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哲学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过去一段较长时间里,理论界对哲学党性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十年内乱时期由于受政治上“左”倾错误影响,在哲学的党性问题上表现为过于简单化,认为哲学的党性就是哲学的阶级性,把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哲学和政治混同起来。这种理论工作中“左”的错误必须克服。但近几年,在纠正这  相似文献   

2.
<正> 研究人的问题是世界哲学的两大潮流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特别是对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的研究,在人的哲学研究中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围绕着“人”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出发点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鸣。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出发点,我们必须联系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真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著作,同时必须联系当代现实进行认真思虑,以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问题,国内学者所提出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系之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和“非体系化”问题,从两个层面得以展开:(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体系,需要不需要建构一个科学而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2)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科学体系。二是“哲学观之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等问题的不同理解,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当代形态的理论表达形式问题上。三是“研究范式之争”。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论表述而言,实际上可以归约为“超越”与“反思”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主张反思性建构,纯属一种理性化表述,而后者则主张批判性建构,是一种实践性表述。  相似文献   

4.
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在当前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哲学党性的问题都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自从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明确提出并集中论述哲学的党性问题、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它一直有效地指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进和发展。唯其如此,它也就成了一切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集中攻击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关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决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是理论工作的任何巨大前进所不可缺少的。”问题的提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各个时期都起作用。这个规律的含义是什么?理论界关于这个规律的解释是这样的:(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坚持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在当前,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哲学党性问题都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自从列宁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以来,它一直有效地指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唯有如此,它也就成了一切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集中攻击的对象。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潮总是集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理论进行讨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首要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定位。文章从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定位和时代定位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认为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问题上反映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原则问题的忽视;二是没有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引发了我国理论界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的讨论.这是20多年来我国理论界一场重要的学术讨论.这场讨论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一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认识,一方面又引发了关于如何看待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论,并涉及对我们党的世界观和思想路线的理解.本文拟就这一讨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综合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哲学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它一产生,就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直到1886年恩格斯作出科学的表述,经历了千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哲学基本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表现形式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讨论。所谓世界本原问题,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起源于什么?二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什么?孔子肯定天命是世界的最高主宰,也就是肯定精神是第一性的。老子否认这一点,认为天、地乃至上帝都是由“道”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哲学改革的探进中,我国理论界可以说已达到一个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但是,在这个共识下,仍存在很大分歧。实践唯物主义原则的含义是什么,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因而按照实践唯物主义原则构想的新哲学彼此差异很大,有的甚至互相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澄清“实践唯物主义”原则的确切哲学意义,研究实践原则对其他哲学原则的导向作用,研究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当代发展的趋势,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首先分析实践原则的各种哲学意义,然后说明实践原则导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和哲学体系的基本特点,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理论领域中的阶级斗争"是阿尔都塞从反思"理论实践的理论"中得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定义,其中包含着哲学的阶级性、党性、发展性、价值性等内容。这一新定义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程度的坚持,又败坏了它的声誉。  相似文献   

12.
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研究的部分问题梳理如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探讨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其理由是:(1)马克思在一生中所作出的两个伟大...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关于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早已讲的很清楚。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理论工作中,却往往把哲学的党性同哲学的阶级性混为一谈,甚至把哲学的党性完全等同于政治上的党性和阶级性。例如,1979年12月出版的一本供内部使用的哲学专业试用教材中,就有这样的提法:“哲学上存在着党派,贯穿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斗争;  相似文献   

14.
重审西方哲学背景是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它意味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研究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而与西方哲学学科相交叉、渗透,意味着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西方哲学发展史的进程中加以考察,而且意味着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研究西方哲学传统本身,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西方哲学流派进行比较,使它们相互“对话”。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对待西方其他哲学流派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重审西方哲学背景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到整个80年代是第一个阶段,90年代后为第二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近代哲学的关系问题上;90年代以来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在重新评价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学者们围绕是否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究竟应该从现代西方哲学中吸收哪些合理因素、西方现当代哲学对于近代哲学究竟有哪些继承关系等问题展开研究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着对经济哲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国内学术界已经出现了许多关于“经济哲学”的界说.现将这些观点综述如下: 一、归属和性质问题经济哲学的归属问题实际上就是经济哲学的定位问题.目前理论界对经济哲学这门学科的定位有着不同的认识,大概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研究对象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的关系问题,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在理论界又有分歧。本文澄清了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崭新的思考。同时,对科学发展观的性质、对象、原则等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些哲学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研究对象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的关系问题,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在理论界又有分歧。本文澄清了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崭新的思考。同时,对科学发展观的性质、对象、原则等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些哲学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哲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无党性”的倾向,严重地危害着哲学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种“无党性”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一种反映,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一、存在“两个马克思”,一个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一个是非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确定的,不是多样的;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方式是不确定的,也是多样的。这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要确立正确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历史和社会主义现实等诸多领域,关涉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作为一门显学,引起学界广泛重视和热烈讨论,但我国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中对许多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并未取得共识,有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即: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界定和把握;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问题和根本经验;关于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良传统;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两个30年"的关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性;关于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