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我省成人体质监测结果的分析,得出成人体质变化的趋势,科学地指导广大群众进行健身锻炼。  相似文献   

2.
1996年和1997年,对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成人体质的两次监测,说明了社区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的实施对成人体质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监测反映出不同年龄、性别、工作性质人的体质差异。为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江苏省成人体质监测结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江苏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对成人体质进行监测工作,通过抽样调查,获取了全省成人体质指标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了全省成人体质的变化规律,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4.
对2005年陕西省40-59岁(成人乙组)城乡居民体质监测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反映陕西省40-59岁城乡居民日常基本活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对国民体质监测的认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项目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陕西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武陵山区侗族成年人的体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进行少数民族成人体质研究提供数据和帮助。方法:选择武陵山片区湘黔桂三省毗邻的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人口高度集中的牙屯堡镇和独坡乡为主要观测点,按《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和《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内容、项目和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量,运用比较分析法对2005年和2010年侗族成年人的体质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侗族成人体质多数指标均值2005年与2010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由于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加强,侗族20~29岁青年男、女身高增长明显;由于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审美理念、体力活动、身体锻炼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多因素的影响,侗族30~50岁青壮年男性超重或肥胖趋势明显;2)营养和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使侗族成人偏高的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下降,总体血压指标明显向好的趋势发展;心血管机能和肺脏机能的变化趋势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3)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重体力活的大量减少,使侗族成年男性力量素质有所下降;侗族成人快速反应能力大幅提高,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庆石油学院男子研究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体育工作 ,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工作。本文以大庆石油学院的男子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的体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力图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抽取大庆石油学院 97、98、99级男子研究生共 1 0 0名为研究对象 ,平均测试对象的年龄情况见表 1。表 1 年龄分布情况表年龄段甲 (2 3~ 2 5)乙 (2 6~ 2 8)丙 (2 9~ 31 )人数 50 30 2 01 .2 研究方法①测试法。按《中国成人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中所规定的体质测试要求严格进行测试 ,测试指标为《中国成人体质监测工…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法等方法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以来的大学体质监测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只重视测试的过程,忽视测试后对学生体质数据的反馈分析以及体质健康干预和指导等。从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咨询、创建多元化激励奖励体系,建立体质监测和体力活动跟踪管理与信息反馈系统,开展综合性学校体质健康促进计划,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学体质健康的监测体系,发挥体质监测在指导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是规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依据和准则,亦是保障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质量的关键.美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业已形成比较鲜明的制度特色.其制度特色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高、业务专业化、运行成本低等,对比分析中关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的差异性.研究认为:汲取和借鉴美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经验,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中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第三方机构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的积极作用,对指导和推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民体质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全面了解国家国民体质的真实状况.而其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及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是体质监测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基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个人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赳赳  肖俊 《体育科技》2012,33(1):94-97
目前我国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主要监测国民体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存在监测点过少,普及度不高的不足。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构建一个以地方高校为辐射点,面向各个县市的新型省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作为目前国家体质监测体系的重要扩展和补充。采用文献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理论构建。结果表明:该体系提出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并行的思路,强调以建立在高校的二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的主体作用。结论:该体系由三级监测网络组成,包括组织管理、体质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健身指导、人才培训等五大子系统。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查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成人高校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变化进行研究,寻找其变化的根源。通过比较,发现两类学校的学生由于体育教学要求和体育锻炼时间长短的不同,导致成人高校学生的体质比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差很多。为此,建议各成人高校要像普通高校那样,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丰富学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和归纳总结法,对建国以来开展的四次国民体质监测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皆以找出国民体质监测变化发展趋势,为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郴州市成年人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郴州市城区户口的常住居民进行了体质调查,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和了解成人体质的变化及特点。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探索新颖、有效、科学的健身活动方式,用丰富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吸引更多的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2年新疆成人维、哈、蒙、柯、锡、塔、回7民族体质与健康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新疆回族集中地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市、县城乡1500名回族成年人进行了体质监测并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按照相应组别、性别及各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从而揭示出回族成年人的身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族成人肥胖程度较高,城市大于乡村,女性在35岁后肥胖程度大于男性且肥胖趋势加快。提示新疆回族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待于加强,各级政府及社会应给予积极重视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运动员体质监测分析与目标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体质监测及体质目标管理的分析,研究和探讨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和管理的新方法,使体质监测指标的利用率最大化。同时揭示和掌握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成分的变化及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初步建立青少年运动员体质监测指标的参照值,为制定训练大纲、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不同监测尺度下的2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上报数据失真严重,低于真实体质健康状况。建议完善监测尺度,提高监测者素质,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育和后续服务,重视落实监测制度,加快开发更加智能和精密的测试仪器,结合实际制定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国民体质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生体质状况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全市国民体质监测重点单位,已经连续进行了3次(每5年1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本研究是根据2004年、2009年和2013年对在校学生(2003级、2008级、2012级)体质监测工作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变化规律和特征,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体质监测评价系统,提供科学的全面健身指导依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季钢 《当代体育科技》2020,(2):242-243,245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事关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本文对我国现行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涉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的配套衔接等宏观层面的研究,并探寻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运行机制带有半市场化特点,政府干预与专业化运作并存,存在监测数据"一致性"较低、测试方法不规范、测试仪器存在较大存在差异等问题,提出可以利用新型监测手段的动态管理,提升监测的运动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推动全民健身科学化进程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监测工作的成效取决于监测数据的质量,而质量控制体系是体质监测数据科学、真实的生命线,是实现全国体质监测数据代表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基础保障。为此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根据控制论理论基础,构架和实施了纵贯4级管理体系(监测现场、地市级监测队、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质量控制网络平台为主要工具、2种表格为依托、3个标准为依据、3次核查为实现途径贯穿于整个质量控制过程的国民体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既提升和保障了本次体质监测的数据质量水平,又为下一阶段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质量控制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方便地管理和利用全民体质监测的研究成果,促进体质检测的研究结果向实际应用成果的转化,建立一个多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十分必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设计编写软件程序法,对建立多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方案设计研究,可实现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综合管理和资源共享,并能充分发挥体质监测科研成果对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