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传达的情感、情绪与思想,有鲜明的儒家教育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的痕迹,这启示我们:现代音乐教育应该强调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注重哲学思想下音乐思维方式的培养;重视音乐教育的文化性等。这些观点对于解决现代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审美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音乐教育活动一直伴随着音乐艺术形式而存在,古代音乐教育的存在对古代音乐的发展、传播与继承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在古代还没有建立系统、规范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但其思想根源却早在氏族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礼乐"制度更是对中华民族的音乐教育思想影响深远,甚至对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教育思想中关于音乐是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的教化功能、音乐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有其独特的教化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并有针对性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育,将道德品质视为重要内容,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自我教育;但现代教育,这些内容被逐渐弱化,使得个体人格存在缺失。要避免这类问题,就需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型的现代教育。本文以《弟子规》为例,分析了我国传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对子女和学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渗透、融合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本文从高师音乐教育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参与下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变化以及对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国音乐教育是在欧洲音乐教育体系影响下建立起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严重疏离了与自身传统音乐文化的联系.应该重视继承发扬传统音乐文化,逐步建立独立的、完整的中国音乐价值体系,用中国自己的民族音乐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美育观,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引发对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思考,以求更好的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其本身无疑具有某种潜在的教育价值。它有助于活力社会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依靠音乐进行审美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探索具有积极作用。声音是一种生理过程,人们对于声音是有选择的,音乐形式千变万化,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标准,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音乐活动,都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孟飞 《绥化学院学报》2014,(12):109-110
音乐文化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职业院校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识远不及其它学科,忽略了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影响,模糊了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界线,希望通过本文对职业技术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浅析,提高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视,了解公共音乐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堂乐歌是近代中国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新音乐形式。以此开展的音乐教育.成为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标志的学堂乐歌教育。在效仿西方音乐文化的实践中,它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相比。以学堂乐歌教育为代表的新音乐教育在音乐创作手法与乐器使用、教学机构与科目西化、专业音乐教育家培养等“硬件方面”的发展更具时代性。对清末民初新音乐教育形式——学堂乐歌教育在产生与“硬件方面”创新之处的研究,影射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作用等“软件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荀子作《乐论》,集中阐述了儒家的音乐理论,然而音乐在儒家的思想中并不具有独立的地位与价值,音乐是附属在儒家伦理学之中的。荀子赋予音乐以深刻的伦理价值,重视音乐在道德建设过程中的特殊功用,并将伦理作为音乐评判的根本标准。荀子音乐思想的伦理学维度既使得传统儒家极其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但又忽视了音乐自身的审美价值,阻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对音乐功能的认识上,人们往往偏重于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而忽略其德育功能。实际上,音乐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本文以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音乐教育德育功能表现形式及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传统德育方法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较多地关注儒家的孔子、孟子等 ,而对道家的老子等关注较少。实际上 ,老子不仅注重建构道德规范 ,而且其思想中也蕴涵着一些独特的德育方法 ,如“自知者明”的自我教育法、“道法自然”的疏导教育法、“不言之教”的身教示范法 ,以及“柔弱胜刚强”的情感教育法、“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的榜样激励法、“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的防微杜渐法等 ,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用高科技的数字化音乐教育手段培养音乐教育人才是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 ,是未来音乐教育的需要。我们应以传统音乐教学所为基石 ,提倡使用高科技的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新世纪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对于青年学生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尊师重教思想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要注重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创作和发展的主要标志,它伴随着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而诞生,在中日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展,形成了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区别的新的音乐体裁.学堂乐歌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并且作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在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人在接受西洋音乐文化时,首先关注的是其中器物层面的东西。他们能够接受陌生的西洋音乐,但往往又沿袭了中国式的欣赏习惯,以中国音乐作品和审美观念为参照,因此难免出现偏见和"误读"的现象。由于音乐教育的衰退或缺失等诸种原因,近代中国人尚无法在音乐方面与西方作平等的、对应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裘梦痕的音乐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编写初级音乐教材,重视音乐的普及教育;积极宣传音乐艺术,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性;积极创建学校,开展音乐教育。裘梦痕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现在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观,教材的选择观,教学方法观等方面。裘梦痕的教育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从现代音乐发展历程、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之技法比较、现代音乐评骘、我国现代音乐的现状及其前景等视角,作以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音乐教育专业对原有的器乐教学提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一味强调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到更加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是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为切入点,对音乐教育专业器乐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