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徐迅 《声屏世界》2014,(5):51-51
从"三贴近"到"走转改"再到"走群众路线",新闻媒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采制出一篇篇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应该怎么样走群众路线才算是科学合理?一般说起来,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要比社会民生新闻难,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比央视和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更难。这是因为,其一,时政新闻与社会民生新闻定位不同,前者注重新闻宣传教育,后者注重新闻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是公众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平台,它同民生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有着很大的关系。民生新闻就是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通过对民生新闻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构建民生新闻中的公众话语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琦 《新闻窗》2011,(5):81-81
民生新闻以人本关怀为立场,以平民视野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和决策权更多地让给平民百姓,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就在民生新闻"高歌猛进"之时,其自身局限性也慢慢显露出来,加之操作者的不当,使这种局限越发明显,民生新闻的发展似乎进入了"拐点"时期,综合起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孙阳 《新闻世界》2010,(11):62-63
民生新闻走过了人见人爱的亲民性初期,进入到过于琐碎化而屡被诟病的阶段,面临"生存危机"。民生新闻到底该向何处走才能走出一条"生路"、才能在"后民生"时代继续保持活力?本文将对民生新闻的现状、民生新闻的弊端、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等三个部分进行梳理,提出民生新闻"融入主流是必然趋势、强调策划是生存之本、舆论监督是制胜法宝、人文关怀是终极品格"的观点,以期能为民生新闻找到走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节目内容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要贴近百姓的视角,符合受众的需求,但是民生新闻不仅要反映"柴米油盐"等百姓起居饮食、日常生活的事情,还要站在民生的角度,用群众的语言去解读党的方针政策、政府部门的举措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等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命题,把民生报道扩展为具有更深意义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的价值“迷离”了吗?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究其根本在于它的“平民化”本色,以平民的视角观察社会,以平民的语言表达新闻,更多的关注投给了普通百姓、更多的话语权交给了基层群众。从本质上说,民生新闻所涵盖的价值取向的根本点在于“民生”和“民主”。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的报道就是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疾苦,站在民众的角度,从普通市民的需求出发来报道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民生新闻隶属于社会新闻范畴,但较之一般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报道更加注重理顺受众情绪、解决实际问题、保障普通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因此,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濮京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04-105
本文针对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进行分析和阐述。什么是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9.
史军 《新闻世界》2014,(2):22-23
"寻找民生新闻的另类和谐表达方式,用平和心态、艺术方式为民请命"。笔者觉得这句话意义深远。民生新闻是以区域为语境和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生为中心。民生新闻不能只停留于琐碎和表面,应该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再就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找到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立足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成了电视新闻的一种重要报道样式,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一、以社会新闻做基石。民生类新闻栏目坚持平民视角,关注民生民情,为社会大众排忧解难,将话语权交给社会大众。报道的重点是社会大众,焦点是关注民生民情,重在讲述社会大众自己的故事,通过对社会大众身边的典型事例、典型细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当前存在的三种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类型出发,分析相对应的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记者对其职业角色的定位和呈现,并分析了他们生成的原因。分析得出,在"报道类"、"帮忙类"、"调解类"民生新闻中,记者分别作为"报道者"、"参与者"、"记录者"而存在。这种角色呈现不仅和节目定位有关,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蒋京兰 《新闻世界》2010,(7):189-190
"民生新闻"应以"民"为主体,以"民生"为题材。因此,对"民"与"民生"的理解至关重要。"民"有"市民"和"农民",而"民生"有"大民生"("国计")与"小民生"。而现实的"民生新闻",却恰恰在这两点上存在误区:其一,可见"市民"而不见"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缺席;其二,多见"民生"而少见"国计",这就使"民生新闻"流于形式、沦于琐碎。  相似文献   

13.
林丽娴 《新闻窗》2013,(6):71-72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个人意识逐渐提高,对于媒体监督权力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通过关注民生新闻来体现对自己生活品质的关注。民生新闻是不同于社会新闻的"新兴"新闻模式,也是最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模式。而作为基层媒体的重要代表,地方广播电台不仅有必要做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4.
于潇 《新闻窗》2011,(5):43-43
近年来,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方针指导下,新闻界兴起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民生新闻,从广播电视媒介到平面媒体,从小民生扩充到大民生,成为新闻传媒时下最惯用的新闻表达手段。从新闻业务的研究角度看,什么样的新闻是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关注民生、民情、民意为内容的民生新闻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和青睐。随着人民大众开始越来越注重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但细细想来,目前的民生新闻基本多局限于社会生活领域,而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报道的民生化问题则显得相对不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各级媒体办的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可以说是空前火爆。无论是省级台还是市级台,只要是民生节目一办就火,一抓就灵?究其根源,主要是报道对象的转变,普通百姓及其身边的新闻事件成为新闻主体。百姓有了话语权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有人说民生新闻的大量出现是中央关于新闻改革的新思路,国家的社会发展政策,媒体的竞争以及群众对知情权与话语权的渴求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民生新闻不但遍及大小媒体也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这里仅就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把握话语权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们这里所说的话语权是指通过媒体发出的团体和个人的声音。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过度地强调了媒体的“喉舌”和“工具”作用,普通老百姓很少有在媒体上发表意见和意愿的机会。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8.
李兰 《东南传播》2010,(8):9-11
民生新闻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民生新闻产生的制度环境,从记者对自我身份的想象入手,指出民生新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分析了民生新闻背后所反映出的制度问题,以及媒体对自身定位的问题。文章最后认为,民生新闻要实现从"老百姓"话语向"公民"话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从传统意义上可以分为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科教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一般认为,民生新闻是从社会新闻中提取出来的,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起民生新闻,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自己的事。目前,无论广播还是电视,每个台都有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在这里,百姓心声得以表达,民生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话语权交给了受众,作为新闻媒体我们为受众搭建起一个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百姓疾苦,为民排忧解难。辽宁  相似文献   

20.
正虽然社区新闻一开始曾因其家长里短的"琐碎"而一度令业内人士质疑,但社区新闻的报道实践证明:它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有着非常广泛的新闻市场和受众。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晚报》近年来依靠社区新闻来打"关注民生"牌,在拓宽社区新闻报道新领域的同时,关注百姓生存状态,服务百姓生活,以民生新闻为主形成自己的亲民风格,从而实现报纸的社会功能。地市报为何要加强社区新闻报道社区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延伸,加强社区新闻报道,是《周口晚报》实践新闻"三贴近"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