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5,(12):0-11
入选理由:即将过去的2005年.对于张怡宁来说.也许比她获得奥运会冠军的2004年还意味深长。五月的上海世乒赛.张怡宁获得女单冠军.加上2004年获得的奥运会和世界杯女单冠军.她成为了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继邓亚萍和王楠之后.拿到三大赛女单大满贯的第三人。然而一周后,厄运突至.欲在全运会预赛上大展宏图的张怡宁在混双训练中意外受伤.手掌根部骨折.在命运的捉弄下.她体会了一次对抗伤病和挑战自我的艰难复兴。  相似文献   

2.
张怡宁     
张怡宁6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张怡宁球风硬朗,打法凶狠,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领军人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蝉联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4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长春站女单、女双冠军,新加坡站女单冠军、女双四强,克罗地亚站女双四强,日本站女单冠军、女双亚军,雅典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女双冠军;张怡宁…  相似文献   

3.
年度巧合     
年度巧合:张怡宁4比3王楠(-6,6,-8,-6,7,6,9),十运会,女单决赛 入选理由:从1989年到2005年,风雨沧桑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人才辈出, 却在16年间,始终保持着“双凤朝阳“的态势,邓亚萍和乔红,王楠和李 菊,王楠和张怡宁……从2001年的九运会到2005年的十运会,王楠依旧出 色,而张怡宁也越来越强。 巧合的是,张怡宁和王楠是全运会46年的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在相邻 两届单打比赛中,都同时入围到最后决赛的运动员。略有不同的是,四 年前在广州,王楠胜得无可挑剔,张怡宁输得有些悲壮和难堪;四年后 在无锡,张怡宁的胜利虽然坎坷,却名至如归,王楠的失利让人有些伤 感,却依旧无可挑剔。又是一个四年,一个难以逃脱又不得不承认的运 动生命周期,“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张怡宁和王楠的 巧合,其实也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发展必然  相似文献   

4.
王楠/张怡宁从个体看.两代天后王楠和张怡宁无疑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都有点儿失意。王楠没能跻身女单4强,张怡宁在半决赛惨败给郭跃。但从整体看,她俩却创造了一个历史:连续在47、48、49三届世乒赛上问鼎女双冠军.她们将获得复制的波普杯。这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获得的第四个世乒赛复制奖杯。前三个复制杯分别是圣·勃莱德杯(庄则栋)、兹·赫杜塞克杯(王涛/刘伟)、吉·盖斯特杯(王楠)。如果算上45、46届世乒赛和李菊搭档获得的两个女双冠军.王楠已经成为乒乓球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女子双打球员。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2009,(3):35-35
世界冠军 1月10日至11日,2008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在中国长沙举行。中国选手王皓获得男单冠军;张怡宁获得女单冠军。  相似文献   

6.
王楠     
2000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王楠3:2战胜了队友李菊,成为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也拿到了她的第二枚奥运金牌。更重要的是王楠也是继邓亚萍之后第二个获得“大满贯”的乒乓球女运动员。王楠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7,(11):6-6
如果曹燕华今年20岁的话,那她就生于1987年初,仍然属虎,性格不变。如果我们把她当年的成绩复制到今天,那么20岁的曹燕华应该已经得到了一次或者两次乒乓球世锦赛的女单冠军,重要的是,没准还有一次奥运会的乒乓球女单冠军。而此时此刻,她正在向自己的第二个奥运会女单冠军和世锦赛女单三连冠冲击。稍微夸张一些,从性格、球风、技术、女人味、偶像气质、成绩综合看起来,曹燕华就像是今天的张怡宁、王楠、郭跃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8.
张晓亮 《乒乓世界》2010,(9):154-154
2005年10月,江苏无锡,十运会女单决赛,张怡宁上演大逆转,战胜王楠获得金牌。第二天,几乎所有媒体都用“女乒一姐,完美接棒”作为标题。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9,(12):22-22
九运会乒乓球的女单决赛是张怡宁对王楠,我记得张怡宁一度以2比0领先(当时是21分制,5局3胜),后来被王楠把比分追了上去。打到第5局的时候,张怡宁就完全崩溃了。王楠大比分20:5领先。最后一个球,张怡宁打都没有打就把球摁在桌子上了。  相似文献   

10.
年度冷门     
年度冷门:卫冕冠军王楠负文炫晶,上海世 乒赛 入选理由:2005年5月,王楠不到27岁,世 界排名第2,前5届世乒赛,她在女子单打比 赛中取得的成绩是:43届第5、44届亚军、 45,46、47届冠军。文炫晶,不到19岁,世 界排名第52,此前没有参加过三大赛,公开 赛的最好成绩是2004年埃及公开赛的单打4 强。面对直拍反胶打法的对手,尽管王楠两 面打一面,但从比赛开始她就陷入了极度被 动的境地,拉不死,防不住,激战7局后, 以3比4败北,制造了48届世乒赛乃至2005年 世界乒坛最大的冷门  相似文献   

11.
除了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女单冠军,几乎所有能拿到的金牌,张怡宁都拿过了。她对世乒赛单打金牌的渴望因此不言而喻。事实上,她也完全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在国家乒乓球队,很多教练和队员在赛前都看好张怡宁。遗憾的是,她又一次站在了冠军的旁边。就像以往和王楠的大多数比赛一样,尽管单论技术,张怡宁已经具备了与王楠抗衡的实力,但这一次她还是功亏一篑。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回张怡宁没有哭。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她大大方方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平静得让人看不出她刚刚遭受了怎样的挫败。许多人说:“张怡宁成熟了。”还得学王楠张怡宁和王楠的比赛真…  相似文献   

12.
王楠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之后,产生了三项纪录:第一,获得金牌的张怡宁成为第六位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另外四人依次是邓亚萍、伏明霞、李小鹏、郭晶晶和王楠):第二,获得银牌的王楠成为奥运会成绩最好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因为和邓亚萍、张怡宁相比,王楠多一块银牌;第三,王楠成为继伏明霞之后,第二位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都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新体育》2006,(2):9-9
张怡宁“本命年”包揽到底 2005年12月15日女乒世界杯决赛中,张怡宁以4比0完胜队友郭焱, 为自己的2005年再添一座冠军奖杯。这样,世乒赛、十运会、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2005年张怡宁包揽她所参加的所有重量级赛事的女单桂冠。“大巴”杀回CBA 从美国归来的篮球运动员巴特尔2005年 12月16日到篮协注册, 正式完成从NBDL联赛转会CBA的手续, 并于当晚在北京首钢队与山东金斯顿队的比赛中第一次亮相。  相似文献   

14.
萨格勒布世乒赛郭跃获两金一银2003年.不满16岁的郭跃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在巴黎,她获得了一枚女双银牌,进入了女单8强。2005年,郭跃当时的主管教练韩华为她定下了上海世乒赛的指标:一二三。最后,郭跃获得混双冠军、女双亚军和女单季军。如果说.巴黎世乒赛属于王楠,上海世乒赛成就了张怡宁,那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的女主角则是刚刚成年的郭跃。  相似文献   

15.
夏娃 《乒乓世界》2003,(11):30-33
有80多名国手参加的2003年“恒顺醋业杯”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经过8天共1125场角逐.于9月30日在江苏省镇江市落幕。在420多名参赛选手中,张怡宁收获最丰,代表北京队获得女团、女单、女双三块金牌;20岁的王皓首夺全国男单冠军,并与孔令辉合作摘走男双金牌;王楠分别与马林、张怡宁合作.获得两项双打冠军;马林除了混双冠军之外,为广东队夺取男团冠军立下赫赫战功。 国家队的所有教练员都赴镇江观看了这次比赛。本刊特邀国家队领导小组副组长尹霄和李晓东分别时男女国手的表现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5,(12):32-32
入选理由:从1989年到2005年,风雨沧桑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人才辈出.却在16年间,始终保持着“双凤朝阳”的态势.邓亚萍和乔红,王楠和李菊.王楠和张怡宁……从2001年的九运会到2005年的十运会,王楠依旧出色,而张怡宁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乒乓球界,国栋、国梁兄弟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巾帼不让须眉"在乒乓球世界也同样适用。曾经,有一对乒乓姐妹也为大中华的乒乓球事业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为河北籍球员树立了楷模,并目她俩还在续写着更为精彩的篇章……1981年,前南斯拉去诺维萨德,第36届世乒赛女团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阵韩国队。为中国队打头阵的是来自河北保定年仅20岁的小将齐宝香。她击败了几天后闯入女单四强的黑马李寿子,为中国队如愿捧回考比伦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从此确立了她在中国乒乓球队一线主力的地位。23年后,2004年的卡塔尔第47届世乒赛上,女团决赛在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之间进行,双方的出场阵容是:张怡宁、王楠、郭跃对帖雅娜、柳絮飞、张瑞。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齐宝香不禁开怀——场上双方六个主力队员,一半是她的弟子。张怡宁、郭跃和张瑞在国家二队时都曾师从于她,按她的话说,"现在女一队很多队员,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大部分我都带过。"齐宝香用不足10年的时间,让自己站到了世界比赛的最高领奖台;用23年的时间,让自己培养的三名队员同时出现在争夺最高荣誉的赛场,编织着同样的梦想。回忆着30多年自己与乒乓球的故事,齐宝香不禁感慨:"我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相似文献   

18.
奥运红粉组     
《乒乓世界》2008,(8):46-53
实事求是地说。这支中国女队是历史上阵容最为强大.主力队员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在这支“梦幻劲旅”中,王楠、张怡宁和郭跃都曾是世乒赛女单冠军。前两人还是乒坛大满贯得主。同时,王楠已是奥运会的三朝元老。比赛经验极为丰富,是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运动寿命最长,状态保持最好的人。张怡宁和郭跃也参加过雅典奥运会。张怡宁在雅典加冕了双冠王.而郭跃在女双比赛中夺得了铜牌。  相似文献   

19.
年度赛事     
年度赛事:张怡宁4比3王楠(-6,6,-8,-6.7,6.9),十运会,女单决赛 入选理由:这是一场很多人期待看到,却又不愿意看到的比赛,两个当 今女子乒坛的顶尖高手理应在决赛中相遇,理应诠释中国乒乓的精髓, 然而,对于同样可爱,同样曾经经历过磨难和正经历着世事变迁的她俩 来说,胜负确实有些残酷。 这是一场十运会所有比赛项目决赛中,水平最高,受关注程度最高, 意义最为深远,最没有负面新闻的对决,整场比赛打满7局,胜出方的优 势只有乒乓球比赛中胜利的最小单位——2分。比赛结束后,关于张恰宁 和王楠的报道铺天盖地,有为张恰宁叫好的,有为王楠惋惜的。作为一 个曾经叱咤赛场的职业击剑手,十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 局长肖天,在无锡体育中心的主席台上也领略了一次乒乓球赛场上的华 山论剑,并大为感慨。  相似文献   

20.
杨华 《新体育》2008,(12):13-14
中国女乒有着“一姐”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从邓亚萍到王楠,从王楠到张怡宁,总有这样一个人可以独挡一面,开创时代。在新的奥运周期里,20岁的李晓霞用一连串的胜利宣告强势崛起:2008女乒世界杯蟾宫折桂,成为“无机时代”第一个世界冠军,紧接着又超越两届奥运女单冠军张怡宁,职业生涯中首次占据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