子"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的课堂呈现一派新景象,但也牵引出一系列的教育问题,这其中让人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的任务是什么?从本源上说,它是回归生命、尊重生命、感悟生命、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即践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0.
2020年2月27日,何怀宏先生就疫情下的生命哲学议题接受了马国川先生的采访,采访内容已以"要始终把生命原则放在首位"为题见诸相关网站。这一议题与教育高度相关。反思学校教育,生命教育也存在不少短板。为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经商马国川、何怀宏先生,邀请高德胜教授加入,在原采访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与深化,形成现在的对话,特予刊布,以期推助社会尤其是教育领域对生命原则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有所不同,教育工作者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会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敬畏生命并且热爱生命。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地理学科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展开探讨,探究高中地理教学和生命教育融合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师生生命质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由此,生命教育理念开始在教育研究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从生命的视角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问题。文章通过对2004年文献检索,从生命教育研究的理论视角、生命教育理念与课程实践、学校管理及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这几个方面对生命教育作了综述,以期引起大家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个体的教育哲学是具有独立性、实践性、反思性和引导性的教育哲学,帮助教师加强教育信念并深刻理解教育本质,有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时,运用哲学的思维去反思和审视教育经历,这不仅可以提升教师职业自我认同感、体现教师的专业化,也表现出内生性的品格修养,最终可以让教师在自己的生命经历中体现生命价值。学习教育理论,增强教育信念;反思教学实践,做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双重交往互动,重构教育生态场域,这是形成教师个体教育哲学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知识变化促使人们对教学不断进行反思。在生本教育的观念里,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它更是基于教育视野里生命特质基础上的“生命体悟”,并期待通过生命自身的力量促进儿童生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尤其是竞争日益剧烈的现代社会,即使是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对其进行生命教育也尤为重要。初中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坚持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关注理由 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是为其成长创造适应的环境和条件。 既能发掘和激活生命基因的活性功能,又能培育和增值生命基因的教育,才能优化和提升生命质量,奠基生命的终身幸福,而这样的教育应当是着眼并适宜生命和谐发展的生态教育。 从反思、批判偏离了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出发.从有助于生命发展的学校教育内部系统和谐及其与外部环境有机沟通着力:营造适宜生命成长的优良环境,培育生态课程文化、构筑德育生态系统……三年探索。成都玉林附小初步构造了和谐的学校教育生态。 附小的探索表明:促进生命自由、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路线的确立和行进,关键在于培育适合生命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这或许正是现代学校教育着力的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反思与建构     
我国幼儿教育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丰富而活跃,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最富生命的一部分,是其他阶段的教育所不能及的。然而,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人们习以为常但却颇让人费解的现象、说法和做法。在此,笔者列举一二,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反思,与广大幼教界同仁进一步思考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一、给幼儿“电脑热”泼点冷水电脑据说computer译成“计算机”不太准确,虽然称compuuter为“电脑”已越来越普遍,但仍有人使用“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生命产物,它…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教育事业是事关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涉及国兴民强的事业,也是牵动千家万户的事业.而教育教学质量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生命,因此,我们应该用科学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好、促进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是五育中的首要因素,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充分挖掘生物教材中的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因素,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生物教学中,是时代的呼唤,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生命的物质性教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命也不例外。自1928年俄国植物学家伊万诺夫斯基首次发现第一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之后,人们逐步认识到生命物质是核酸和蛋白质,而核酸又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20.
目前,素质教育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逐步地被引进到现在的教育教学当中来。这是对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的反思而得出的正确的结果。然而,毕竟现在素质教育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就多年教学中的经验对目前的素质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