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背景下,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向新媒体平台转变,导致党报深度报道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改进党报深度报道的策略,为新媒体时代党报深度报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强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重创美丽花园城市。厦门日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使得这次重大事件报道有速度、有深度、有力度、有热度。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报道重大事件的成功实践,检验了党报转型的成果,使党媒的影响力再获提升。  相似文献   

3.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农民工就业难问题成为突出现象.如何做好农民工报道,更好地为农民工服务,牵动着党报社会责任的神经.为此,金华日报将"温暖"定为2009年民工报道的主基调,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围绕农民工的报道活动,拓宽服务思路、服务领域和服务方法,从关注农民工心理人手,为他们提供心灵情感的服务,推出多个专题活动和专版报道,既贴近农民工丁的实际需要.更贴近农民工的情感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进一步提升了党报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峰 《新闻世界》2023,(1):7-11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党报和新媒体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党报融媒体从传播形式上适应新媒体的转变,然而党报融媒体编辑思想正经历碰撞和调整。本文以安徽日报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指出党报融媒体编辑思想仍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报道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指导性,同时也应充分利用新传播技术优势,创新报道手段,提高话语构建能力,增强传播力引导力。  相似文献   

5.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党报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党报属性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以新媒体迅猛发展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冲破了既有的传播格局,使思想舆论引导方式产生了颠覆性变革.如何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实现融合传播,是对党报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的集中检验.  相似文献   

6.
张东进 《东南传播》2012,(9):174-176
本文选择纸质媒体的权威代表《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进行的新闻实践活动为研究内容,从党报的报道理念、党报记者的工作作风以及党报的文风三个方面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党报在这一期间涌现的新闻作品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剖析党报在此次活动期间对以往问题和弊端的改进与突破,指出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改变现实困境和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时代,深度报道仍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党报必须通过提供独家的、高品质的深度报道,打造精品深度报道栏目,建立吸引读者的长效机制,培养读者对党报的追看习惯甚至阅读饥渴,进而提高党报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微信、微视频、自媒体等新媒体,对党报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融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生动活泼的海量内容等优势,党报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加强策划、挖掘优势、打磨精品。本文主要以获得黑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的系列报道"龙江科技企业孵化器巡礼"为例,探讨在融媒体时代,党报深度报道应该坚守什么?转变什么?从而在报道出彩的同时,增强党报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重在一个"新"字。在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作为党报记者,如何在"重复"题材报道中写出新意,是一个难题。本文作者同时具备新媒体和纸媒从业经历,并活跃在党报采访一线,从自身经历入手,以自己参与策划和报道的稿件为例,阐述创新报道不仅要策划新、写作角度新,还要形式新。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走好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既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媒体提升品牌形象和自身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包头日报》近年来的"报网融合"为例,对近年来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侧重点,以期对地方党报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党报推进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党报舆论监督报道会迎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在角色定位、表达方式等方面,党报又应该如何做出改变和应对,以便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党报监督的职能,提升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本文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情12345"栏目作为研究范本,从其在解放日报社2016年3月转型后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不足,梳理出关键着力点,以期为业界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材料和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对当前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信息传递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媒体产生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地方党报主要以报纸的形式传递信息,这与多样化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相比,显然处于极大的弱势,地方党报现在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极大的困扰。如何发挥党报优势,改变党报渐被遗忘的现状,这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来改进党报的报道和传播策略。本文就这方面展开讨论,并且提出了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方式,及发展新时代党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温州日报>嫁接新媒体元素,于2007年9月推出党报新闻评论专栏"六好博客",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做好党报新闻评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浙江日报>在采编部门实行扁平化的机制改革中,独树一帜,专门为农民工这个群体成立了"农民工报道工作室",通过寻找农民工的需求,把举办活动和提供服务作为报道的落脚点,进行了有益尝试,同时,也在党报促进和谐社会中扮演积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潘建中 《传媒》2017,(9):19-20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党报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党报属性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以新媒体迅猛发展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冲破了既有的传播格局,使思想舆论引导方式产生了颠覆性变革。如何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实现融合传播,是对党报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的集中检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右江日报》精准扶贫融合新闻存在的不足,比如:纸媒原创报道较多但精品少,融合新闻生产能力较弱,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较为欠缺,平民视角的报道较少,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在叙事中被"边缘化"等。然后尝试给出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创新地市党报经营模式,实现融媒体转型,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落实"走转改"精神,做好新闻策划,拓宽信息传播的终端与渠道,发挥新媒体的移动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采,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加速崛起,带来传播理念,媒介消费习惯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对党报发展提出了全新挑战.党报需要适应传媒环境的深刻变革,主动加快发展新媒体,构建立体传播格局,由党报引领主流舆论向以党报领衔的"媒介团队"引领主流舆论转型.党报还要将自身优势与新媒体优势结合起来,塑造"媒介团队"的核心优势,继续保持和扩大党报在新的传媒格局下的主流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有关农民工的报道在党报、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频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以《扬子晚报》为例,对2001年-2010年该报有关农民工的报道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扬子晚报》在农民工的报道方面除了能及时准确传达相关政策法规、关注农民工切身利益外,还存在对农民工的报道处于浅层、对农民工的形象塑造存在城市本位倾向、对农民工的弱势地位过于渲染和缺乏对农民工人格的尊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都市类报纸关于农民工报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付强 《传媒》2018,(14):72-74
融媒体时代,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施展融合战略的大舞台.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全国两会报道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技术运用到技术融合、从多渠道到渠道融合的发展轨迹.随着技术与战略的成熟,未来的全国两会报道,技术融合将会取代技术运用,新媒体矩阵传播将会取代大篇幅报道,而"独家新闻"将一直作为核心竞争力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20.
陈艳 《新闻前哨》2020,(2):102-102
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如何发挥党报自身优势,结合内部改革,创新发展思路,扩展创收路径,使融合真正让党报受益,这是摆在党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一、当前党报广告经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传播业态的转变,给报业经营市场带来的不全是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概念,要求政府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变自身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为公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