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把握报刊业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时政类非公益性报刊转企改制大体分“三步走“。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推进中央企业所办报刊转企改制。第二个阶段,主要对象是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所办的报刊。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党政机关所办的报刊的改革。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也要加紧进行,重点是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2010,(6):4-5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启动宣传经营分离改革2009年.重庆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重庆出版社已经转企改制,重庆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完成核资工作。非公益性、非时政类报刊医药导报社、课堂内外杂志社、中国药房杂志社启动转企改制试点。  相似文献   

3.
传媒资讯     
《记者摇篮》2013,(1):59-60
新闻出版总署:今年非时政类报刊要加快转企改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蒋建国在中央行业报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会上提出,加快推动行业类专业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发展,力求在转制、转型、转营、转战四个方面实现新进展。他强调,2013年非时政类报刊要加快推进转企改制,能转企的要转企,已转企的要改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秉承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线,标志着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报刊业的改革开始从以前的"增量改革"思路向"存量改革"思路转变。本文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思路、背景、主要内容等做了介绍和分析,并在认为转企改制能极大地解放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生产力、释放体制活力的前提下,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十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408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启动,这是从该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3月23日召开的会议上传出的消息。一是着力推动符合条件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408家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要分类分批、规范有序、深入扎实地推进。二是鼓励、  相似文献   

6.
传媒     
《新闻通讯》2009,(8):64-64
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今年全面启动 针对阻碍我国报刊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一系列改革措施即将出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近日在接受专访时透露,今年要全面启动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并研究确定公益性报刊的分类标准。下半年将在全国实施报刊评估退出机制。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出版传媒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从表面上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以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改革。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主要分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和报刊编辑部两个部分,2011年以来,转企改制风起云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然也存在一些难题有待解决。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情况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19号文")出台,明确提出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目前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  相似文献   

8.
传媒动态     
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今年全面启动针对阻碍我国报刊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一系列改革措施即将出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近日在接受专访时透露,今年要全面启动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并研究确定公益性报刊的分类标准。下半年将在全国实施报刊评估退出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在安徽、上海启动.推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报刊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重组优势资源、优化报刊业结构,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这项改革的推进是将我国期刊推向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全球期刊市场化浪潮中我国期刊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学术期刊作为“非时政类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行列.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10,(7):54-54
第一,重点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2010年年底前,完成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具有独立法人的经营性音像电子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任务。积极推进党报党刊所属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年底前完成中央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深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具体实施上,转企改制工作中央和地方同步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分两批进行:2011年6月已经启动了第一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2月,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在安徽、上海启动。推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报刊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整合重组优势资源、优化报刊业结构,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  相似文献   

13.
《传媒》2011,(11):6
年初,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曾指出,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到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目前已有1500多家完成转企。在转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都确定以后,解决困难和突破瓶颈已成为改革的关键所在。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已经转企改制的报刊有何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马莉 《传媒》2011,(6):30-32
2010年,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全部按期完成,之后全国启动了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改革,到目前已有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15.
赵少红 《新闻世界》2014,(9):277-278
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攻坚非时政类报刊堡垒,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核心工作,并给出了总的时限要求: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将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相似文献   

16.
关键词:转企改制预期:分类改革将有实质性进展2009年,是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根据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报刊改革调研和有关文件起草工作,同时大力推动中央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试点工作,优化报刊资源结构,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报刊业集团化、集约化发展,为全面启动报刊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柳斌杰:推进184家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做客“新华网”时谈到:新闻出版改革围绕塑造市场主体、公益性单位改革、市场资源整合以及投融资体制等四个方面进行,并取得了成效。实践证明,凡是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其资产规模、经营收入、职工年薪、利润指标都在成倍增长,新闻出版生产力完全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10月17日,北京市召开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动员会,确定了53家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会议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要求,确保时间进度,全面完成北京市属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每月视点     
事件上海首批106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将转企改制日前,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了《上海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方案》。2月6日,上海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切入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音像、报纸和文化类期刊的出版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作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期刊的出版体制改革也在有步骤地开始.2008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工作会议上提出:"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三年三步走',即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办的报刊在第一阶段完成改革,第二阶段是改革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主办的报刊,第三阶段是部委所办的报刊,力争三年建立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完成重塑市场主体和培育战略投资者、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